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昌晓 石磊
摘要:目的:研究急救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有效性。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心脏骤停患者80例开展研究,计算机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0例行常规急救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行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对比急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抢救45min后患者好转率、未显效率、转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偏高,以45min为临界时间,观察组患者的好转率与转出率偏高,未显效率偏低,(P<0.05)。结论:急性心脏骤停抢救期间,施行综合护理,有助于在有限时间内,提升患者抢救效率并获得家属认同。
关键词:急救护理干预;急性心脏骤停
心脏射血停止、大动脉不搏动、心音消失、缺血缺氧等是心脏骤停的常见表现,若不及时急救可能会导致患者猝死,结合临床的心脏骤停患者情况,评估疾病诱发因素,基于患者心室纤维颤动等情况开展护理,能够及时辅助医生,守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促使急救工作的开展顺利,为患者打通急救通道,促使患者的功能逐渐恢复。综合急救护理的形式在常规基础上更关注细节问题,急救护理内容全面,是急性心脏骤停救治期间护理的有效形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之间收治的急性心脏骤停患者80例开展研究,计算机随机分组后,对照组40例行常规急救护理干预,其中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为36.45±9.54岁;观察组40例行综合急救护理干预,其中患者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为39.85±11.75岁。患者急性心脏骤停的因素、患者工作以及生活环境、患者急救后治疗不作为研究内容,P>0.05.
排除条件:患者急性心脏骤停后24小时内未入院;患者无家属陪同且完全昏迷;患者合并有严重的器官衰竭疾病;患者感染疾病未治愈。
纳入条件:患者急性心脏骤停后24小时内入院急救;患者家属陪同且能提供基本资料;患者无神经系统、器官等严重疾病;无过敏[1]。
1.2方法
常规护理:
询问陪同家属患者发病情况,监测体征,指导患者呼吸并结合医嘱合理用药等。掌握患者的表证,结合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评估并汇报医生。
综合护理:
观察患者声音反应、皮肤颜色、呼吸运动等情况,在患者周围准备急救设备与用具,预防血管功能性损伤,避免心脏反复骤停,做好复苏抢救的系列准备,第一时间指导患者平卧在硬床板或地上,躯干与头颈保持一个水平线,双臂放在躯体旁侧,为患者开通静脉通道,施行人工吸氧、通气等护理,促使患者的自主循环功能恢复。依据神经学护理要求,预防患者惊厥、压低体温,维持患者环境的温度均衡,监测患者的体温变化并适当加温、散热。核对药物并找时间对家属解释,促使患者家属依从后合理用药,对紧急情况下的药物应用做好标识。患者有意识后,心有余悸且极度紧张,引导患者呼吸并提供给患者心理支持,尤其对于有濒死感呼吸急促的患者,通过轻声安抚、家属配合鼓励等形式,促使患者提高生存信念,结合复苏后患者的主诉,进行疼痛评估、结合查体与其他的检查数据,评估患者是否在复苏过程中骨折,进行相应包扎处理[2-3]。
1.3观察指标
对比急救后患者家属满意度;对比抢救45min后患者好转率(患者脱离危险,生命体征正常处于监测状态)、未显效率(患者未脱离危险)、转出率(患者可转出到普通病房观察或直接出院)。
1.4统计学处理
采取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均数±标准差( 4-s)表示,配对资料t计量、计数x2检验,统计差异P判定(P<0.05or P>0.05)。
2.结果
2.1观察组28例满意,总满意率为95,对照组27例满意,總满意率为90%,详见表1.
2.2观察组急救患者好转率为90%,多于对照组21.5%;未显效率为10%,低于对照组12.5%,转出率85%。高于对照组82.5,详见表2.
3.讨论
心脏骤停往往是突然发生的,短时间有极大的致死概率,患者不仅意识丧失、大动脉波动小时且呼吸也停滞,看似了无生命迹象,实际在及时的抢救下,通过心脏复苏等护理,为医疗提供抢救时机,能够促使患者缺血缺氧的问题得以纠正,避免或预防进一步的器官退行性变化。
综合护理分别从心脏急救护理需求、神经学恢复护理需求、用药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出发,既能够评估患者的指标,及时应对,又能够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减轻神经损伤,同时在急救过程中护理工作有条不紊、从容不迫,可综合的摸清患者病症特征、变化,使得医生赶来之前为患者提高生存几率,患者入院开展急救过程中辅助医生用药与安全检查,患者复苏后及时安抚,整体起到保护患者生命、维护患者尊严的效果[4]。
参考文献:
[1]曹飞. 探讨行为护理干预在心脏骤停复苏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4(59):2.
[2]甘莉萍.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28).
[3]张利萍.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急诊科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0):2.
[4]马星. 行为护理干预在心脏骤停复苏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 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