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贞
方 舟*
中西方都有几千年的造园史,但作为“新型都市装置”的城市公园却迟至19世纪才在西方建立起来,并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之内遍布全球城市[1]。与服务于少数权贵的传统园林不同,公共属性从一开始就是城市公园建设的最显著特征,因此从社会与文化视角来解读城市与公园的关系、注重实现公园的社会服务功能一直受到欧美国家城市公园实践与研究的重视[2-6]。中国城市公园建设起步晚于西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开始在各级城市中逐步推广,期间不断融入我国优秀传统造园手法,改革开放后又引进西方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理论,并先后进行了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等依托公园绿地的城市建设实践,成就斐然。进入21世纪以来,如何处理城市生态环境与城市发展之间的矛盾显得极为重要,急需探索新的发展范式,因此“公园城市”理念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各方重视,对其理念[7-12]及实践[13-18]的研究异常活跃。德国作为世界公园建设的先进国家之一,其城市公园的悠久历史与鲜明特征一直以来在欧美地区备受瞩目[19][20]154,但语言障碍导致的相关资料不足和“二战”带来的消极影响,使我国对其城市公园建设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笔者在2016—2017年对慕尼黑的城市公园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现场调研,亲身感受到其完备的公园网络设置、良好的公园环境营造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与“利用城市公园服务整个城市的健康、社会、经济发展,融合自然与人的关系”的公园城市核心目标[21]十分契合,特别是在利用城市公园的公共属性助力城市发展、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提供了非常成功的经验,可以被视为欧洲版“公园城市”的优秀范例,值得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借鉴。
慕尼黑作为欧洲重要的艺术、建筑、文化和科学中心[22],城市公园建设一直在德国乃至欧洲处于领先地位,其发展主要经历了4个时期(图1)。
图1 慕尼黑城市公园发展历程(颜思婷绘)
1)早期——作为上层阶级审美与教化民众的休闲场所。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的近百年间,慕尼黑陆续向公众开放了王宫花园(Hofgarten)和皇家狩猎场“鹿苑”(Hirschgarten),发起兴建了德国第一个民众园(Volkspark)——“英国花园”(Englischer Garten),拆除了中世纪城墙并将其遗址改建为城市公园和林荫道,增建了老植物园(Old Botanical)、巴伐利亚公园(Bavarian Park),开放了特雷萨草坪(Theresienwiese)和宁芬堡宫花园(Schlosspark Nymphenburg)。这些前身为皇家园林的公园在席卷欧洲的革命浪潮和启蒙思想的影响下,为了彰显皇室“恩泽”和教化民众陆续建设和开放,在客观上为慕尼黑现代公园系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形成期——作为缓解阶级矛盾与促进公共健康的游憩设施。20世纪初成立的“德国人民公园协会”(the German Association of Parks for People)宣布公园设计的原则不再是为上层市民散步休闲,而是满足所有阶层的需求、补偿因工业和住宅建设导致的土地流失、缓解工人阶级的生活压力[23]。在此原则指导下兴建的动物园(Tierpark)、新植物园(Botanischer Garten München-Nymphenburg)和路易·波德公园(Luitpoldpark)等,与早期的皇家园林一起构成了慕尼黑现代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框架,虽然城市中心区在“二战”中遭受严重损毁,但战后慕尼黑城市景观的基本格局得到了严格的保留与重建,并延续至今。
3)发展期——作为改善城市环境与提高生活品质的开放空间。战后重建和“经济奇迹”使慕尼黑经历了一波“受控制的城市蔓延”[20]31,但市政府迅速将城市建设的重心转移到了提高内城生活品质:1975年出台的“绿化议程”特别强调公共绿地和开放空间对城市的重要性,这一时期依托国际性体育赛事(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博览会(园博会)创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大型公园,例如奥林匹克公园(Olympiapark)、西园(Westpark)、奥斯特公园(OST Park)等,将其作为对城市快速、高密度发展的有效补偿,夯实了慕尼黑城市公园系统的主体框架。
