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召来
摘要:近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金融的较大冲击,我国的金融实体发展受到了较大影响,甚至于整个金融行业都面临着转型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命运。而在我国金融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好转型创新与各种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成为金融业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在金融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更好地发挥其服务实体经济作用,是金融行业实现创新升级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文章对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对引导金融回归本源,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相关对策进行了有效探讨,希望能提高和优化我国金融生态环境,强化国家经济发展竞争力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问题;对策
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而言,金融是其根基与血脉所在,服务实体经济更是金融业的立业根本。在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让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把更好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与实体经济是互相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唯有确保实体经济发展稳固,才能促进金融业的繁荣发展,也唯有确保金融流通顺畅,才能提高实体经济发展的无限活力。作为现代经济核心之一的金融业,其根本作用是通过服务实体经济,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取得了较大成就,对于提高实体经济发展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实现各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着重大作用。然而,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国经济面临着需求结构升级与资金不足的突出矛盾,金融供给力度不足导致了供需结构性失衡,严重影响了实体经济的快速运行。对此,金融要提升对实体经济服务效益,必须加强对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有效解决,连接供求、组织资源,在修复国内经济失衡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一、我国金融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缺乏对服务经济体系清晰定位
面对新的经济发展背景,金融业要实现不断快速发展,首先要对其相应的市场定位有一个较为清晰、准确地认识,这也是基于现代实体经济体系下金融服务提升的重要前提与关键措施。然而,当前许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运行时未能清晰、准确的实现对服务实体经济的有效定位。例如,一些银行偏重实体经济的规模与发展,而将金融资源过多地投入到了房地产企业,对于市场上的新兴经济主体的支持力度较小,进而对金融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金融机构的运行若是无法同步社会发展,摆正自身姿态,极易使得金融机构的资金链过长,以及较为严重的资金自我循环现象,使得资金只在某一行业或领域范围内反复流动,过多的社会资源卷入,使得中小企业与社会整体发展失衡。
(二)服务实体经济运营体系不够完善
现代金融企业大多会在其内部设置、构建许多金融业务与金融产品以供各企业的实体经济进行选择,这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多元化发展及提升整体经济建设水平都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但就当前我国银行等金融主体在资金分析过程中,未能很好地从多元化的角度来有效分析企业的经济需求量,其主要考核的是个人业务、企业业务、国际业务等的需求,并以此为金融经济运行的主要依据。这就导致了企业等实体经济与金融机构合作过程中通常需要经过与多个部门的沟通,大大降低了企业等经济实体的融资贷款效率,也不利于良好金融服务环境的营造。
(三)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支持力度不足
近年来,受到金融危机以及金融主体发展不平衡的影响,不同的金融机构在服务经济实体建设方面,都存在着不同方面的缺陷,整体表现出了服务能力不强,金融业主体的发展以及其实体经济服务水平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城镇地区的金融机构主要是以当地的小微企业为服务对象,但是受限于整体服务能力,这些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运行,当地的农村经济实体与小型企业的发展都受到了较大影响。而大型金融机构虽然在资金与人力资源上都較为充足,但也会受到国家相关经济政策的较大影响,导致金融主体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支持整体受限,甚至出现与社会发展背离的现象,无法形成健康、可持续成长的金融服务支撑体系。
二、引导金融回归本源
金融行业是在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不断提升而产生的产物,而随着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生共荣关系更加密切。金融“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金融业必须在清晰定位自身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切实以服务实体经济当作经营发展的起点与支撑点,实现对金融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合理、高效配置,进而能够充分发挥资金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金融“回归本源”有着较为明确的指向。在金融服务发展过程中,我国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确实有着较大问题,特别是在“脱实向虚”、“避轻就重”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不少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打着金融创新的伪装口号而进行的是非法集资活动,导致了金融乱象的问题出现。唯有充分整治与纠正乱象,方可正确引导金融业回归“本源”。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变与经营方式优化的关键阶段,对金融业发展也提出了更新要求,对此金融业必须加强对自身业务的改革建设,更好地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总体来说,金融业的回归本源,提升实体经济服务,必须加强对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思考与调整,尤其是要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大力支持,积极响应国家宏观调整,认真全面贯彻落实产业政策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金融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的核心作用。
三、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相关对策
(一)积极转变服务方式与优化经济结构
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的上规模、拼数量的外延式扩张方式已然无法适应新时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对此,金融业必须积极转变服务方式,加强对经济结构的有效优化。实现转变服务方式,金融业必须树立起质量优先、效率至上的发展理念,积极转向内涵式发展,在供给服务方面应加强对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创造价值、以竞争力取胜的重视程度。其次,金融业应强化优化融资结构体系决心与力度,打造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的金融链。尤其是在直接融资方面,应不断补足短板,突出直接融资效益,如股权融资的重要性,更好地推动资本市场改革进程融资服务。在间接融资方面也需加强对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快完成金融机构战略转型升级,完善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融资管理体系,更好地满足准公益性与基建融资需求。
