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仍面临下行压力,随着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升级,我们要把握外部环境的挑战,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保持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来战胜外部环境急剧不确定性的挑战。
准确认识和把握当下中国经济状况
2022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冲突升级。在此背景下,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如何发展,以及世界各国特别是主要经济体采取何种政策来应对2022年一开始世界就出现急剧变化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问题。2022年1月25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2年全球经济增长4.4%,此次预测相比2021年10月下调了0.5个百分点,这反映了IMF对世界经济变化的基本判断。同时IMF对主要经济体均进行了向下调整,把中国2022年全年经济增长的预测调整为4.8%,美国为3.7%,欧元区为4%。此前,世界银行发布的对全球经济2022年增长的预测为4.1%,其中预测中国经济增长5.1%,美国为3.7%,欧元区为4.2%。由此可见,世界最主要的两个国际经济组织对全球经济展望基本趋势判断是一致的,即2022年全球经济仍处在疫情冲击下复苏的过程中,而且这个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还有新的挑战出现。
面对全球经济形势的下行压力,2021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进中国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8.1%,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指导下,推动经济健康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复苏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方面把握应对外部环境挑战
2022年伊始,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极其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们要把握外部环境的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准确判断和有效地加以应对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新冠肺炎疫情发展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仍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时至今日,疫情在全球已经蔓延了两年多的时间,它对人类的健康和全球治理体系,以及全球经济和金融的稳定发展都造成了巨大破坏。过去两年,世界各国尽力采取措施应对疫情、战胜疫情。但目前来看,疫情的发展变化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当然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已经决定采取与病毒共存的方式,但是全世界范围内,在欧洲、美洲、亚洲仍旧每日有很大数量的新增新冠病人被发现,而且仍旧有不少人为此丧失了宝贵的生命。面对疫情的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警惕,用人类的智慧,用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用人类同心协力的合作精神彻底战胜疫情。疫情对2022年世界经济的影响,特别是对最不发达地区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必须同心协力,用多边主义的合作精神,团结应对,最终战胜疫情。2022年,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国际社会各个国家之间的政策协调,用我们的合力战胜对人类造成共同危害的病毒。
第二,应密切观察并有效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急转弯对全球经济,特别是金融市场的外溢性影响。当然,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有其内在必然性,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涨达到了40年来的最高点。2022年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高达7.5%,这个数据是美国消费者无法承受的。核心CPI,即剔除了能源和食品价格后也高达6%,美国消费者承受着巨大压力。拜登总统和美国政府官员试图用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从而导致美国商品价格的急剧上升来为美国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做解释。全球供应链由于疫情出现了拥堵,甚至在某一个阶段出现了断裂,这是客观事实,但造成美国通货膨胀率如此高涨而且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现在来看绝不是短期现象,而是实际经济金融状况的反映,根本原因是美国的货币过度发行。过去一年,美联储始终认为美国的通货膨胀高企是短时间的,而且它也试图用一些技术措施,比如用区间通货膨胀率代替某时点的通货膨胀率,对通货膨胀压力进行调和,但短期论是站不住脚的。纽约联储研究表明,2023年美国的CPI指数仍旧维持在6%高位,在2025年也会维持在4%的水平,这是美国消费者无法承受的,这种状况必须加以改变。如何改变?目前,美国内部也基本达成共识,即货币过度发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必须加以迅速调整。美国货币政策的调整不仅是迫在眉睫,而且要力度很大,超过以往。一是美国联邦储备银行购买债券量要减少,把购买量降为零;二是要提高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基准利率,美联储公布3月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到0.25%至0.5%区间;三是要缩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美联储从2021年11月决定,把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债券的规模,每月减少150亿美元。原计划到2022年6月底结束量化宽松的购买政策,但到了2021年12月发现,2021年12月美国CPI已经达到7%,在7%的通胀水平上,仍旧月度购买超过1000亿美元债券是不合理的。美联储从2022年1月起,把月购买量加倍减少,从原来的每月减少150亿美元变为每月减少300亿美元。
