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路交通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研究
——以黄河段水运交旅融合重点项目为例

2022-04-13 01:11罗霄霞
绿色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航段水路水运

罗霄霞

(山西省交通环境保护中心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0)

1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旅游需求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以短时停留观光为主的旅游方式,而更强调自主性、体验性和个性化,我国旅游业正在从封闭的旅游自循环向开放的“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其中,作为重要支撑的交通运输业,更是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激发出了旅游交通发展的新趋势与模式[1]。

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18年6月印发《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8-2025年)》,对水路交通旅游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亟需对照新形势开展山西省水路交通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研究,有效推进水路交通旅游高质量发展。

2 山西省水运交通体系概况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扎实推进了运城黄河小浪底至三门峡库区、忻州老牛湾至龙口段、太原汾河二库航运等水运项目建设工程,统筹航道整治与河道治理,推进内河库湖区便民交通码头建设。截至2019年底,山西省全省航道总里程1557 km,通航总里程1391 km,共有各类渡口、码头252个。黄河航道里程1004 km,黄河通航里程970 km,黄河通航里程中等级航道281km,流经忻州、吕梁、临汾、运城4市19县,自北向南先后与内蒙古、陕西、河南等省区为界。山西省主要水运业务涵盖黄河两岸客货交流以及库区旅游、渡运等[2]。

3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概况

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包括黄河老牛湾至冯家川旅游客运航段(包含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航运建设工程)、黄河吉县壶口至河津禹门口航运建设工程和风陵渡至马蹄窝客货运航段(包含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等3个重点项目,其各自的景观特点和历史文化特点见表1。

表1 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概况

4 山西水路交旅融合建设产业现状SWOT分析

根据山西省水路交通与旅游行业融合发展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形势分析,分别从景观、文化、基础设施提升、发展条件、政策导向、协调沟通机制、应急救援等方面,为山西水运交旅融合项目发展方向提供决策建议[3]。

4.1 优势因素(S)

(1)山西段黄河自北向南,再由西向东,具有分段不同的景观特征,这为水运旅游带来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黄河老牛湾至冯家川旅游客运航段河岸弯曲巍峨,黄河吉县壶口至河津禹门口航运有建设工程黄河大峡谷流域特色的峡谷风光,风陵渡至马蹄窝客货运航段特别是小浪底库区段有湖光山色、千岛星布、“高峡出平湖”的自然景观[4]。

(2)山西段黄河文化特征明显,贯穿中华古今文化:黄河老牛湾至冯家川旅游客运航段着重体现了农家乐及传统游牧生活文化,黄河吉县壶口至河津禹门口航运建设工程着重体现了碛口古镇及黄河古渡文化,风陵渡至马蹄窝客货运航段着重体现了鹳雀楼—帝舜故里—大禹治水—“世纪曙猿”化石等历史遗迹文化[5]。

4.2 劣势因素(W)

(1)黄河山西段航道季节性通航特征明显:降雨量较小而且旱涝分明,在干旱季节有些河段甚至会出现断流的情况,不适合航行,且山西省北部黄河段冬季会结冰,影响航行。

(2)黄河山西段涉及多个水利工程,从上游到下游依次包括万家寨水利枢纽、古贤水利枢纽(待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小浪底水利枢纽等。目前黄河山西段水利功能重要性大于航运功能,调水调沙工程压缩通航时间,同时造成水位降低增加通航危险系数。

(3)每年黄河调水调沙时间基本在6月底到9月底左右,错过国内旅游黄金期。

4.3 机会因素(O)

(1)黄河段水运交旅融合建设具有政策支持优势,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航运建设工程、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属于十三五跨十四五项目,船窝至龙门段航运建设交通强国试点建设项目,同时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大政策背景支持下,黄河段水运交旅融合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2)2018年,山西省作出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的决策部署,适宜依托沿黄公路发展客滚旅游业,打造山西特色的水运交旅融合建设模式。

4.4 威胁因素(T)

(1)在黄河段开展水上漂流等旅游项目,依托羊皮筏子等航运工具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6]。

(2)目前山西黄河旅游开发主体仍以企业为主,救援队伍由企业或当地民间组织配备而成,应急救援装备及队伍还不完善。

(3)黄河山西段北部作为山西省与陕西省省界、南部作为山西省与河南省省界,与邻省存在协调开发机制问题;黄河山西段目前仍以水利功能为主,航运功能开发为辅,因此黄河水运交旅融合开发还存在与黄委会协调开发机制问题。

5 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水运保障分析

5.1 项目景观特点及文化主题识别

5.1.1 项目景观特点识别

通过梳理解读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识别出山西黄河段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景观特点及重要旅游节点如下。

黄河老牛湾至冯家川旅游客运航段(包含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航运建设工程)重点打造的旅游形象为黄河黄,边堡耸,西口风情浓。通过深入挖掘片区的戏曲二人台、九曲黄河阵、七月十五河灯节等为主的地方民俗文化,构建黄河古堡群旅游线路、走西口文化体验线路,通过黄河板块建设的河曲西口风情旅游区、寺沟古渡黄河风情旅游区和偏关老牛湾综合旅游区等,打造山西黄河板块最北端最具风情的西口文化与古堡文化片区,并发展黄河水运旅游产业,游客可以乘坐大型观光邮轮欣赏黄河及其两岸风光。

