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桂辛
“事情写得不够具体生动。”同学们,你的语文老师有没有在你的作文本上写过这样的话?你是不是曾经有过这样的烦恼——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具体生动呢?
把事情写具体、写生动是一项本领,需要学习,但是,这并不难。只要掌握方法,加以练习,就一定能做好。
那么,方法是什么呢?
用“放大镜”
事件都是由人物的活动构成的,要想把事情写具体,写好人物是关键。怎么写人?来吧,用“放大镜”去看你要写的那个人。
你看,这个小男孩吵着要吃棉花糖,他满怀希望地对妈妈提出要求,可妈妈不答应。小男孩嘟起了嘴,眉毛变成了一个“八”字,开始嘟嘟囔囔:“为什么不买?我想吃。你总是什么都不给我买,上次想吃糖葫芦也没买,上次……”他一路吵,拉着妈妈的手一个劲地摇,跟妈妈没完没了。妈妈被他吵得头疼,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嗬!你看他,“耶——”一蹦老高,“八字眉”不见了,嘴巴咧到耳后根。老爷爷转棉花糖时,他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绕出来的一根根糖丝,一边等还一边使劲地咽口水……
生活中的这个镜头,你一定见过吧,是不是在你身上也发生过呢。如果你只一眼瞟过,那你就无法发现并写下这一系列的细节,只能写出一句“小男孩很不高兴,不停地跟妈妈吵……”小男孩的“八字眉”“一路上嘟嘟囔囔”等统统不见了。这个时候,你得赶快拿出“放大镜”,仔细瞧瞧男孩脸上的表情,眉毛有动作就看眉毛,鼻子有动作就看鼻子,眼睛有动作就看眼睛,手上有什么动作就看手……
我们无法钻进小男孩的心里去,但写出了他的表情、他说的话,那么他的心理活动也就展现出来了。有了这些,人物就被你写活了。
写自己的时候,道理也是一样的。而且写自己还能写自己心里想什么,就更容易把自己的特征写具体了。
放“慢镜头”
你看过电影中的慢镜头吗?是不是特别有意思。电影中的慢镜头可以细致地展现人物的动作,让观众更充分地感受到人物此刻的心情。这个电影中的技巧也可以用到我们的写作中。
小和同学是老师班上的小吃货。每天中午吃过午饭,他总要喝一杯酸奶。现在,向老師就要播放“慢镜头”,分解他喝酸奶的动作。
你看,他小心翼翼地撕开酸奶的那层膜,然后把膜上沾的酸奶舔了个干干净净。接下来,他把搭配的碎果仁撒在酸奶里,一边搅拌,一边说:“果仁要充分搅拌,只有搅拌均匀了,口感才更好。”一边说,还一边咽口水。准备完毕,他开始享受这段惬意时光,端着酸奶在教室里一边吃,一边逛。一会儿看看其他同学下棋,一会儿又找坐在讲台上的老师聊聊,一边聊,一边吃,时不时喷出一些酸奶沫,吓得大家躲闪不及。
如果这一过程只用一句话“吃完饭,他总要喝一杯酸奶,边吃边玩”就写完,那这其中的乐趣是不是就大大减少了?
其实,老师所说的“放大镜”和“慢镜头”就是你的双眼,每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事,每一个在你眼前经过的人,如果你能放大、放慢事件的发展过程以及人物的动作、神情,用恰当的语句加以描写,那你笔下的事件就一定会既具体又生动了。
平时用上“放大镜”和“慢镜头”勤于观察,然后勤于练笔,久而久之,老师就会在你的作文本上写下“太妙了,写得活灵活现”这几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