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廷军
(江苏 南京 210009)
元至正十六年(1356)三月,朱元璋率军攻占了元朝江南地区统治中心集庆路(今南京),自称是应天而来推翻元朝统治的,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至正二十六年(1366)十二月,朱元璋发布“皇帝圣旨,吴王令旨”“命有司营建庙社,立宫室”“建宫宇旧城之东、钟山之阳”(《明太祖实录》卷二十一)。也就是说,朱元璋从这一年开始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驾崩时止,按照从内到外顺序,因形就势,耗时三十余年,营建了宫城、皇城、京城(内城)、外郭四重城垣。这四重城垣构造,标新立异,独具魅力,具有划时代意义。尤其是第三重城垣,被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称为“中国筑城史上成熟时期的杰作”(罗哲文、赵所生等主编《中国城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吴王元年(1367)九月癸卯,新内成。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迁入新宫。宫城,又称内宫,旧称紫禁城,是朱元璋起居、办理朝政、接受中外使臣朝见以及皇室成员居住之地,是明中都宫城的原型,是明清宫城的祖型。
宫城坐北朝南,是南京城四重城垣中最里的一重,也是最核心部分,大致范围在今天东至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老校区)东、南京轻工业机械集团西一线,南至御道街最北端,西至中国历史第二档案馆,北至后宰门街,“东西宽约0.75公里,南北长约0.95公里,周长约3.4公里”(朱明娥编著《南京明外郭》,南京出版社2019年版),平面近乎方形,四周有御河环绕。城垣南部中间一部凹入,设城门六座,初设四方守护城门四座:东门为东华门(青龙),南面是宫城正门午门(朱雀);西门为西华门(白虎),象征日月的光华;北门为北安门(玄武),又叫玄武门(非现在的玄武门),俗称厚载门(今讹诈为后宰门),取之于《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洪武十年九月,“改作大内午门,添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万历《大明会典》卷一四七)。午门又称午朝门,级别高于宫城诸门,是朝廷颁布圣旨及文告、举行献俘仪式的地方,也是皇帝处罚大臣“廷杖”之地。午门为三座拱券之门,午门城分别建有正楼以及围绕正楼而建的东北、西北、东南、西南方向的四座方楼,合称“五凤楼”。
午门北为内五龙桥,桥北为奉天门(意为奉天命而统治天下),门之左有东角门、文华门,之右为西角门、武英门。奉天门前是一条南北向中轴线,轴线向北依次为奉天、华盖、谨身三座大殿,合称“前朝”,再向北是乾清门、乾清宫、坤宁宫(乾清、坤宁二宫,象征帝后犹如天地。乾清宫之左右置日精门、月华门,象征日月陪衬于帝后之左右)。建文年间,在两宫之间增建省躬殿,合称“后廷”,“前朝”“后廷”合称“朝廷”。轴线以东,依次建有文楼、文华殿、中左门、后左门、奉先殿、东六宫等;轴线以西,依次建有武楼、武英殿、中右门、后右门、春和殿、西六宫等。
成化三年(1467),雷震午门正楼,导致椽瓦脱落,金柱损坏。至清代,午门上五凤楼已不复存在,只留下遗迹。1929年,午门东西两侧之阙,以及左、右阙门被拆除,从整体形制上改变了原始规制。
新中国成立时,明初南京故宫保留下来的仅仅是午门、东华门,以及皇城西安门三个基座,还有内五龙桥桥券和奉天门部分残留的基座与石刻,其余都荡然无存。后经过大量抢救性修缮保护,时至今日,南京午门的主体建筑结构依稀尚存。
皇城坐北朝南,略晚于宫城建设,平面呈倒“凸”字形,环绕在宫城之外,背倚富贵山,南临秦淮河,大致在“今逸仙桥以东,南京博物院以西,大光路以北,佛心桥以南,东西宽约二公里,南北长约二点五公里,周长约九公里”(薛冰《南京城市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平面略成长方形,与宫城合称为“皇宫”。
