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超
(新野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 新野 473500)
子宫肌瘤为临床常见妇科疾病,主要指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肿瘤,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随瘤体不断增长可出现月经量增多、月经持续时间延长、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需及时治疗[1]。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是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常用术式,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等优势,但仍属侵入性治疗,可给患者带来剧烈疼痛,严重可影响术后恢复[2]。因此,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镇痛药物尤为重要。目前,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方案临床较为常见,但不同药物剂量其镇痛效果也存在一定差异[3]。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审2017(009)号],采用前瞻性随机试验方法,选取2018年6 月至2020年6 月于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的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干预,依据药物剂量不同将其分为A 组(45例)与 B 组(45例)。B 组年龄 31~50 岁,平均年龄(42.26±2.58)岁;体重指数 18~26kg/m2,平均体重指数(22.10±0.75)kg/m2;瘤体直径 5~12cm,平均瘤体直径(8.09±1.67)cm。A 组年龄 32~49 岁,平均年龄(42.15±2.63)岁;体重指数 18~26kg/m2,平均体重指数(22.05±0.78)kg/m2;瘤体直径 5~13cm,平均瘤体直径(8.15±1.63)cm。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符合《妇产科学(第 9版)》[4]中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接受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治疗;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实验药物过敏;术前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合并其他妇科肿瘤疾病。
1.3 方法
1.3.1 A 组:手术结束后,取布托啡诺5mg+舒芬太尼100μg+托烷司琼5mg 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150mL 镇痛液,连接镇痛泵,静脉泵注,单次按压剂量控制在0.5mL/次,时间锁定为15min。
1.3.2 B 组:手术结束后,取布托啡诺10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 加入适量生理盐水配置成150mL 镇痛液,连接镇痛泵,静脉泵注,单次按压剂量控制在0.5mL/次,时间锁定为15min。
1.4 评价指标:疼痛程度:参照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对两组术后 2h、12h、48h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总分为10 分,分数越高则患者疼痛程度越严重。不良反应:统计两组不良反应(恶心、呼吸抑制、眩晕、嗜睡、皮肤瘙痒)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4.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术后 2h、12h、48h 时疼痛程度比较:B 组术后2h 时VAS 评分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 12h、48h 时 VAS 评分较术后2h 均呈降低趋势,且B 组低于A 组,两组组间、时点、组间与时点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术后 2h、12h、48h 时 VAS 评分比较 ()
表1 两组术后 2h、12h、48h 时 VAS 评分比较 ()
术后48h 1.28±0.32 1.82±0.39 F 组间 P 组间值 <0.001 F 时点 P 时点值 <0.001组别 术后2h B 组 2.81±0.62 A 组 3.36±0.67术后12h 2.03±0.46 2.79±0.51 F 组间与时点交叉 P 组间与时点交叉值 <0.001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24),详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n(%)]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可清除子宫肌瘤患者病灶组织,获得良好效果,但由于术中麻醉、术后苏醒期的切口疼痛感,影响术后早期活动及呼吸功能锻炼,不利于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治疗时间[6]。因此,积极给予术后镇痛,对促进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目前,自控镇痛是缓解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有效方案,而不同方案的镇痛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性。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术后2h 时VAS 评分均低于A 组,两组术后12h、48h 时两组VAS 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B 组低于A 组,提示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采用布托啡诺10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 镇痛方案可减轻术后疼痛,获得良好镇痛效果。分析其原因在于,布托啡诺、舒芬太尼是自控镇痛常用药物,其中布托啡诺为K-阿片肽受体激动剂,对人体μ-受体具有拮抗、激动双重作用,可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相关受体,降低或阻断人体疼痛感知信号传导,达到镇痛目的[7-8]。舒芬太尼属特异性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镇痛效果较强,与常规镇痛药物相比,该药对μ-受体的亲和力高出7~10 倍,具有良好血液动力学稳定性,确保良好镇痛效果的同时满足心肌供氧需求。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联合应用可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但布托啡诺与舒芬太尼均具有一定毒性,过量布托啡诺易引起患者肺换气不足、昏迷、心血管关闭不全等症,严重甚至危及生命;过量舒芬太尼可使患者出现肌肉僵直、呼吸暂停等症,影响用药安全性。若药物剂量配置不足则降低镇痛作用。因此严格把控药物使用剂量是保障患者安全、维持良好镇痛效果的重要前提。本研究结果显示,B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 组,提示布托啡诺10mg+舒芬太尼50μg+托烷司琼5mg 镇痛方案有助于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分析其原因在于,高剂量布托啡诺的使用,在达到镇痛效果的同时,可降低舒芬太尼使用剂量,可减少舒芬太尼大剂量使用诱发的不良反应,此外,布托啡诺还可对舒芬太尼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减少舒芬太尼所产生的呼吸抑制、恶心、眩晕等不良反应,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宫肌瘤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两种不同剂量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均取得良好镇痛效果,但与低剂量相比,高剂量布托啡诺复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更佳,且可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