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球》、《魔法辫》、《葛丽丫》、《留在俄罗斯》和《跳绳》是俄罗斯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马霍金代表作——短篇小说集《牢骚病毒》中的五个小故事。
马霍金全名谢尔盖.安纳托利耶维奇.马霍金,1953年出生于索契,第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小狗》发表于1979年的《莫斯科共青团员报》,1980年代正式步入文坛。他曾做过儿童报《列宁火花》的记者,儿童杂志《篝火》诗歌栏目的主编,还是《兔子岛》儿童电台的创始人之一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广播》儿童台《小小花园街》的主持人。截至目前,他所创作的童书多达30多部,是俄罗斯国家儿童出版社出版作品最多的作家之一,多次获得重要儿童文学奖奖项,并于2008年被授予IBBY荣誉证书。
马霍金的成长与成熟恰逢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此作品中洋溢着幽默、机智、生动、温暖、鲜活的经典苏联儿童文学风格也就不足为奇。而事实上,初入文坛的马霍金也的确与多位苏联经典儿童文学作家学习和共事。自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列宁格勒的作家、诗人便以国家儿童出版社和《篝火》杂志编辑部为阵地开办了“星期二儿童文学讲习班”和“儿童文学作家联谊会”,在苏联儿童文学界开创了一个非常友好、和睦的氛围。而马霍金于80年代初担任《篝火》杂志的主编之后,更是将这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当代俄罗斯最优秀的一批儿童文学作家都是讲习班、联谊会的积极分子。
得益于苏联儿童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马霍金将发生于他童年所生活过的索契红军街20号楼邻里间的故事,以最质朴、最简洁的文字真真切切地展现给读者,但作为独立的创作个体,作家的文体风格又不仅限于此。在2010年《儿童文学学报》第一期刊登的《评马霍金lt;牢骚病毒gt;》一文中,来自各方评论界的声音就曾指出:“他的作品饱含快乐和想象的力量、空间的魔法转换、甚至各种声响:笑声、呼唤声、脚步声、挪沙发声……故事鲜活、神奇、充满阳光。”“这些故事仿佛各个都隐藏着一把开启人性共同特点的密钥。”
然而仅仅通过这些评语就想了解作品的优秀是远远不够的,若非细读、反复阅读永远无法体会它的别致、隽永和耐人寻味。例如:《葛丽丫》貌似是讲一个玩性正酣的小姑娘,因反感母亲的呼唤一逃再逃,最终逃往自己想象的世界北极的故事,但当我们反复吟诵“葛丽丫”这个颇带乐感的名字,让它不断在耳畔回响的时候,那何尝不是对逝去的童年、儿时的乳名、曾存于世的母爱的一种无奈且美好的追忆……
众所周知,俄罗斯作家曾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造过人类文学史上的无数巅峰之作,但是真正有勇气捧起这些书的读者恐怕少之又少。也许拒绝俄罗斯文学的理由很多,但是部头大、结构复杂、叙事冗长、人物众多、甚至人名难记却是俄罗斯文学无可争辩的事实。不过假如能有机会重新认识俄罗斯文学,特别是除长篇小说以外的其他体裁,情形将会如何呢?
诚然在俄罗斯极为丰富的文学宝藏中,相较于令人瞩目的长篇和诗歌,短篇属实不那么起眼,然而它却以它所蕴含的人性的力量与光辉一再被评论界刷新认知,从而成为经典,比如果戈里、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而在俄罗斯的儿童文学领域,优秀的短篇作家更是不胜枚举,无论是童话故事,还是写实故事,他们已经将契诃夫以来的传统继承并且发扬到极致!一个个看似情节简单,仅仅通过一番对话,一个场景,一串印象就搭建起儿童与成人之间桥梁的小短篇令笑在其中,泪在其中,想象在其中,哲思在其中。
如果想了解俄罗斯短篇作品的魅力,可以读一下“俄罗斯金质童书系列”,已签约的童书共21本,其中16本皆属短篇故事集或随笔。作为图书的译介者,不敢奢望这套“小清新”的问世能扭转俄罗斯文学在读者心中艰深晦涩的刻板印象,但这套书的文学品质一定会让你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