皇城四周城墙辟有六门,其东门称东安门,对宫城东华门;南门为洪武门,洪武门前是南北向的千步廊(御道一部分),两边所建廊屋是中央官署“五部六府”所在地;再向北,依次为外五龙桥、承天门、端门。端门正对宫城午门,门两侧是宫墙,气氛森严;宫墙东为太庙,西为社稷坛。西门称西安门,对宫城西华门,东安门、东华门、西华门、西安门之间形成皇宫的东西中轴线;北门称北安门,对宫城玄武门。永乐三年(1405),拓宽皇城西垣,使西华门至西安门的距离,约为东华门到东安门距离的两倍。
皇城洪武门与北面的宫城午门、南面的京城正阳门,处在同一条中轴线上,构成明朝南京都城的御道(今御道街)。明都北京紫禁城就是模仿南京宫城和皇城而建。
南京明皇城,现仅有西安门和城外护城河上的玄津桥被保存下来。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时为吴王的朱元璋已开始修建应天府城,主要是对杨吴、南唐和宋、元的旧城进行改造。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应天称帝,改应天名为南京,他征调百万之众,依据山形川势,“东尽钟山之麓,西阻石头之固,南临长干而秦淮贯其中,北依狮子、覆舟诸山而控后湖”(顾祖禹《读史方舆》卷二十 南直二),大规模兴建城墙,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竣工,前后耗时近30年,城墙深厚博大,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建造在江南的统一王朝的都城城墙,被称为“世界第一城垣”。
据明朝李东阳等人编纂的《大明会典》卷一百八十七记载:“京师城垣……城周围九十六里,门十三,曰:正阳、通济、聚宝、三山、石城、清凉、定淮、仪凤、钟阜、金川、神策、太平、朝阳。”(顺时针从南开始)关于13座城门,明清以来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俚语:“三山聚宝临通济,正阳朝阳定太平。神策金川近钟阜,仪凤定淮清石城。”
这13座城门俗称“里十三”,暗合南斗、北斗星布局,体现了朱元璋“皇权至上,永为人主”的欲望。“南斗星”六颗星座以聚宝门、三山门、清凉门、石城门、定淮门、仪凤门六座城门隐喻,城门则选用条石;“北斗星”七颗星座以通济门、正阳门、朝阳门、太平门、神策门、金川门和钟阜门七座城门隐喻,城门全部用青砖砌成。
正阳门 即今光华门。因朱元璋的大明王朝在“五行”中属“火”,主南方,故取名“正阳”。它是南京南城墙三座城门中靠东南的一座,是南京明宫城、皇城南北中轴线延伸向南的正宗南门,也是都城礼制意义上的正南门。正阳门正对皇城洪武门,是皇权中轴线的起始点,明制“正门为御道,只有皇帝大典,或外国使臣到访,才能进出,大臣、官员多从东侧门出入”(〔明〕施沛《南都察院志》卷二四 职掌十七 门禁职掌巡视·正阳门),有京师“国门”之称。正阳门有主城门与内、外瓮城城门五道,这种建造既能满足城内、城外双重防御的功用,又能突出正阳门的形制等级,为古代建城史独创,在中国城墙建造史上非常罕见。
1931年,国民政府为纪念辛亥革命江浙联军由此进入南京城,将正阳门改名光华门,喻光复中华之意,并由单门洞改建为三门洞,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题写的“光华门”匾额镶嵌于城门之上。1958年,光华门被拆除,如今仅存城门遗址和城门命名的地名。
通济门由原集庆路旧东门截城壕增建,因临近秦淮河,采用福船型(鱼腹型),取同舟共济之意而命名。通济门有三道瓮城、四道城门,与聚宝门、三山门同属规格最高的三座内瓮城城门之一,是南京明代内城城门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瓮城城门,其形制和规模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城墙史上也是独一无二,是中国古代防御性建筑的杰出代表。它扼守在内秦淮和外秦淮的分界点上,堪称南京的咽喉要道,进门向东北而去是森严的皇宫区,向西南而行则是热闹的秦淮商业区,是重要的地标建筑。
清顺治二年(1645)六月三日,清军占领镇江,威逼南京,南明弘光皇帝带领少数随从从通济门“出狩”(逃跑),六月十七日,弘光帝被俘,清军为羞辱弘光,特地经通济门押送他回到南京。清军占领南京后,将全城一划为二治之,从通济门起,以大中桥北河为界,东为兵房,西为民舍。原住城东和城北居民“日夜搬移,提男抱女,啼哭满路”〔《明季南略》第九卷 南都甲乙纪(续)〕,腾出地方让给入城的清军驻防,这是南京历史上一次城内大规模移民,通济门成了“坐标点”。
明代南京皇都城与外郭形式略图