黄河吉县壶口至河津禹门口航运建设工程重点打造的旅游形象为瀑布曲峡长流,蕴含中华河魂。打造山西黄河板块黄河文化和红色文化相互交融的峡谷观光、休闲度假、运动体验、康体养生、科考研学旅游的精品区。围绕壶口瀑布和城镇、人祖山景区、乾坤湾、黄河奇湾、大碛口、云丘山、戎子葡萄酒庄园、黑茶山及蔡家崖等景区通过品牌策划、提升发展、精致建设、强力营销等综合提升黄河板块旅游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发展黄河水运旅游产业,游客可以乘坐水上游轮观光。

风陵渡至马蹄窝客货运航段(包含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重点开发黄河水利风景观光、湿地休闲康养度假、大天鹅观赏、水上运动娱乐、文化体验和壁画临摹研学等旅游产品。重点建设黄河一号旅游专用公路风景廊道和开辟联系四大景区的水路游线。以轮渡水上交通工具为主,打造黄河水上观光线路。该黄河水运航段沿途文化旅游点较多,重要节点包括垣曲县曙猿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垣曲县小浪底风景区-夏县司马光祠-平陆县虞国古城景区-芮城县西侯度科考景区等,保障旅游景区码头建设,将旅游景点通过水路运输串联起来。

5.1.2 项目文化主题识别

山西省是黄河流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类型,具体包括七大类,分别为历史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航运商贸文化、文化艺术、红色文化等[7]。根据山西黄河流域的文化资源特征、山西省交通、经济、社会发展等条件,及“一心、三廊、八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应和旅游文化发展空间布局相对应协调发展[8]。

黄河老牛湾至冯家川旅游客运航段(包含黄河老牛湾至龙口段(山西段)航运建设工程)对应农耕游牧文化区,发展以黄河山水、黄土风情、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地方民俗、戏曲歌曲、特色美食等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水运旅游,老牛湾以黄河古堡文化体验、黄河水上峡谷观光、民族文化交流、黄河水利文化研学等功能为主[9~11]。

黄河吉县壶口至河津禹门口航运建设工程对应黄土生态文化区,适宜发展“黄河魂”晋陕峡谷风景游线[12,13],依托山西黄河一号国家旅游风景道,建设最美“黄河魂”晋陕峡谷风景游线,并提升壶口航段为黄河中华精神综合旅游区和世界黄河文化旅游目的地,结合“黄河大合唱”等文化旅游项目,展现该段黄河雄伟壮观景观及其蕴含的黄河文化冲击力。

风陵渡至马蹄窝客货运航段(包含黄河小浪底库区老鸦石至三门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对应“古中国”根祖文化区,以鹳雀楼为开端节点,打造以盛唐黄河诗词文化展示、黄河水利文化研学、黄河民俗节庆体验、黄河文创产业等功能于一体的水运旅游景区,并向东辐射至芮城、平陆、垣曲沿黄旅游产业发展,体现鹳雀楼—帝舜故里—大禹治水—“世纪曙猿”化石等历史遗迹文化特点[14~16]。

5.2 项目水运重点保障建设模式

山西黄河沿线的水路交通融合要与旅游公路及风景道协调发展,黄河旅游航道适宜依托山西黄河一号国家旅游风景道和汾河国家旅游风景道,在“十四五”期间考虑开展水路+公路的沿黄交旅融合模式课题研究及现场实验论证其可行性,评价客滚船型航行适宜性,打造自驾游和游船的融合发展模式,结合沿线各个景区景点、旅游村庄、古镇、古村等建设码头、观景平台等水运基础设施保障旅游发展,提升沿线的水运旅游接待服务水平。

通过梳理解读山西省黄河板块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山西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2020-2035年)》(汇报稿),根据山西水路尤其是黄河流域文化资源丰富的特点,总结山西省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打造的水运旅游品牌,见表2。针对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水运重点保障建设模式,通过在航道整治、码头改造、船舶升级、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参照相关建设标准规范,梳理重点流程,见表3。

表2 山西省水运交旅融合重点航段品牌建设

表3 山西水路交旅融合重点项目水运重点保障建设模式

6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开展山西省水路交通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研究,为“十四五”期间山西省水路交通运输业建设与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山西省黄河段水路交旅融合发展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山西省黄河段水路交旅融合行业在现有政策的支持下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数量丰富,种类多样,独特性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断的挑战和难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发机制与安全保障问题。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重水运交旅融合安全保障,加强与邻省的开发机制协调力度。此外,通过识别项目景观特点和文化主题,提出了山西黄河段交旅融合水运保障建设模式,为山西水运交旅融合项目发展方向提供决策建议。

猜你喜欢
航段水路水运
水路
选择
水路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
图说水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