◎吴福林
(江苏 南京 210000)
对于南京人而言,老城南代表着真正的老南京。老城南以中华门为界限,分为“门东”与“门西”。2016年5月,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公众号“最忆是金陵”,专门发表回忆南京的文章,形同《金陵晚报》的“老南京”专栏,其实多写南京“老门西”。2019年9月,“南京老门西文化守望者协会”成立,其主旨是致力于对老南京特别是老门西文化的守望,搜集民俗风情,讲述古今故事,探寻文缘文脉,研究文化价值。该协会因“为老门西立传,为一座城市留下根和魂”(颁奖词)而被评为“2020感动中国·江苏十大年度人物”。
2021年10月,由该协会会长陶起鸣主编的《烟火门西》面世。《烟火门西》30万字、55位作者的73篇文章、220幅图片,以文字为主辅以图片兼有作者自绘图,展现出南京主要是南京老门西的往日风采,既有各行各业的琐忆,又有各色人等的写照;既有民风民俗的描绘,又有消失口语的再现……如此等等,不由得令人想起北宋张择端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该图主要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繁荣景象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烟火门西》的价值,亦当作如是观。
《烟火门西》如画图般用文字为我们描述了老门西往日的诸多行当。工匠类,有铜作坊、铁作坊、弓箭坊、篾匠铺、皮匠铺、糖坊、油坊、豆腐坊、织锦、淘铜等;商铺类,有茶馆、饭店、客栈、澡堂、茶叶店、茶炉、粮行、车行、丝行、裁缝铺、中药铺、鸭子卤菜店、烧饼铺、豆浆铺、酱园、菜场、纸伞店、钟表店、剃头铺、鸡毛掸子店等;工厂类,有塑料厂、化工厂、金笔厂、印刷厂等。
因为回忆者多为70岁左右的一些老人,这些行业的时间跨度亦多为以民国末期和新中国建立初期为核心,向前后辐射。由于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这些行业有的业已消失,有的发生变化,有关记载便成为历史沉积下来的化石,有了刻画历史的意义。
这些行业中,最有特色的,可举两例。
一是织锦。南京云锦,与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并列为我国三大名锦。一般文章多记载其沿革、种类、工艺和产销,而《烟火门西》则如画图般写出其流程。原来南京缎业除江宁织造为官营外,多为无厂家、仅有织户的家庭工业。经营者称为某某“缎号”,或某某“号”,民间则称为“账房”,将织锦生产交给“机户”。“机户”,为家庭作坊。每家少者仅有一机,多者数机。放置织机的屋子,人称“机房”,民间亦有直接称“机户”为“机房”的。清朝时,对南京锦缎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门西一带便多“机房”。织锦需要大量生丝,生丝要用圆筒缠绕,方能上机,于是又派生众多用纺车将散丝加工成“筒丝”的个体户。他们到“机户”领取一扎扎的丝线,回来加工,称为“络经”。云锦业的兴盛,是诸多南京百姓的辛勤换来的,所以《〔同治〕上江两县志》称“秣陵之民善织。织,巨业也”。
“机房”的机工,技艺精湛。蒋洪铃的《有那么一片民房叫“机房”》记得十分生动:“这些艺人手艺十分了得,不用打稿,不用比画,全凭记忆。我大约十岁时,听做机房的邻居蔡伯伯说过,他说你有样子我就能做。他们将七彩丝线用穿梭织衣的方法,编织着一件件色彩鲜艳、图案鲜明的织品。有大富大贵的国色天香的牡丹,有贺寿的手持寿桃拄杖的老寿星,有早生贵子字样的穿着肚兜的白胖小子,有象征爱情的并蒂莲花,有贺飞黄腾达的鲤鱼跳龙门,有鹰击长空的雄鹰,有虎啸山涧的百兽之王,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等。”
二是淘铜。三百六十行中似乎并无此行,却在60年前真实存于南京老门西。所谓淘铜,就是从厂矿的铸造车间冶炼有色金属后的垃圾(俗称釉子)中,淘出铜、铝、铅、锡、锌等金属(主要是铜)。汤景新《淘铜》记载了这一行业的艰辛:“先要将板结的‘釉子’(含铜的渣物)冲碎,然后在水里用竹编的箕子淘洗。其中要数淘洗最辛苦。双乐园一带靠近内秦淮河,他们多是在秦淮河里淘洗。这要站在水中,多数人都没有钱买长筒胶靴、裤,只能赤脚了。天冷,水更冷。那不是一般人能受得了的。有时不慎掉进水里,全身湿透,换的衣服都没有。”就是这些淘铜者,后来组成双塘冶炼厂(小组),最后,一部分人进入铁合金厂。那个时候,南京双塘冶炼厂和南京铁合金厂在全国都有一定地位和影响。
记载各种行当,那是将历史定格,并使历史鲜活。要之,是这些行业中蕴藏的精神,如织锦中南京人的勤劳,淘铜中南京人的奋发等等。某些行业可能消失,众多行业必须依时而进,但是,勤劳、奋发等精神却是永恒的宝贵财富,是必须永远传承的。
《烟火门西》以掌故轶闻的方式记述了不少不同阶层的人物,有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企业家、医生、教师、军人、运动员,亦有普通的匠人、商人,还有更为平凡的母亲、大姨、爷爷、奶奶、太婆、平民邻居……这些人物,无论是名流还是凡夫,无论他们从事何项职业,他们都是门西人,都具有门西人即老南京人的本质特色。门西人的本质特色何在?