1928年夏,通济门改名为“共和门”,以纪念当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开创共和之伟业。1937年12月9日,侵华日军从通济门进攻南京,城门遭严重毁坏。1957年至1963年底,通济门及瓮城地面建筑被彻底拆除,包括城墙最后的石墩也被清除。
聚宝门坐北朝南,是明南京城地理位置上的正南门,其历史可以上溯至东吴建业之大航门,经历东晋、南朝时期的朱雀门,杨吴、南唐及宋、元之南门,洪武十九年(1386),在原南门旧址上重新建造,成为金陵历代南门质量、规模上的巅峰之作,因门外有聚宝山(今雨花台)而得名。现存聚宝门由主城台、三套内瓮城、27个藏兵洞、东西大礓磋及登城曲道组成,其中主城台是南京十三座外城门中唯一一座两层结构的城台;三道瓮城与主城门呈直线设置,轴线略偏向东北,瓮城门与主城门形制相似,分前、中、后三段,仅规模稍小;27个藏兵洞分别在主城台一二层及东西大礓磋下面,可容兵三千。聚宝门为明代南京城13个内城门中现存规模最宏大、最雄伟的一座城门,其“结构之复杂,形制之特殊,设计之巧妙,工艺之精湛”(杨新华主编《南京明城墙》,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堪称古代城池防御建筑的突出代表。
1928年夏,聚宝门改名为中华门,取中华民国定都南京之义。次年4月,蒋介石题写“中华门”,并刻石镶嵌城门之额,保留至今。
三山门即今水西门。坐东向西,面临秦淮河,其规模气势仅略逊于通济门和聚宝门,是水陆两栖城门,其历史可追溯到南唐都城以及宋、元金陵城的龙光门,是旧时南京城水路进出的主要通道。朱元璋曾经登临此门。明洪武十九年(1386)敕令重新建造,因南眺三山,故改名为三山门,又因它是西出城门之水门,故民间习惯称之为水西门。主城门与内瓮城的三座城门呈东西直线而设,皆为拱劵砌筑。城下南侧建有水关(即西水关)。该门形状与通济门的内瓮城相似,呈船形或鱼腹型,供作储兵防守之用,规模、气势均略逊于聚宝门、通济门,但超过其他诸门。
1953年前后,三山门瓮城和城门陆续被拆除,1958年又拆除残存的城门和城墙,1959年城门门券及右侧城墙拆除后,内外秦淮河水系不再贯通,水西门地名沿用至今。
石城门即今汉西门。是南京古城门中名称变化最多的一个城门。据史料记载,211年,孙权将政治中心由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今南京),孙权下令在楚金陵邑基础上加建石头城,北开一门,南开二门,最南端之门即现汉西门。西晋时曾用名西州门。五代杨吴时,它是金陵府城的大西门。南唐建都后,成为江宁府城大西门,并沿用至宋、元。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下令扩建,增筑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两座,三道城门,为拱券砌筑,内瓮城与主城门呈东西而设,是古代特有的东西对称轴线,城门建有城楼、闸楼,因正对石头城,故命名谓“石城门”。此门是西出城门之旱门,民间便习称它为“旱西门”。石城门是南京旧时的水陆码头,外秦淮河在汉西门与长江汇合,为古代南京城防的要冲。明初,朱元璋为接待来宾,在城门外建有石城楼、讴歌楼等,并建皇城至汉西门的大道。据明代陆容《寂园杂记》卷四载:“南京洪武门、朝阳门、旱西门皆不许出丧。”故坊间流传“汉西门里,只出龙衣不出材(财)”的俚语。清康熙和乾隆南巡来南京,北返时均出汉西门登舟入长江,似乎遵从此说。
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一日(1842年8月26日),清政府代表耆英、伊里布等人率随从由此门出城,登上南京下关江面的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与侵略者签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石城门遭受屈辱。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城楼,民国年间再毁。1955年,拆除瓮城部分险墙,大部分瓮城及主城门尚存。“文化大革命”中,残存的城楼、闸楼构建物被占用单位拆除,现仅存东、西两面墙体和东、西两券城门。1997年,南京市政府加固修缮了石城门部分瓮城。
