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丽
肝动脉栓塞术作为一种介入治疗手段,具有较高的微创性特征,一般多应用于肝脏出血、原发性肝癌等疾病的临床治疗之中。一般情况下可直接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同时也能够在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后开展肝动脉栓塞术予以辅助性治疗。对于部分巨大肝血管瘤患者,则可先通过肝动脉栓塞术治疗,待其肿瘤体积减小后实施手术切除治疗,亦能够起到根治的临床效果。肝动脉栓塞术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在X线引导下对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通过股动脉将导管放置于肝动脉位置。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针对其栓塞血管进行栓塞操作,目前临床中广泛应用的填塞物包括明胶海绵、碘化油、微胶粒等。由于肝动脉栓塞术对于患者产生了一定的创伤,其临床护理工作难度随之升高,故本文着重就肝动脉栓塞术后应注意的问题予以探析。
一、肝动脉栓塞术患者氧气支持与体温管理
麻醉药物对于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呼吸系统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进而造成患者发生呼吸功能下降问题。为了保持患者的血氧水平,需要给予患者持续低流量氧气支持。患者肝动脉栓塞术后予以12-24h左右的氧气支持,部分患者可持续2-4d。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延长其氧气支持时间,确保患者肝血供氧量,避免肝细胞发生缺氧死亡问题。
肝动脉栓塞术后低体温是指患者体温不足35摄氏度,患者表现为寒战症状,受到体温过低的刺激和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力水平较低,极易发生感染等严重不良反应。一般而言,肝动脉栓塞术后低体温问题是由于患者手术期间环境温度较低所致的体温下降问题,加之手术麻醉药物造成其中枢神经系统体温调节功能下降,因此发生低体温的可能性较高。尤其针对部分年龄较大的肝动脉永久性栓塞术患者,受到身体机能的影响,其低体温发生率较高。术后需做好患者保暖,如患者出汗需及时擦拭,并为患者更换潮湿的衣物和床单。肝动脉栓塞术后患者在输液前,将输注液体加热至32至36摄氏度,避免输液造成患者体温下降问题。
另外,肝动脉栓塞术患者亦可能发生体温升高现象,主要由于肝动脉栓塞术患者肝组织水肿、栓塞反应等问题。此时应针对患者开展降温处理,避免高热增加患者机体代谢,可使用物理降温形式。对于部分物理降温效果欠佳的患者,可遵医嘱予以其药物控制体温,防止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发生心、肝、肾負担加重问题。
二、肝动脉栓塞术患者疼痛干预与管理
按照国际卫生组织疼痛干预用药标准予以肝动脉栓塞术患者疼痛护理。轻度疼痛可通过心理干预或音乐疗法缓解疼痛感;中度疼痛遵医嘱行镇痛治疗;重度疼痛则行杜冷丁缓解,提升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在院期间舒适度。患者手术后对其穿刺点位置予以全面观察,手术后要注意让患者平卧,手术侧的下肢制动,并注意观察足背动脉的搏动,避免穿刺点加压过紧造成下肢动脉缺血。如患者发生剧烈疼痛,部分患者可见烦躁、血压下降症状,提示患者可能存在腹腔出血现象,则应立即联系主治医师,严禁盲目使用镇痛药物而延误其救治时机。
三、肝动脉栓塞术患者便秘预防与呕吐处理
肝动脉栓塞术后患者发生便秘较为常见,患者主诉腹部饱胀、肝区疼痛等症状。造成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较多,术后患者伴有一定的疼痛感,因此需采用镇痛及镇静类药物,在药物影响下会造成便秘症状。同时,部分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受到手术操作的影响,其血钾水平较低,导致其胃肠平滑肌产生麻痹作用,加之术中麻醉药物的影响下,肝动脉栓塞术患者胃肠蠕动能力下降会造成便秘问题。术后患者卧床休息,其活动量有所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便秘症状。另外,肝动脉栓塞术患者术后发生肝肾综合征,故临床中多采用利尿类药物予以治疗,此类药物也会造成患者便秘。临床中针对肝动脉栓塞术后便秘患者,护理人员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护理,尽量通过心理干预、转移注意力等形式予以疼痛干预,降低镇痛药物的应用量,是避免便秘的关键措施。注意为肝动脉栓塞术患者补钾治疗,提高患者胃肠蠕动效果,从而改善其便秘症状。患者饮食方面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可增加香蕉、菜花等,提升高纤维素食物摄入量,能够提高肝动脉栓塞术患者消化系统功能。
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比例较高,与多种因素均具有密切关系。大部分出现恶心呕吐并发症的肝动脉栓塞术患者主要因注入化疗药物所致,药物导致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同时,部分患者受到心理压力的影响,也有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症状。针对此类肝动脉栓塞术患者需停止饮食,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期间发生呛咳及窒息问题。及时将患者的呕吐物予以清洁,并做好开窗通风,确保病房内空气清洁。如肝动脉栓塞术患者呕吐症状过于严重,在医嘱后给予患者止吐药物。
同时,在临床中应给予患者增加饮水量,提升患者代谢能力,促进其药物能够尽早排出体外。
以上就是肝动脉栓塞术后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希望对广大患者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