(二)加强聚焦主业,不断强化服务能力
金融业要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就要加强对聚焦主业、强化服务的重视力度。金融作为现代实体经济发展的不可或缺部分,聚焦主业,强化服务是金融行业实现稳定与壮大发展的重要保障。各类金融机构应积极谋划经营模式转变提升,不断强化服务质量,提高服务专业性,更好地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中创造价值和利润。此外,还应合理降低金融服务收费标准,提高服务效益,避免出现只收费、不服务的乱象。此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其涉及的中间环节进行合理优化、精简,缩短资金链条,加快资金反应,避免以各种方式变相抬高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现象,推动实现金融领域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加强服务创新,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强化服务创新,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快速、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创新是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前行动力。但是创新必须合法合规,切不可以创新名义,大搞资金体内循环和脱实向虚,更要预防金融诈骗。金融业发展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其创新也需要紧紧围绕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需求进行。否则国际金融危机必将重现,病态发展的金融机构难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服务创新的规范化管理,在确保金融业体系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切实针对金融机构内控管理、资产质量、服务水平、竞争能力等方面问题的有效处理,不断为推动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此外,要基于可持续的原则做好普惠金融的发展工作,为现代市场体系、经济产业体系及绿色发展体系提供有效的服务,建设全面、系统的金融支持服务体系。金融机构要积极树立起新的发展理念,切实围绕人们生活及为实体经济服务来把握金融服务的关键点,加强其金融服务功能的发挥。根据新发展格局及发展理念的战略特点以及循环路径,遵循创新的原则来充分利用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以及5G等先进的信息技术让其为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支撑。逐步提升普惠金融体系与信贷的风险辨识、监管、预警与处理的信息化水准,以达到覆盖范围增加、线上线下同步、互助共享的目的。例如蚂蚁金服金融科技企业能够对商家相关交易信息有一个全方位掌握,并且通过使用大数据技术来实时信贷风险的评估,大大精简了信贷流程,提高了贷款的效率,对于中小微企业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并亦是传统人工服务所不难实现的。数字金融对比人工服务来说其具有较低的容错率,能够降低不正当交易的发展几率,所以传统的金融机构应当要进行有效参考,不断革新自身金融服务的结构与水准,与时代发展相同步。具体由如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要构建起覆盖面广、多样化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以充分吸引合作性、开发性、商业性以及政策性的金融机构都参加到普惠金融还有微型金融的发展中来。而且还应当要做好普惠金融以及微型金融产品以及征信服务的创新工作。二是要注重打造良好的金融基础设置,打造一个现代化、合理、有序、灵活性好的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尤其是在遵循国家相关法规的基础上,通过采购大数据资源、构建信服评价体系等方式来逐步强化数字金融服务能力,以实现金融服务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四)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金融机构应当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科技,构建与完善全产业链、创新链融资体系,积极优化金融机构体系、产品体系以及市场体系,建设绿色金融、积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所服务。首先,应当要致力于打造产业链金融适应“双循环”新格局,金融机构能够通过内外联动等方法来将全产业金融服务提供给上下游企业以及核心企业,并做好供应链金融产品的研发工作,提出有效的金融解决方案。其次,应当注重差异化、覆盖面广、多层面的金融体系,将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突显出来,致力于定制、差异以及个性化的金融产品研发工作,以达到对产业链供应链金融进行规范与监管的作用,防止大型企业挤占中小企业的利益。再者,金融机构应当要致力于为乡村振兴所服务,尤其是为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为智慧农业提供有效支持;合理增加对重要产业集群,如高端制造业的支持,积极培育专业性强、市场化运作、独具特色的创业投资机构。对创业投资资金的来源渠道的拓展,将政策市场功能发挥出来,完善退出渠道,尽可能实现金融服务的多元化与系统化。
(五)加强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费高、融资难等问题
就目前金融市场发展来看,中小型企业依旧是一个短板,因此要合理加强对微小企业与扶贫金融服务,以实现城市与农村金融体系的共同发展。所以金融机构要构建起合理的微小企业信贷管理体制,同时加入银行和税务相结合的方式,以切实转变资金不对称的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信贷管理与风险管控水准的提升。而且金融机构可以采取一些的多元化“三农”金融贷款业务来合理配置“三农”领域的资源,积极优化与调整“三农”产品及其服务,如此一来便可在提供金融服务过程中营造一个优良的金融环境,切实管控各类风险,并且有利于构建起新型的金融产品服务模式。
四、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实体经济处于主体地位,也是社会财富创造的主要主体,金融行业在我国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国民经济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的重要档口,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作用不可忽视。但同时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家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于金融服务的依赖性也有所提升,传统的金融服务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实体经济在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对此,金融业的发展必须回归本源,不断提高实体经济服务效益,為实现国民经济更为快速的升级、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成思,张步昙.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经济学动态,2015(06):56-66.
[2]邱兆祥,安世友,贾策.强监管下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转型升级及面临的挑战[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03):5-10.
[3]董剑波,陆江源,李世刚.回归本源服务实体——“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改革展望[J].产业创新研究,2019(01):1-4.
[4]闫小虎.当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现代商业,2019(12).
[5]郭新明.着力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J].中国金融,2019(007):80-82.
[6]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浙江金融,2019(02):23-29.
[7]王德培.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J].国企管理,2019(17):22-23.
[8]娄飞鹏.回归金融本源-服务实体经济[N].证券时报,2019-03-05(A02).
[9]陈经伟.金融科技“回归本源”和服务小微实体经济[J].国际融资,2018(08):57-59.
[10]沈继奔.促进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N].中国经济时报,2017-11-13(005).
(作者单位:江苏泗洪农村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