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婕
以SKT中单选手Faker自撰的《不死者》中的原话来开篇,从上单插眼的意义讲到打野路线的选择,再讲到那些大家注意不到的细节,例如Faker偷了对方一只小深红锋喙鸟对整个战局的影响。
这是bilibili知名游戏UP主“圆某人和四某人”复盘S6全球总决赛ROX vs SKT半决赛的完结篇,其作品主要是对英雄联盟的赛事与选手进行分析。动情与专业,两个有些矛盾的特质似乎能够很好地融合,使其从一众复盘视频里脱颖而出。
就在完结篇的评论区里,有个得到上千个赞的留言写道:“圆某人和四某人的视频真的从文案到剪辑、从风格到节奏都在很用心地照顾并引导大家真正爱上比赛本身。”
“圆某人和四某人”的账号是我、四某人以及我的女朋友一起在做。
我和四某人是大学同学,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通常要去比较偏远的地方工作,我们都不是很想从事本专业的工作。
2016年,我在知乎写电竞相关的攻略类内容,接着去了电竞相关的公司实习,跑了一圈,感觉外面的生活压力挺大,决定回老家开个工作室做自己喜欢的视频。
那时我认为那些公司能做的我们自己也能做,现在回头看,还是比较年轻和狂妄的。
我们最早想做动画,一整年的时间都在学习各种教程,后来发现动画根本不是两个人可能做出来的,才转了这个方向。
我比较了解英雄联盟,四某人也算英雄联盟的老玩家,S2、S3、S4玩的那种。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S9全球总决赛,我发现大家能看到的都是赛事复盘的视频,很少会有深入分析的内容。
我们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像传统体育里面的球评人、赛评人,通过我们的分析,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看懂比赛。
我們自己会把视频可以分成三类,实时比赛分析、老番分析以及选手分析。前两类是基于赛场的解读,不会用到太多数据分析工具。选手分析则比较侧重数据,通过数据来解读选手表现,比如Uzi为什么能打四保一、凭什么打四保一、怎么样打四保一。我负责文案,我们三个都是后期。15分钟的视频需要5000字左右的文案,但跟字数的关系不大,主要是看内容深度。
我写文案一般会用一天到两天,而不一般的情况就是做偏重数据的选手分析视频,我要去收集数据,没有办法量化,只能一场一场地看,一场一场进行记录,可能两个星期才能写出一篇文案。
举个例子,去年4月分析JDG打野选手Kanavi的视频《打野超新星Kanavi的崛起!数据解读错位流野核!》,我把JDG的比赛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会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奇怪的点,就是Kanavi的回城时机。
除开“速3”的路线,他喜欢吃完某半区加双Buff,在河蟹刷新前疯狂Gank,抓完就回家补给,不再回头刷自家野怪。我在视频里把Kanavi的风格称为“错位流野核”,“野核”就是以打野为核心的流派,“错位”则指他会错开敌方打野的节奏。
目前,大家比较喜欢的视频是老番分析里解读S6全球总决赛ROX vs SKT半决赛的那个系列。它分为上中下三集,分别有24分钟、36分钟、44分钟,播放量一集比一集高。
起初我会做这个系列是因为我累了,想要做点简单的视频来休息一下。只是当我动笔写的时候,我就觉得这场半决赛如此精彩,应该讲细一点,才逐渐意识到可以把它做成一个系列。
就像有位厨师,很好的食材放在面前,肯定想要好好珍惜一下,我想要把它做好。
第一集《当颠峰SKT遇上的最强挑战者!S6世界赛ROX大战SKT(上)》发于2020年8月底,到了第二集《世界赛上ROX的神之BP!隐藏在神箭后的女枪辅助激战巅峰SKT!》发布已经是2020年1月初了,用了半年做准备,中间有夏季赛和全球总决赛,准确来讲是做了两个多月。
我不想为了更新而更新,而是想把我能做到的最好给呈现给大家。
整个创作流程,排在前面的肯定是文案。我很带入情感地写这一系列的文案,做了一些特殊的处理,淡化“分析”的属性,隐藏“分锅”的概念,只是希望大家跟我一起穿越时空,把自己当做第一次看这场比赛。
既然是老番,那就是一切已成定局,我想尽可能地去消除戾气,就有这样一个主基调:不是因为你打得不好输掉比赛,而是因为对手打得太好没能赢下。我也想将此延续到其他老番分析的作品里。
如何将心中的情感表述出来,我会不断有新的想法,视频的结构也不断推翻重建。
第一集的最后是SKT先下一城,ROX在BP中锁定了女枪,还有女枪的经典台词,“好运不会眷顾傻瓜。”而第二集的最后是ROX率先来到赛点,SKT在BP中锁定了时光,还有《You Make Me Back》的配乐。我们是从动画转到这个方向来的,自然会认为太简单了,可做久了又觉得好像挺难的。在后期制作中,这些合适的音乐就需要挑很久。
对于内容的判断,我自己是老玩家,又看比赛,我做的内容肯定要自己先喜欢,大家才会觉得不错。
我也会跟职业教练和分析师进行交流,那时在知乎写电竞相关内容的人很多都进入到职业赛场里面了。当观赛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自己会有概念,再跟这些专业的人进行专业的交流,从而更准确地理解比赛。
我不敢说自己是最专业的那一批,只是说我能把一些东西讲得比较清楚。尽管很多人都懂那个意思,但他们讲不出来,也不会做成一个视频。
我不认为自己讲的是很深的东西,我跟四某人讨论,我们做的视频要让那些黄金白银的玩家都能看得懂才有意义,这是我们很早就明确的。
从2019年底做到现在,我们做了调整。刚开始我们会特别注意实时热点。比赛下午五点开打,可能打到晚上八点十点。那边比赛打完,这边就要开始写这期的内容,边看边写,快点写完也十二点了,经常得是凌晨两三点,录音录到凌晨四五点。由于身体搞砸了,我只能停了一个多月。
每天都有比赛,如果都要进行深入分析,像我们这样的小量级团队根本做不到,在认清这点后,我们就放弃追热点了,就是做自己想聊的内容。
“圆某人和四某人”做的是偏向英雄联盟核心观众的视频,核心观众的基数摆在那里,现在的观看群体趋于稳定,来来回回大家都熟悉了。
我们算是全职,只是收入不是靠这个账号,而是靠接外包,靠出卖制作视频的劳动力来换取报酬。四某人很少做视频了,他出去打工来养我们。
观众站在娱乐的视角,可以怎么开心怎么来。同样题材的文案,站在我自己的角度会怎么写,作为UP主又应该怎么写,是很不一样的,会导致乐趣减少,整个流程变得比较枯燥。
可我始终觉得为大家带来优质的内容是分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