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 冯怡
摘要:1例IABP联合ECMO救治三支严重病变患者的护理,包括ECMO护理,IABP护理,PCI术后护理。
关键词:三支严重病变;IABP;ECMO.
冠心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和闭塞进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是其发病的基础,其中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死亡的风险约为单支病变患者的2倍。
1.1专科护理:采取护理小组轮换进行床边护理。
1.2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监测:IABP联合ECMO辅助治疗,既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又可以减轻左心室后负荷,积极推荐联合使用[2]。
1.3出入量管理:每天多时段进行出入量管理及分析,尽量保持出入平衡,并再此基础上负平衡,若处于正平衡状态,综合分析报告医生后,必要时行床边血液透析治疗。严格控制出入水量,避免心肌再次收到打击。
1.4管路管理:有创呼吸机管道,有创气管插管管道,IABP管路,有创血压监测管路,胃管,尿管,输液管路及各种输液泵及静脉泵装置摆放位置及管路固定极为重要。应有序摆放,避免打折及缠绕,避免蜘蛛网行走形式以及多管路给患者带来的管道压疮。采用欣皮固及其他胶布行高举平台固定法妥善有效有序固定管路。
1.5流量管理:ECMO血流量管理成人血流量为50-70ml/kg/min;儿童为70-100ml/kg/min。根据医嘱及患者心肺功能恢复情况及全身代谢情况及时调整流量,使流量达标。需观察管路颜色观察氧合情况,听管路是否有杂音,泵头是否有血栓形成,接口有无松动,有无漏液,以此分析血流量是否合理配置。ECMO气体流量管理初始气流量为2-4l/min,60%-100%;血流量为1:1,初始气流量可稍大,根据血气结果调整,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值。
1.6抗凝监测及血气分析:ECMO及IABP管道需肝素化加上血运过程中血液与异物表面接触,血小板活性物质释放及凝血因子被消耗,易发生出血及血栓形成。患者监测ACT 每2h一次;监测血气分析每2h一次;APTT每4h一次;若不能自主进食,则需要监测血糖每4h一次。对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数值异常者,随时进行监测及指标复查。在抗栓与血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无活动性出血时,维持ACT在160-220s之间,有活动性出血时,ACT維持在130-160S之间。床边行肝素泵治疗,遵医嘱常规配置,一般为(0.9%生理盐水50ml+1支肝素),根据ACT值微调。IABP压力包一般采取0.9%生理盐水500ml+(0.4ML-0.6ML肝素液)配置,每1h冲洗管路,每次冲洗时间大于15S(肝素盐水约3-5ML),维持压力袋的有效压力300mmhg(绿标处),以免形成血栓。
1.7并发症护理:此类患者需镇静治疗度过危险期,温度稍低可减低组织代谢,利于纠正内环境紊乱,必要时行低温脑保护策略,注意重要部位防止低温冻伤;对感染引起的发热,应积极做好擦洗护理,用药护理,严格执行抗感染药物的使用频率及使用时间。ECMO治疗期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9%~65%,主要原因有疾病严重、肠道菌群移位、导管存在微生物定植和ECMO引起的免疫系统损伤[1]。对管道插入口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局部有无管路相关感染,ECMO穿刺处和IABP穿刺处敷料纱布覆盖管路并予以胶布固定,一般每2天更换一次,有出血及分泌物或者松脱时随时更换,护士应每班密切观察患者伤口有无异常及病人主诉;全身抗凝常见的并发症是穿刺点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气道及黏膜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2]。积极观察患者有无出血症状及体征,对镇静患者需每班观察瞳孔大小,观察全身皮肤有无散在出血点;观察足部有无皮肤压红,及早干预以防下肢循环差导致的血运障碍及皮肤问题。
1.8 PCI术后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病情结合其饮食习惯,为其制订个性化饮食计划,嘱患者低盐低脂饮食。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造成胃肠功能紊乱[3]。
1.9院外心脏康复护理
此类患者出院后在病情稳定情况下可以行心脏康复治疗。第一步:准备活动。热身,低水平有氧运动和静力拉伸,5-10min第二步:训练阶段。包含有氧运动、阻抗运动、柔韧性运动等,总时30-60min。有氧运动时基础,阻抗运动和柔韧性运动时补充。出院1个月内建议以步行为主。
讨论:运用IABP和ECMO支持治疗康复出院的案例报道很少,救治过程牵涉到多部门合作除了科学规范诊疗,护理团队通过安全转运,以及各种用药、仪器设备的精准护理,合理选择氧疗方式,帮助患者顺利渡过了危险期[4]。现今冠心病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如何有效护理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对于心内科临床护士来说,如何有效的护理危重患者,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娟娟,胡光玲.1例ECMO联合IAB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新疆医学,2020,50(09):996-998.
[2] 吴霞.心脏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应用主动脉球囊反搏的监测及护理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2,16(5):52-54.
[3]周姝,卜法芹,常巧玉,等.Tollip在左前降支结扎的心肌梗死小鼠模型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及其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0):201-205
[4]岳敬敬,王雯洁.IABP联合ECMO救治左主干闭塞所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1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2): 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