名至顶级的建筑大师吴良镛,林徽因的评价是:少有的刻苦、渊博,少有的对事业的激情,多年与病魔抗争中表现出的少有的坚强。他自己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是否设计出了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英国建筑评论家保罗·海厄特对他的评语是:乐观和利他主义。马诚仪是家庭妇女,似乎与吴良镛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她却同吴良镛一样创造了奇迹,谱写出用四分钱创业的传奇故事。从缝纫作坊起步,用20年时间,发展成一家市属中等企业,进而成为外贸生产童装的重要基地。她同吴良镛只是岗位的不同,刻苦、激情、坚强、乐观和利他主义的精神是一致的。人们对马诚仪的评价是:“她低调做人,可亲可近,不摆架子,两袖清风,只做实事,做好事,做善事,从不居功自傲,争名夺利;屈辱时,她挺胸抬头,不屈服,不沉沦,不失人格,一身正气。”
其他门西人亦复如此,国医戴洛卿勤奋研习祖国医学、“正直可风”,成为金陵名中医的代表人物;栾菊杰因“不服输”的精神,而成为世界冠军;速泰熙重视民族地域文化和创新的精神,而成为跨界的装帧设计大师;门西画牛人龙夫,淡泊名利,其布衣情怀、雅士气度,以及教师何尔超饱学深藏,隐而调低,令人景仰;民间传奇蛇医魏文龙,不但医术高超,而且心地善良,助人为乐……
这些门西老南京人,人们戏称为“大萝卜”,其实,就是指的他们刻苦勤奋、乐观坚强、正直朴实、淡泊名利、心地善良、助人为乐。几乎所有来南京的外地人外域人,不但对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赞叹不已,而且对南京人不自傲、不排他的“萝卜”性格也评价很高,不是没有道理的。
《烟火门西》多角度写出了门西风习,如年俗、生日习俗、婚俗、丧俗等,如食俗美味、喝茶泡澡、服饰装扮、市井生涯等。从实而言,南京地处居中,南北交汇,民俗并无太多独特之处。南京人爱吃腌菜,菜心以麻油拌之,做小菜,可为一绝,再以腌菜煨排骨汤下火,又为一绝。小菜之臭面筋,可与臭豆腐媲美,其鲜美简直是天然味精,惜乎今已不多见矣。绞脸和梳粑粑头,已是历史陈迹,年轻人会觉得新鲜。井边淘米洗菜、洗衣浆衫、明矾澄井水、井水冰西瓜等,也早就绝迹。
其实,民俗仅是一种仪式,一种风习,要之,是从中提炼真谛。古代振木铎采风,便是为了了解百姓情绪,观察民间动态,从而提供资政信息。从门西风习,我们又何所见?