清凉门位于城西,因坐落在清凉山而得名,设有内瓮城一座,门垣两道,每两道城墙间设瓮城,内瓮城呈半圆,“直径约40米,东高西低,倾斜度在25度左右”(据1999年出版的《鼓楼区文物志》当中文物工作者韩品峥,季士家等回忆),正对主城门,主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洪武十二年(1379)三月,改称清江门,并沿用至明弘治年间。明中期,复名清凉门。同治年间,该门已塞。城门顶部原建有镝楼,今已无存,其余基本保存完好。城顶稍南,原矗立墙垣上有旗杆石两块,存留一块,露高1.84米,宽0.57米,厚0.3米,石上凿有两个绞孔。内瓮城在“文化大革命”后期被拆除。
定淮门位于外秦淮河东岸、古平岗之西,建于洪武初年,为单孔城门,高约8米,宽约6米,城门外侧有一层石质拱券,因临近城内的马鞍山,初名马鞍门。洪武七年(1374),秦淮河发生水患,为求秦淮安定,改名为定淮门。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因外秦淮河淤塞,废用定淮门。1958年,定淮门门券及南侧城墙陆续遭到拆除,但名称仍在沿用。
仪凤门为单孔城门,有一座门券,城下建有水洞两座,北侧包狮子山(卢龙山),南侧围绣球山,城门架于两山坳之间,城墙两翼皆顺势依山而建,是南京内城13门中唯一一座架两山而建的城门,呈龙凤呈祥之地势(风水),故名仪凤门。仪凤门因地处长江南岸狮子山下,是明清时出入长江的必经之路,军事位置十分重要。史书记载朱元璋在修建此门时曾下令“毋得役民”,因此这座城门完全是由南京守军自己修筑的。
明成化年间,由于南京守备兵力不足,遂将此门堵塞。清顺治十六年(1659),梁化凤为化解南明抗清名将郑成功围城之势,将仪凤门重新开启。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大将林凤祥指挥士兵从仪凤门附近下挖地道埋炸药,炸塌城墙入城,攻克南京。光绪二十一年(1895),张之洞时任两江总督,在仪凤门下铺设了南京第一条近代马路。1927年改名为兴中门,取振兴中华之意,1929年4月,谭延闿为兴中门题写门额。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渡江战役胜利,从此门进入南京城内。1958—1959年,仪凤门被拆除,但两侧城墙保存完好。1971年,因修筑建宁路,仪凤门被拆除。2006年,复建为三孔城门,中间一孔略大,两侧两孔略小,城门上有明朝官式建筑风格的城楼一座。
钟阜门位于下关狮子山东南侧,坐西朝东,初名东门,俗称小东门,为单孔城门,有一座门券,形制特殊呈“内凹式”,因其遥对钟山(亦称钟阜,即紫金山),洪武十一年(1378)十二月改名钟阜门。明朝成化年间,因守备兵力不足被堵塞,后未重开。1959年,钟阜门段部分城墙拆除。1962年,钟阜门城门被拆除,但地名沿用至今。
金川门坐南朝北,为单孔城门,有一座门券,门外设有金川桥一座,因金川河从此出城而得名。明建文四年(1402),燕王朱棣率“靖难之师”兵临金陵城下,守城的谷王朱橞、守将李景隆开门迎降,朱棣指挥大军由金川门攻占京师,“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明史》卷本纪第四)。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南京城内京市铁路(时称宁省铁路)开始建造,从下关火车站引出,经过金川门门洞驶入城内。20世纪30年代改名为三民门,取“三民主义”之意。1957年,金川门及京市铁路一同被拆除,地名沿用至今。2004年,金川门桥复建。
神策门位于南京城北玄武湖之滨,坐南朝北,是目前唯一保存完好的外瓮城城门,也是所有城门中唯一保留有民国以前镝楼的城门,由朱元璋军师刘伯温亲自勘察筹划建造,建有外单瓮城一座,瓮城城门开有两门,与主城门屈曲而开,是唯一设有左右两个门洞的城门,为南京内城13座城门瓮城所独有。“城楼一座,城辅十五座,旗台二座,东至后湖小门界,西至金川界”“月城一座,锁钥四副”(徐必达领修、施沛等协纂《南都察院志》卷二四职掌十七·神策门)。天顺五年(1461)四月,新建神策门楼成,因该地驻扎着精锐禁军“神策卫”而命名为神策门。清顺治十五年(1658),郑成功北伐金陵败绩于神策门下,清廷遂改其名为“得胜门”。咸丰、同治年间,仍称神策门。太平天国时期再毁。光绪十八年(1892)九月仿淮安府城楼重建,在神策门一带城墙上至今仍可见“光绪十八年金陵”等铭文城砖,是明城墙13个城门中唯一存有清代城楼的城门。
1928年夏,神策门更名为和平门。1929年4月,胡汉民题写“和平门”,并刻石镶嵌城门之额。石额共制两方,一方在主城门内侧,另一方在外瓮城北门外侧,保留至今。