根据美联储历史上的运作规律,通常存在一段间歇期,在结束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减少购买量至“零”,但何时开始调整利率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是上一轮,当时债券购买总规模为850亿美元,美联储决定从2014年1月开始每月减少10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规模;到2014年10月购买量减少到零,美联储不再购买债券。但它的利率调整是整整一年后(2015年12月)。在美联储开始调整利率后,缩表规模启动又拖了两年,即2015年12月提高利率,2017年10月才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从2008年9月15日雷曼兄弟破產之前,当时美联储总资产是8700亿美元,到危机之后即2020年之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上升到了4.47万亿美元,当时美联储希望能够缩规模减到3万亿美元,但2020年3月15日,美联储开始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它的资产负债表从当时的4.16万亿美元的水平扩张到如今的8.74万亿美元。
相比过去一轮从减少购买债券到零,隔一年提高利率,再隔两年缩表,为什么说现在是急转弯、急刹车?因为美联储2022年3月把债券购买降为零的同时,当月就启动了利率调整。同时,在提高利率的进程开始后,很可能在2022年5月就开始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缩减,这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极大的外溢性影响。我们还应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在5月将基准利率提高到1%的同时,开始缩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这部分要注意两点:一方面是从3月开始提高利率,用怎样的速度和节奏提高到1%。另一方面是不是会如期在5月启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缩减进程,这个对美国自身的经济影响是非常大的。如果过快调整货币政策会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美国经济由此转入衰退。二是由于调整的节奏和幅度符合市场预期,美国经济保持一个增长的态势;但是美国金融市场要遭受很大的震荡,因为融资成本的变化毫无疑问要对市场造成新的冲击。这两种变化将以怎样的方式体现出来,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非常大,我们必须密切观测。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提高对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关注。2022年1月,欧元区的CPI高达5.1%,核心CPI为2.6%;生产价格指数(PPI)在1月高达26.2%,核心PPI只有10%。这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欧元区的能源价格急剧上升,欧央行行长拉加德承认,欧元区通货膨胀的压力在增加,宣布在美联储政策变化调整的同时,欧央行新冠肺炎大流行紧急购买计划,每月购买850亿欧元债券于3月全部终止。同时,欧央行将继续实施主要资产购买计划,每月购买200亿欧元债券,要在2022年4月,即停止购买大流行病债券后,把主要资产购买的月度购买量增加到400亿欧元的规模,7月再把购买量减为300亿欧元,第四季度又调回到每月200亿欧元的购买规模。这是一个平稳过渡的过程,欧央行需要逐步调整货币政策,应对通货膨胀压力,同时保持欧元区的复苏势头。但这个挑战如何把握还是一个未知数。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急剧调整,国际金融市场受到外溢性冲击,主要经济体实行紧缩货币政策的情况下,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流动性稀缺形成的挑战是一个关键问题。美联储同西方五国的央行(加拿大央行、欧央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和英国央行)以及巴西、韩国、墨西哥、新加坡、新西兰等9家中央银行确定了货币互换协议。除了上述14家,同其他的市场参与方没有货币安排。在市场出现突变,美元流动性急剧短缺的情况下,对于新兴市场国家的冲击必须高度警惕。在这种情况下,加强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沟通交流,就变得极为紧迫。
第三,一些人以意识形态发难,企图分割全球互联网,在关键产品芯片上,另起炉灶,对有不同意识形态意见的国家进行封锁、制裁,导致全球供应链被分割。我们看到,美国一些人试图以意识形态划线建立所谓的“未来互联网联盟”。它的基础就是特朗普政府提出的所谓清洁网络计划,以意识形态划线,分割全球互联网。与此相关的是全球芯片供应链的问题,由于当前全球芯片生产80%集中在东亚地区,这对美国和欧洲形成了巨大压力,美国要拿出520亿美元在美国推广芯片生产,欧盟也拿出了430亿欧元在欧盟地区发展芯片。这种思路造成了全球芯片供应链被分割、互联网被分割,这是非常危险的。这种挑战我们必须加以应对,而且必须通过政策沟通交流来明确态度,因为互联网就是互联互通,美国以意识形态划线的行为最终对自身的利益也是巨大的伤害。
第四,2022年地缘政治对全球的冲击会非常明显。2022年2月以来,俄罗斯和乌克兰局势急转直下,对欧洲乃至全球经济稳定发展造成新的重大冲击。特别是对全球能源市场的稳定供应和对全球金融市场稳定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判断,要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尤其是2月24日,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了特别军事行动,地缘政治冲突急剧发展,美国与欧盟、英国和加拿大已宣布禁止俄罗斯使用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国际结算系统。地缘政治冲突对全球的能源市场价格产生很大影响,因为俄罗斯是全球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国和欧洲重要油汽输入国,在这种情况下,全球能源市场和能源价格必然受到极大冲击。
综上,我们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中国经济发展好,保持我们经济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来戰胜外部环境急剧不确定性的挑战。
(朱光耀为财政部原副部长。本文编辑/秦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