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 梯田上踏出的乡村振兴路

2022-04-12 11:30:46撰文摄影陈荣高
浙江林业 2022年3期
关键词:梯田景区村民

梯田起源于秦汉时期,人们沿着陡峭的山坡砌出一层层平地,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求得山沟沟里一个个家庭、家族延续的基本条件。这是中国古代人民为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而创造的一大奇迹。

距今已有1000 多年历史的云和梯田一直隐匿在高山之中,一代又一代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2008年的早春二月,中共丽水市委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迈向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掀起一个创建4A 级旅游景区的热潮。当时的云和县委书记一声吼,政府班子冲向前,一口啃下了两个4A级景区,其中云和梯田打出了全市颇有特色的品牌。凭借着“千米落差,千层梯田,千年历史”的景观,云和梯田慢慢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以“中国最美梯田”的美誉傲然于世。

固定成型压力为20 MPa,成型温度为250 ℃,改变CMC的添加量,探讨不同的CMC添加量制备出的玉米秸秆炭强度及其对H2S的吸附效果,成型强度如图1所示,脱臭时间曲线如图2所示。

层层梯田从山顶延伸下来,如行云流水,如练似带,十分壮观。梯田躺在山的怀中,它的美在于独特的山区地貌,在于飘逸如锦的云雾。清晨,缕缕阳光穿透缭绕雾气落在半山腰上,别有风韵。

梯田四季风景相异,在不同的季节带给人们不同的美的体验。梯田的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争先恐后地盛放,种花人和游客都惊叹“花海”出现得真及时;梯田的夏天,有一年一度的芒种开犁节——这是传播千年农耕文化和传统民间技艺的重大活动,人们在开犁后的一丘丘水田里插上秧苗,仿佛为她换上翠绿的新装;梯田的秋天,沉甸甸、黄灿灿的稻穗笑弯了腰,仿佛在向准备收割的农民伯伯请求:请手下留情,再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多看上几眼吧;梯田的冬天,错落有致的村居倒映在梯田的水面上,与云雾相映成趣,倘若有白雪映衬,便能构成一幅纯粹的山水画。云和四季人流如织,人们流连忘返,观赏梯田展现出的无限魅力,“中国梯田摄影之乡”的美誉名不虚传。

10多年来,外出谋生的村民们纷纷回乡,在这片“最美梯田”上再创新的业绩。独具慧眼的开发者蜂拥而至,不断挖掘着梯田的生态价值。

在我国,以延边大学为例,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某些问题上会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汇报,教授最后进行点评与总结;在实践课上会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实践,小组成员彼此合作完成任务。例如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既有理论部分又有实践部分,在理论课上教师会集中进行讲解授课,课下布置小组的课后作业,下节课小组会派代表在全班进行小组讨论汇报,教师做最后的评价总结;在实践部分,教师统一布置拍摄微课的任务,班级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拍摄任务,统一观看各小组的拍摄作品,小组间进行互评,教授最后进行评价与总结。

过去,位于崇头镇的坑根村实在太偏远也太穷苦,群山阻隔、交通闭塞,村民们若想实现脱贫致富梦,唯一的选择是远离故土。因此,村里常住人口从260 多人减少到不足百人。2010年春节刚过,刚满50 岁的叶金根准备走出坑根村,到大山外面谋生。就在这时,崇头镇的干部开始频繁地出入这个偏僻的山村,挨家挨户地做问询工作,大致内容是,“云和梯田”将创“4A级景区”,坑根村被划入景区范围,希望村民们能积极配合、全力支持。叶金根签下字的时候,转身跟自己的媳妇说:“不走了,不走了,我要留下来做旅游。”叶金根的“流水问茶”农家乐自开业至今已有10年之久,平均年收入超10 万元。坑根村旧貌换新颜,村里新修建的老茶坊、银官桥、老泉井,成为云和梯田景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梅竹村、下垟村的村民们也陆续办起了农家乐,卖起了农产品。过去村里不起眼的灰寮、牛棚也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成为激活生态产品价值的重要资源。传承500 多年的民间习俗文化,与梯田游客中心步行街的文创集市相辅相成,一番喧闹繁荣之景。外出打拼的村民纷纷回乡,在家门口做起与旅游相关的生意。

云和梯田景区现已正式列入国家5A 级旅游景区创建名单,芒种开犁节入围第五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填补了芒种在二十四节气国遗目录中的最后空白。日前,“最美风景在路上”自驾游大型主题文旅活动落地云和,是在后疫情时期下全面激活浙江旅游市场、推动文旅经济复苏的体现。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为浙江打造更多精品自驾主题线路,发掘更多优质旅游目的地服务产品,吸引更多旅游人群实地感受“诗画浙江”的无限魅力。

柬埔寨公共工程交通部助理Thor Mineaka说,通过现场参观以及听了相关介绍,感觉当地政府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对渡口的发展和运营十分重视,不但投资建设新渡船,还补贴渡工收入,这些投入对渡运管理安全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政府部门和海事机构对渡口管理十分重视,他们的规划和建设有前瞻性。而且这是一个非盈利性的渡口,岛上的百姓可以免费乘坐渡船,这表明了政府对人民的关心。

云和以梯田景区为核心,构建全域旅游发展的大格局,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实现新突破,文化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梯田景区从最初籍籍无名,到如今通过5A景观质量评审,带动了大批山区农民增收致富,这是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和成功案例。

起起伏伏之间,这里的人们与梯田共舞,与梯田同唱,在梯田上踏出一条坦坦荡荡的乡村振兴路。

猜你喜欢
梯田景区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1-11-26 05:07:00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云南画报(2021年6期)2021-07-28 07:10:34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今日农业(2021年1期)2021-03-19 08:35:24
承包地收割时遭村民哄抢,谁来管?
今日农业(2020年21期)2020-12-19 13:52:28
《山区修梯田》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6:52
『摘牌』
杂文月刊(2019年24期)2020-01-01 08:32:10
村民喊我去“摘些咱家的菜”
当代陕西(2019年22期)2019-12-18 05:32:08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杂文月刊(2018年21期)2019-01-05 05:55:28
秀美梯田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