太平门坐南朝北,是明朝京师应天府正北门,为单孔城门,有门券一座,两翼城墙皆顺势依山而建,西包覆舟山(今九华山),东围富贵山,城门架两山之间,在玄武湖与紫金山相接的位置,据山湖之险,地势非常险要,是扼守紫金山通向城内最近的通道,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因城门外为三法司(刑部、大理寺、都察院)所在,三法司中刑部时常传出囚犯的哀呼之声,为盼城内太平和谐而命名为太平门。门东紫金山被称作“蟠龙”,太平门段城墙被称为“龙脖子”,此地被视为大明龙脉之所在,是明城墙中唯一不设护城河的一段。太平天国时期,清军在龙脖子一带通过地道炸开城墙,攻入南京。清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被毁城楼。宣统三年(1911),徐绍桢率苏浙联军在此炸毁城楼,攻入城内,“光复”南京。1928年,国民政府《首都计划》里拟改名自由门,未实行。
1955—1958年,太平门及此段城墙被先后拆除。2014年,复建太平门及此段城墙,复建后的太平门为方便交通改为三孔城门,主门洞设四股车道,两个辅门洞各设两股车道,城门宽约72米。
朝阳门是南京城东垣开设的唯一城门,处于皇城区东西的中轴线上,为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向东北两面拓展南京城时修筑的单孔券门,门外还有一道,因傍皇宫且朝东,故称“朝阳”,它内连宫城,外通明孝陵,一度被列为“禁地”。“明代每年神宫监进贡苗姜、时样果、香脂均从此门入”(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南京通史·明代卷》)。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曾与清军在城门附近多次激战。“同治四年,于城券外增建方越城(即外瓮城)”(莫祥之、甘绍盘《〔同治〕上江两县志》卷十八 咸丰三年以来兵事谱),是南京所有城门瓮城中外型唯一呈半椭圆形的瓮城。清光绪十八年(1892),朝阳门城楼仿淮安府城楼样式重建,分上下两层,重檐歇山顶,均用城砖修葺。
1928年,朝阳门改名为中山门,随后开始在城门原址上改筑城门,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同年,因迎奉孙中山先生灵柩归葬中山陵,国民政府将门洞狭小的朝阳门拆除,挖低门基,改筑为三孔券门。1929年4月,由谭廷闿题写“中山门”三字,并刻石镶嵌城门之额。1937年12月12日下午,中山门三孔券门的中券及北券外侧被侵华日军炮火轰塌。1943年9月,汪伪政权修复中山门时,城门“中山门”三字题额由汪精卫书写。1946年春,蒋介石下令清除汪伪时期遗留的一切痕迹,遂凿去“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立,汪兆铭敬题”落款,不知何因,却保留“中山门”三字。1996年,在兴建中山门隧道时,原汪精卫的“中山门”题字匾额以集东晋王羲之的字替代。朝阳门旧瓮城现已不存,今三拱券城门系民国时期建成。
上述13座老城门,每一座都有着各自的风雨沧桑。明时所开城门今仅存聚宝门、石城门、神策门、清凉门。
另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南京城墙的建造过程中,还开过金陵、幕府两门,但这两座城门不久又神秘消失,难寻其踪迹。此外,明南京城墙上曾存在一个特别的城门叫“狗洞”,因当时修建城墙的材料都是从外地运来堆放在城外,城墙地基开建后再要想把这些材料运进城内,就只有通过城门,神策、太平两座城门之间距离太远,为了不绕远路,工匠们就在这两门之间的台城附近开了这座小门,在城墙完工时,将这座小门墙外一侧用一层砖封闭了起来。因它临近后湖(玄武湖旧称),被称作后湖小门,又因在台城附近,还被唤作“台城门”。后来,有些人为了进出方便,又把这里掏开成一个门洞,爬进爬出,俗称“狗洞”。
外郭是朱元璋营建南京城最后一道城墙,是对原有南京三重城垣的补充和完善,是朱元璋南京城池战略防御思想以及构建新型都城的再现,在宫城、皇城竣工,京城城墙接近完工时修建,据史料记载:“洪武二十三年四月庚子,置京师外城门。”(《明太祖实录》卷二〇一,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