4)繁荣期——作为融合公共服务体系与保护自然资源的生态网络。随着21世纪的到来,“紧凑、城市和绿色”成为慕尼黑城市发展的主导思想,城市规划建筑局在其发展报告“慕尼黑观点”(Perspective Munich)[24]中,特别关注绿色基础设施及公共开放空间的可达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将市内绿带建设与保护自然资源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在此导则下,慕尼黑的公园建设集中于以下3个方面:(1)前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场地的修复,如由废弃飞机场改建的雷默公园(Riemer Park)、前美军驻地改建的潘泽尔绿地(Panzerwiese)等;(2)重建整个区域的生态景观,例如著名的“伊萨河计划”(Isar Plan)将德意志博物馆以南8km的河段进行了自然化改造,转变为大型城市滨水景观公园带,成为吸引市民休闲娱乐的新亮点[25];(3)高质量有特色的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了践行“社会与生态要素并重”的建设思想,在市内选择了10个区作为高质量城市发展“行动区”的试点,特别关注其混合功能、可达性及社会文化服务的提供,为完善新时期慕尼黑的城市发展战略提供助推力。
作为蜚声世界的大都市,慕尼黑遍布全域的公园及公共绿地网络与城市紧密衔接,城市绿量持续提高——至2020年全市公共绿地面积达2 438hm2①,人均占有公共绿地15.6m2②。战后严格保留的传统城市肌理,以及半个多世纪以来城市规划策略注重城市不同区域的平衡发展、延长绿道系统、更新现存公园以连接现有和新建的城市分区,完善了全域公园系统,为城市提供了均等、优质的公共空间和社会服务基础网络。
根据服务主体、服务半径及服务内容,笔者将慕尼黑城市公园概括为以下3级:1)市级公园(City Park),服务于整座城市的全体市民,面积大多在几十至数百公顷之间,并拥有优美的自然风貌和多样的运动及文化设施,可充分满足大众多样的公共活动需求,另外市内一些面积较小的公园因其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国际声誉,也划归为市级公园;2)社区公园(Community Park),一般服务于城市内某一区域或社区组团[26],为居民提供多种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如运动场、游乐场、泳池、社区花园、溜冰场、露天剧场等,其配套服务设施较为齐全、规模中等(从几公顷到十几公顷),并基于区位环境特点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不但自然优美,还常包含散步道、野餐区、观景点和环境教育场地等,是区域公共活动的中心;3)邻里公园(Neighborhood Park),面积较小、见缝插针地融入街区建筑的房前屋后,为居民提供小范围的休闲场所和日常公共服务,例如餐厅、花圃、儿童游戏场、草地、幼儿园、乒乓球台、垃圾回收处等,切实地提高了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全面梳理慕尼黑城市公园可以发现其功能鲜明、类型多样。1)景观公园(Landscape Park)。慕尼黑的大多数公园都深受英式风景园的影响,呈现密林草地、缓坡亭榭、自然柔美的景观特征。其中杰出的代表“英国花园”,以375hm2的面积超过了纽约中央公园和伦敦海德公园,成为世界最大的城市公园之一,并作为第一个英式风景园,以其经典的景观设计深刻影响了其后的大部分慕尼黑公园。2)运动公园(Sport Park)。丰富多样的体育运动设施和场地是慕尼黑城市公园的另一突出特色,几乎遍布全市每个公园绿地之中,甚至成为很多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奥林匹克公园(Olympia Park)是在1972年夏季奥运会场地的基础上改建的大型体育公园,为全城提供重要的体育、文化、社会和宗教活动与节庆场地,并在带动城市区域发展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世界各国奥林匹克公园建设的典范。3)历史文化公园(Cultural and Historic Park)。作为欧洲最早开放王室私园的城市之一,一批历史悠久、保存完好的公园为慕尼黑增添了丰厚的人文底蕴,例如始建于1664年的宁芬堡宫(夏宫)曾是欧洲著名的皇家宫殿,其皇宫花园最初是典型的巴洛克风格,1800年部分改建为自然风景园;位于老城中心的豪芬花园(Hofgarten)原是巴伐利亚选帝侯的王宫花园,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和园林;还有南北老墓园、新旧植物园等,都是慕尼黑重要的历史文化公共空间,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国的大量访客。
