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铃儿 编
冬奥会离不开雪,所以比赛期间下的天然雪越多越好,人造雪只是备用方案?事实上并非如此。对于高规格的冬奥赛事,人造雪不是备用方案,而是主要方案。即使是在常年有雪且降雪量极为充沛的地区,冬季项目的赛道依然采用人工造雪方式。此时,自然降雪反而是种“负担”。
人造雪的优点是雪质更具可控性,其形成的时间短、生长快,雪花的形状也基本一致。尤其是优质的“冰状雪”,硬度大,不易被破坏,在运动员进行高速转弯的情况下仍能保证雪道表面不变形,选手不论第几个出场,雪道的状态都一样完美。此外,根据不同赛事、不同场地的需求,人造雪是可以自由“定制”的,雪花的粒径、含水量和硬度都是人为可调的。
相比之下,自然降下的雪较为松软,运动员的雪板非常容易陷入雪中,造成侧翻、急停等事故。因此,冬季赛事期间如果遇上下雪天气,松软的天然雪就会导致“光滑如镜”的赛道功亏一篑。
因此,如果真的遇到“天公不作美”时,工作人员会立即使用压雪机重新压实雪道,并对赛道进行紧急整饰,还会使用冰雪硬度仪、冰雪粒径仪等自动测量仪进行快捷检测,从而切实保障赛道雪质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