外郭城门环绕京师城墙四周,利用原有地形,就地取材,起初仅筑“土城”,城门及部分郭垣以砖石砌筑。城门一般为一座门券,两扇木制城门,城门上有五开间形制城楼。据明陈沂《金陵古今图考·国朝都城图考》记载外郭“周一百八十里”(实际约60公里),各段砖筑部分加起来约40里,直到洪武二十九年(1396)仍未彻底竣工。外郭长度和郭内面积为世界城垣之最,其平面略呈菱形,“西北据山带江,东南依山控野”,连绵起伏,蔚为壮观。16世纪,三次来南京的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以及17世纪初曾来南京的葡萄牙人曾德昭,都写下了赞美南京城的著作。利玛窦和曾德昭有关南京的描述,随着他们撰写的《利玛窦中国札记》和《大中国志》被陆续翻译成法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英文等各种文字而传遍世界。永乐十二年(1414),明成祖罢遣军夫,外郭遂未完工,大部分仍以土城为主。
关于外郭城门数量,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六有云外郭“共十八门”,这是南京最早的十八门记载。明万历年间徐必达领修、施沛等人协纂的《南京都察院志》,清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都云“外城门十八”。当代,蒋赞初的《南京史话》以及杨国庆、王志高的《南京城墙志》等均持此观点。这18座城门分别是:东面姚坊门、仙鹤门、麒麟门、沧波门、高桥门5门;南面上方门、夹冈门、双桥门、凤台门、大安德门、小安德门、驯象门7门;西面江东门、石城关(又叫栅栏门)2门;北面外金川门、佛宁门、上元门、观音门4门。清末民国时期,外郭18城门逐渐衰败,地表城门现已不存,仅存地下遗址,但地名皆沿用至今。
姚坊门因姚坊山而得名,城门及一座瓮城用城砖和石头砌筑,南北两侧城墙用泥土夯筑,俗称“土城头”。太平天国时期,贬称为“猺化门”。明清时,它是南京城与栖霞山必经之地,乾隆多次游栖霞山,皆从姚坊门往返。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英国人修京沪铁路时,拆除姚坊门,相传翻译将姚坊门误译为尧化门,此名沿用至今。
仙鹤门因汉代在此建有仙鹤观而得名,建有一座门楼、两个城门,砖砌城墙,西边城门有铁制大门,门状如内城城门一般大,东边城门无门,城门内外均为石质路面,另有官厅3间,神庙1间,锁房3间。万历年间重修,今废,门名仍用。
麒麟门是外郭城门最东的一座城门,也为外郭18城门中唯一带有瓮城的城门,因近旁宋武帝刘裕墓道有两只石麒麟而得名。
沧波门为钟山、青龙山、珠山等山水交汇处,是当时粮食运往南京城内的必经之地,所以取名沧波门,门券内侧原有“沧波门”石额,门券外侧无字。沧和仓谐音,代表仓库,粮仓;波,意为波涛汹涌,二者合一,代表粮食如波涛。清代称“菖蒲门”,民国时期又称“苍波门”“仓波门”。明景泰六年(1455)九月,重修沧波门城垣。
高桥门因门外有一单(或三孔)孔青石高桥而得名。相传刘基认为此处是出天子的风水宝地,遂命人挖井以镇之,井称“朱家井”。永乐九年(1411)九月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再次重修,江宁府知府陈开虞题名为“东观桥”。民国初期,高桥门依然“重关屹立,形势嵯峨”。1953年4月,因“高桥门瓮城裂损,行将倒塌”为免生事故,将其拆除。
上方门因门内秦淮河上方有桥(今七桥瓮)而得名,永乐九年(1411)九月复修。后世流传中,“上方门”被写成“上坊门”。
夹冈门是南京外郭城最南端的一座城门,因地处“夹堽铺”而得名,原设前后两门。1937年,一批流亡逃难至此的难民拆墙取砖,自建住房,城门被毁。后世流传中,名字被写成“夹岗门”。
双桥门因此处有洪武十九年(1386)十二月建造的“双桥”而命名。双桥门是一座特殊的城门,建在“丁字墙”上,而非直接开在外郭城墙上。
凤台门原名凤台关,洪武年间规划外城,因地处“凤台乡”,将其改名凤台门。国民党南京市政府曾在其处建造铁门,后只剩下水泥柱。凤台门近处有雨花台、花神庙景点和望江矶遗迹。
小安德门俗称安德小门,位于明外郭西南垣,门因附近有宋代设置的安德乡而得名。“原非开创始设,续因烧造运薪不便,始立此门,内有琉璃窑,系陵禁之砖坯”,即为了运输烧制琉璃瓦的柴薪之便而专门开辟的城门,故本门“不通要道”。
大安德门俗称安德大门、安德门,北与小安德门相连,在门内有著名的碧峰寺、能仁寺,“内近碧峰寺禅林,外接石子岗要领”(《南京都察院志》卷二四·职掌十七·外城事宜·安德门),为区别于小安德门,又将其称大安德门。
驯象门位于明外郭城垣西南端,今赛虹桥立交桥以北一带,与西北方向的江东门隔河遥望,南与安德小门相接,晚清时期一度被讹称“徐小门”。据记载,明洪武中牧象于沙洲乡,道经于此,路为驯象街,门以街为名。