慕尼黑全域公园分布呈现以下特征。1)作为公园系统基础骨架的市级公园集中于主城区,是慕尼黑城市公园的精华和最具魅力的代表,其分布呈现出“两轴多点”的形态特征(图2):“生态轴”为沿伊萨河纵贯市区的生态主廊道,是慕尼黑面积最大、最为连贯的公园带,包括英国花园、马克西姆花园、伊萨河滨水绿地、动物园等重要的大型城市公园绿地,也是深受市民喜爱的公共休闲空间,充分反映了自然要素对城市公园分布的影响;“历史轴”由起点为慕尼黑老城并向西横向发展的系列皇家林苑组成,包括王宫花园、老城墙遗址绿环、皇家植物园、鹿苑(狩猎场)和宁芬堡宫(夏宫)等,这些拥有200余年历史的皇家园林是慕尼黑独特的历史人文要素在城市公园系统中的典型代表;此外,“二战”后城市在北、西、东3个城区分别修建了大型城市公园(奥林匹克公园、西园、东园)来补充公园主体框架的不足,是城市发展战略对原有城市公园基础骨架空间调控的反应。2)社区公园全方位延展了公园系统的基础骨架,特别在主城区外围一些大型区域公园的修建,形成了更加完备的城市公园系统框架,并起到了提高城市区域环境质量(如Pasinger城市公园、Luitpold公园)、带动城市新区经济发展(如Rimer公园、南园)的关键作用。3)邻里公园是慕尼黑城市公园体系中数量最大的一支,如毛细血管一般分布于全市域的每一个角落,它们不但将市级公园和社区公园衔接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并且承载了大量城市社会公共服务基础网络的功能,是保障城市居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设施。
图2 慕尼黑城区主要城市公园的分级与分布(张菁艺改绘自https://www.dreamstime.com/map-city-munich-bavariagermany-vector-image132923865)
2个多世纪持续发展形成的三级公园体系全方位融入了慕尼黑的城市基底,不但实现了物质空间层面的交融,而且承载了大量丰富的社会、文化功能,成为提升慕尼黑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公园建设实践分别从以下4个方面突出了城市公园的公共属性。
1)全员化的运动场地设置(表1)。研究显示,高质量的城市公园对所有人群的身心健康都有直接和明显的提升效应[27]。面向全年龄段的休憩和运动场所一直是德国城市公园建设的核心目标之一,在慕尼黑,运动场地及设施与城市公园及公共绿地之间完成了大范围的紧密结合:小到乒乓球台、儿童游乐场,大到足球场、跑马道、烧烤区、阳光草坪等,全方位满足人们的运动、健身和休闲需求(图3、4)。
表1 慕尼黑全员化运动场地及设施基本情况
图3 公园里的冰壶运动在冬季很受中老年人喜爱
图4 公园里的乒乓球是老少皆宜的运动
2)需求导向的社会服务供给。从1789年开始建设的英国花园为开端,面向各阶层市民的社会服务就是慕尼黑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城市发展策略中,明确提出将“按需求导向发展社会基础设施”作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因此慕尼黑坚持将社会公共服务的部分内容有机纳入城市公园网络:幼儿园、儿童游戏场、啤酒花园、运动场、垃圾回收站等便民生活设施,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居民的日常生活,赢得了市民的普遍好评(图5、6)。
图5 Leopold公园内的幼儿园(左侧木栅栏内)
图6 奥林匹克公园内的运动场
3)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城市公园一直是慕尼黑重要的文化展示场所之一,秋季以“特蕾莎草地”为主场的“慕尼黑啤酒节”是全世界最大的节庆盛典之一,每年吸引约6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期间独特的巴伐利亚餐饮和服饰文化异彩纷呈,不仅传播了本土文化,还为城市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英国公园中的日本茶社每年举行日本文化嘉年华,展示日本传统服饰、歌舞、音乐和美食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与者,极大地丰富了慕尼黑的多元城市文化(图7、8)。
图7 英国花园夏季的日本文化嘉年华
图8 啤酒节期间城墙遗址公园中的巴伐利亚文化秀
4)灵活多变的功能转换。慕尼黑城市公园还具有用途多样、灵活转变的特征,不但建有全年可用的常规运动设施和场地,还普遍根据季节或城市发展的需要灵活转换公园内的场地功能,举办各种文娱活动来吸引公众参与,丰富城市生活。例如很多公园内的缓丘草地在夏天是烧烤区、运动场或休闲区,到了冬天就变成平底雪橇滑道(如西园和雷姆公园等);有些公园定期举办露天音乐节(如国王广场公园的“三生”夏季音乐节、奥林匹克公园的音乐节等);还有些公园在节假日增设啤酒花园(如皇冠公园、特雷萨草坪公园等)(图9、10)。
图9 国王广场公园夏季露天音乐节
如今的慕尼黑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作为德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③,近年来却连续在世界宜居城市④和可持续发展城市⑤评比中名列前茅。如此佳绩的获得很大程度得益于其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水平,其市域范围内系统、完整、优质的城市公园建设功不可没。慕尼黑的城市公园不但是其城市景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担当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和城市治理水平、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作用。