孙观懋《家住门西》记曰:“钓鱼台人很仗义,说得不好听就是爱管闲事。‘文革’时,沙湾二十中的红卫兵斗他们的老校长,老校长是个女的,受到拳打脚踢非人的待遇,被我的一位邻居看到了,回来一说,大家气愤地冲进学校,高呼‘要文斗,不要武斗’的口号,把那几个流氓红卫兵震住了。”这是仗义,或者说爱管闲事。
柏怀喜《老门西的门户——钓鱼台》记曰:“王翰洲在上新河一带很有名,常年以贩运木材为主,虽家财万贯,但他们家里人总是为人低调,常年布衣素食,待人善良,无论谁家断了炊或少了衣,只要跟他说一声,他总会掏出早已写好的布条和米票,让你去指定的商店领取实物,以解燃眉之急,人们都称他为王善人。”这是乐善好施。
井永华《大仙鹤街40号:六代人在此繁衍生息》记曰:“每年过年过节邻里之间都会互赠美食。对房门的李妈妈会腌霉豆子,都要给每家送一碗。每年冬天腌腌菜时,我妈都要摘菜心,风干做元宝菜。过年时用它下元宝面,送给邻居品尝……夏日邻居家切西瓜,几家小孩总会分到西瓜吃。”这是邻里融洽。
许达立《曲巷幽深的老王府巷》记曰:“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巷子里的邻居可热心了,烧饭时突然缺个葱啊姜的完全不用愁;水桶掉井里了,马上有人帮你捞;煤炉熄火了,隔壁会很快烧个通红的煤基送过来。老一辈的人们都还记得,庆祝‘九大’胜利闭幕,16号的白老太参加游行,结果被鞭炮炸瞎了左眼,巷子里的家家户户忙里忙外,捐钱捐物的,送吃送喝的,邻居们的照顾比起她在农村的儿子要无微不至多了。”这是乐于互助。
陈良璜《我出生在曾经开满杏花的地方》记曰:儿子放鹅,放丢了鹅,第二天,妈妈在菱角市菜摊子看到有人在卖这只鹅,“她思量了很久,终于走开了,什么也没说”。这是息事宁人,宁肯自己吃亏,也不想发生纠纷。
……
如此种种,我们归纳为,门西老南京人民风淳厚。南京多外地人,外地人喜欢南京人,正由于此。
《烟火门西》中并无专记南京话的文章,而在一些文章中跳出的一些南京话,却意味深长,既反映出南京话的一些特点(如儿化),还反映出南京人的一些饮食习惯。
“殷高巷在门西地区是条‘大户人家’会聚,较为‘等样’(规整)的街道。”“等样”,是南京方言,既有像样的意思,还有漂亮的含义。
“母亲做事刷刮。”“刷刮”,指做事快而利落。
“兴得一头核子。”“兴”,在这里是南京话“兴奋”的省略语。这句话,一般是形容小孩子兴奋得过了头,好像头上都“兴”出肿包(核子)来了。语气是责备,但含有长辈对晚辈的怜爱。“呵儿屁”,“呵”的南京含义至少数百年前的明朝就有。明顾起元《客座赘语》云:“阿承显富曰‘趋’,曰‘呵’。”“呵儿屁”,似应写作“呵二屁”,有拍马屁的意思。
“下昼”,一般是下半天的意思,但在南京话中是指在中饭与晚饭之间的时间,加一顿餐,有点像英国的“下午茶”。不过英国人是闲食,喝红茶吃甜点,而南京人起初并不是闲食,是郊区农民干活干累了,在此时刻加一顿餐,以便接着有力气更好地劳动。许多知识青年在江宁下农村时都有此经历。
“莴笋眼儿”,是南京人自制的一种小菜,用莴笋腌好晒干,自粗至细盘成圆状,再在中心放置一朵腌制好的玫瑰花,真正是色香味俱全。南京人喜吃小菜,很讲究,喜自制。
“回卤干儿”,也是一种南京人喜欢吃的小吃。用老豆腐,切成小方块,先油炸,再回锅用鸡汤、黄豆芽同煮而食之。这种小吃,南京人就不自制了。有挑担卖者,一头大锅,一头橱柜。大锅下有火,锅中有黄灿灿的豆芽和干子,还有一只整鸡,头朝下放着,只露出两只腿来,香气扑鼻,令人垂涎。
“生各日”,即花生米,又称长生果,南京人喜欢吃,可以下酒,亦可为年节时休闲食品。花生米,营养丰富,还能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增强记忆力,可益智、抗衰老、益寿。南京人喜食之,说明南京人注重养生,对花生米的健身功效早有认识。“生各日”,可以说是南京人对花生米的爱称,听起来多亲切啊!这三个字的读音是对的,恐怕正确写法应是“生果仁(儿)”。
记载南京话,不是《烟火门西》的特色,此专列一节,意在引起大家的研究兴趣,借以引来更多探讨文章。
综以言之,《烟火门西》如画卷一般形象地描绘了门西的各种行当,各类人物,民间风习,鲜活口语,而且突现出其精神实质,既有历史价值,又有传承意义。
门西和门西人,南京和南京人,文化内容极其丰富,可研究探讨者众多,《烟火门西》仅是初集,我们热盼有续集不断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