江东门位于南京明外郭城垣西部,内有莫愁湖,外有直江口、三山之要津,乃“外郭首关,长江保障”(《南京都察院志》卷二四·职掌十七·外城事宜·江东门),自明代以来,一直是南京城外西南部商业和交通中心,是粮食、木材的主要集散地。1930年,中国国民党在此建立中央军人监狱,著名共产党人恽代英于1931年4月29日在此监狱被杀害。1937年12月16日侵占南京的日军将部分被俘中国守军和平民百姓万余人一道在江东门集体屠杀,今《江东门遇难同胞纪念碑碑文》记载了这一段血腥的历史。1985年,江东门附近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该纪念馆已成为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暴行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石城关门坐落在外郭城垣西面,南接水洞,北至圩埂,据《南京鼓楼史话》记载,由于此处地质松软、易于渗水,打夯不成变成烂泥和泥浆,无法夯实,只好以木桩为基础,周围以土石砌成简易城墙,以栅栏为门,故又称栅栏门。
外金川门因与京城城门金川门南北相对而得名,又因外金川门西侧是木栅栏,也称“栅栏门”。其城门有三个门洞,在明外郭城门中是一个特例,“门券三座,中间系成祖经由,至今不敢擅开”,只有左右两个门洞开放。近处有狮子山、阅江楼等名胜。
佛宁门坐落燕子矶西幕府山下,位于外郭城垣西北端,以山体为墙而建。相传梁武帝时期达摩禅师在此地“一苇渡江”,故称佛宁门。民国时期讹称“福宁门”。新中国成立后讹称“佛灵门”。
上元门城门旧址在今幕府山与老虎山之间的山谷中,其名约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将昇州(今南京)改名“上元县”有关。它是利用幕府山西侧山体为墙而建。明宣德十年(1435)对城楼、辅舍损坏部分进行维修。
观音门处在外郭城垣最北端,是外十八门中唯一留有图片资料的城门,它位于观音山(幕府山)东麓,“以山为郭”,城门因山得名。城门为砖石结构,门宽三米多,为单券城门,墙体用城砖修建而成,门洞宽阔而高大,城门高度至少超过4米,城楼为三进建筑,是旧时重要的军事要地。它位于长江渡口,门外有著名的燕子矶、幕府山、观音阁和沿山十二洞等景观,是通往燕子矶的交通要道,是游客必经之地和兵家必争之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月底,英军在燕子矶登陆,攻破观音门,进抵迈皋桥,威胁攻打南京城,迫使清政府签下《南京条约》。1931—1934年,因拓宽和燕路将城门拆除。
自清末开始,随着城区的扩大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又陆续增开了草场门(1908)、丰润门(1909)、海陵门(1914)、武定门(1927)、中央门、小北门(1931)、汉中门、新民门(1933)、雨花门(1936)九座内城门。
草场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为交通运输需要,方便到达秦淮河码头,在城西清凉门和定淮门之间增辟一座城门,因其近处有大片草场而命名为草场门,城门为单孔拱券结构,城门高约20米,宽6米。1954年草场门被拆除,是南京城墙最早被拆除的城门,地名沿用至今。
玄武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筹办“南洋劝业会”,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玄武湖,决定在靠近劝业会场的明城墙上新辟一座城门。新门于宣统元年(1909)动工,尚未完工,端方就被调离,张人骏继任,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取名为“丰润门”。丰润门的开辟,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意义的公园。1928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将丰润门易名玄武门,蔡元培先生手书的“玄武门”三个大字高镌门楣。1934年,玄武门添辟左右两个门洞,为了美观,原门降低了高度,与左右新辟的门洞等高。