慕尼黑的城市公园实践可以为我国的公园城市建设带来以下启示。1)利用大型公园建设项目形成区域发展引擎,带动片区发展。我国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已经进入了存量发展时期,城市中不少大型废弃公共用地和老旧街区急需更新改造。慕尼黑的实践证明,大型公园建设引领的混合开发项目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配套服务,吸引大量居民、激发区域活力,为周边住宅和办公用房贡献相当比例的溢价,是带动区域更新和促进城市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2)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和体育赛事,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大型公共赛事对城市发展的拉动力十分显著,慕尼黑通过举办“国际花园展览会”(1983年)建设了西园,举办奥运会(1972年)建设了奥林匹克公园,它们都成为区域城市发展的有力依托,赛事结束后形成了以这些公园为核心的新城区域中心,促进了慕尼黑全域的平衡发展。更不用说每年9月下旬至10月第一个周日在特雷萨草坪举行的慕尼黑啤酒节,为慕尼黑吸引约600万国际游客,不但拉动了城市经济,并且发展成为世界最盛大的民俗节日之一,为慕尼黑带来了良好的国际声誉。3)创造多样化空间环境承载社会基础服务功能,强化市民归属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人口流动性加强、城市人口构成越来越复杂,城市公园可以通过营造不同的空间场地,将各类运动项目和尽可能多的日常活动融入其中,以此增加市民的参与度和使用频率,满足城市中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营造社区归属感,这对于保持现代城市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4)动态保护已有城市公园资源,改进服务功能和服务设施。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变迁,我国很多城市老旧公园已经出现功能单一、设施老化等问题,在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下,保护和充分利用已有城市公园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慕尼黑的城市公园始终处于动态更新中,市政府和区域政府经常拿出经费对辖区内各类公园进行完善,例如针对新需求改善老旧场地功能、采用新能源新技术、设施更新换代、添加儿童游戏场地和便民服务设施等,使得全域内各类公园充满吸引力,城市始终保持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品质。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城市公园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公园的数量增长较快,面貌大为改观。然而很多城市公园的建设重点还处在对其空间布局及景观质量的提高阶段,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公园与城市的关系,突出城市公园的公共属性,为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公园城市而服务,可以从慕尼黑城市公园的建设实践中吸取一定的经验。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拍摄。
注释:
① 参考慕尼黑市园林局2021年最新数据:https://www.muenchen.de/rathaus/Stadtverwaltung/baureferat/wir-ueber-uns/gartenbau.html。
② 参考慕尼黑市2020年人口数据估算。
③ 人口密度为4 500人/km2。引自维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Munich。
④ 参考Monicle杂志2021年生活质量调查报告[EB/OL].(2021-06-24)[2021-12-11].https://www.prnewswire.com/in/news-releases/copenhagennamed-monocle-magazine-s-best-city-in-its-2021-quality-of-life-survey-886938304.html。
⑤ 参考Arcadis.Citizen Centric Cities: The Sustainable Cities Index 2018[R/OL].(2018-10-13)[2021-12-11].https://www.arcadis.com/campaigns/citizencentriccities/images/%7B1d5ae7e2-a348-4b6e-b1d7-6d94fa7d7567%7Dsustainable_cities_index_2018_arcadi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