海陵门最初为方便市民进出城而在城墙上挖开的一个门洞,称作土城门。1914年,为方便下关商埠与城内交通往来,在仪凤门以南新辟一座城门,时为单孔城门,因主持修造者韩国钧乃海陵(泰州古称)籍贯,得名“海陵门”。1927年,为准备奉安大典,城门扩建为三孔多跨连拱的复式券门,这是南京城第一个三孔券门,城楼上还建成有双檐翘角叠楼9间。1928年7月,国民政府将海陵门易名为挹江门。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挹江门”三字,并刻石制成门额。抗战胜利后,1946年3月,重建挹江门城楼,1946年11月完工时,城门更名为“凯旋门”,1947年后,名称又恢复为挹江门。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从挹江门进入南京城区。
武定门南京城南正觉寺段城墙有一豁口,1927年被改造兴建为一处西式牌楼式城门,因城门西侧长乐路中段的武定桥而得名武定门。1958年,城门武定门被拆除。2010年复建为三拱券城门,使长乐路南北两侧的明城墙从此连成一体。
中央门1931年,为便利南京城北交通,将中央路向正北延伸,在神策门西侧破墙开路,遂新建城门一座,取名中央门。1957年中央门被彻底拆除,地名沿用至今。
小北门小北门位于神策门与金川门之间,由于金川门通行火车,为方便行人,1931年前后在今钟阜路爱民桥南侧城墙开辟一小门洞,民间称“小北门”,曾长期被讹称为“钟阜门”。
汉中门1933年,因汉中路西延需破墙开路,遂在明代汉西门(石城门)瓮城以北百余米的明城墙上开辟一座西式牌坊城门,取名汉中门。1958年,汉中门城门遭到拆除,但汉中门的地名沿用至今。
新民门民国时期,南京城北金川门通道改建成宁省铁路小火车轨道后,为方便城内百姓进出,1932年,国民政府决定在南京城墙金川门西侧约1华里处修建一道城门,后来由于资金缺乏,只在明城墙处开了豁口,未修建城门。次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出于首都战备需要,投巨资耗时一年,将原豁口修建为牌坊式城门,“新民门”由当时民国政要马超俊题写,它与武定门、汉中门,都属于牌坊式城门,也是南京唯一保存至今的牌坊式城门。
雨花门1936年,国民政府为将京市铁路与江南铁路连接,与京粤线贯通,特在南京明城墙东南角老虎头开辟一座只通火车的单孔城门,因地处附近雨花台而得名雨花门。1959年雨花门被拆除,2009年复建完成。
新中国成立后开辟城门5座,分别是解放门、集庆门、长干门、华严岗门、标营门。
解放门1951年12月,为方便这段城墙内外交通,及防空疏散需要,在北极阁山下的台城靠近后湖城墙的位置新开一道单券城门,破墙开门,初名“台城门”,后改为“解放门”沿用至今。1998年后,该城门上修建了南京市明城垣史博物馆,展示独特而宏伟的南京城墙历史工程。
集庆门1991年,因南京城市建设和城内交通需要,新建的集庆路向西延伸,与城墙相接处,在城墙上新辟城门一座,集庆是元代南京的称呼,故该城门被命名为集庆门。集庆门为宋代过梁式城门风格,为四孔方形城门,其形式与以往任何一座南京城门都不相同,其门洞数为偶数,是南京城墙中第一个偶数门。
长干门1992年,南京为开通南向出城通道,中山南路南下工程时曾拆城墙修路,留下古城墙一段缺口,为了保护城墙的连续完整,便在此处以建一座城门的方式连接城墙,于2008年竣工,因地处古长干里而得名。长干门由1个主门和4个边门共5个拱门并列组成,南京地铁一号线从中间主门穿越,与古老城墙、秦淮河交相辉映,成为城南崭新的城市景观。
华严岗门2007年,南京察哈尔路西延选择穿过城墙豁口,后在这处豁口新建一座四拱门的城门,因临近华严岗得名,它东接虎踞北路,西连热河南路,宛若一座“城墙天桥”。
标营门现标营门原为20世纪50年代拆明城墙后遗存的豁口,2009年为将缺口连通,同时为便于城墙下的通行车辆,新建三孔城门,因临后标营而取名。
此外,南京城墙上还有10座新中国成立后开辟的“无名小城门”,《南京城墙志》(凤凰出版社,2008年)中记录的有5座:南京铁合金厂、龙脖子、南京热电厂、南京国棉一厂、富贵山小门等。未被该书收录的无名小城门还有5座:模范马路(隧道上方)、蓝旗街、紫金路、伏龟楼(金陵书苑租用)、阅江楼西门(现已封闭)等,这些无名小城门没有在城门上留下标识,也没有经过政府核定与公布,都是由毗邻城墙的部队或者企业自行建造。
650余年来,南京是明代三座都城(凤阳、南京、北京)中唯一一座迄今仍保留有四重城垣遗迹的城市,这四重城垣历经劫难,城门开开关关,有消失,有复建,有后建,有的几度易名,留下诸多值得品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