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子分析法对全国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2022-04-11 14:55:16刘直宗闫海波
速读·中旬 2022年2期
关键词:普及省份变量

刘直宗 闫海波

◆摘  要:全国的教育水平发展是否一致,在选取了16个指标以描述教育的基本面的情况下,使用因子分析方法进一步寻找变量中隐含的内在因子,对因子分别命名为基础教育普及因子、高等教育普及因子和社会重视教育因子。基础教育普及因子代表各省的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普及因子表现了前沿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社会重视教育因子则主要是表现在社会的捐赠上。在三种因子的层面上分别讨论了各省的不足和长处,对各省的因子得分作出了解释,并给教育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因子分析;教育发展

一、引言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教育领域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为了保证最新最全的数据故使用2019年的教育类指标。地域涉及我国各省除去港澳台共31个省市,共选取16个变量。本文的数据来源有国家以及省级范围的统计年鉴,以及政府公报。

二、实证部分

2.1指标选取

由于分析的数据为截面数据,如果指标选取过多会导致无法收敛程序报错显示系统计算上是奇异的,因子数量m需要比原始变量的数量p少很多m<

2.2判断需要提取的公共因子数

碎石检验的拐点为第三个“三角形”,高估因子个数比低估因子个数的结果好,故本文选择提取三个因子。

2.3因子旋转后的结果分析

本文使用正交旋转得到ML1,ML2,ML3表示用mle方法估计的三个因子。

x13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比重,没有在这三个因子相关的指标中,其与教育的相关性差。

2.4因子得分

第一个因子:基础教育普及。在这方面得分最高的三个省份分别是河南,广东,山东。而得分最低的是北京,西藏,青海。人口基本面上占优的前三名,说明其教育基础能力强于其余各省,各方面的教育实力强。

第二个因子:高等教育普及。在高等教育普及因子方面得分最高的三个省份依次是北京,江苏,上海。在这个因子项得分最低的是西藏,海南,青海。这与研究生的数量,变相表示高等学校的数量,高等学校R&D课题数,又侧面说明高校的研究实力方面,排名前三的省份实至名归。

第三个因子:社会重视教育。在这方面得分最高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上海。而得分最低的是河南,北京,江西。

三、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3.1研究结论

在第一个因子上得分最低的北京,差距在于变量的绝对值上。相比于第一名的河南在教育经费总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等总量指标上差得多。

在第二个因子上得分最高的北京,在高等教育上独占鳌头,与事实情况相符合,北京的高教资源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这与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相辅相成,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而经济发展又促进学校有资金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水平形成马太效应。

在第三个因子上得分最高的是广东,说明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最高,这与当地重商,经济活力程度相关,作为与香港,澳门,台湾接近的教育重镇,广东受到的海外捐赠条件是明显好于其余省份的。

3.2政策建议

通过对因子得分的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普遍程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在义务教育阶段,要使教育的普及率更高,在学前教育、高中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都要尽可能地扩大教育的覆盖面,并不断提高教育的普及率。从各级政府的职责、全民教育的全面覆盖等方面来看,要着重分析各个地区的教育普及程度,特别是义务教育巩固程度和不同群体的基础教育状况。要积极做好人才引进工作,确保实施好人才政策,既是学校的职责,也是地方政府的职责。

2.在高等教育的资金结构中,单纯依靠国家的财政资金显然无法满足高等教育的普及需求,尽管每年都在增加,但所占的比例却很小,因此,应引起各高校的高度重视,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相关措施积极吸引社会捐赠,从而推动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朱洁义.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结构现状与高校社会捐赠[J].教育学术月刊,2011(01):31-35.

[2] 刘娇,朱成科.近十年我国教育现代化问题的研究述评——基于2011到2020年间重要教育理论期刊文獻分析[J].教育科学论坛,2021(16):78-80.

作者简介

刘直宗(1998-),男,重庆潼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大数据分析。

猜你喜欢
普及省份变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28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当代水产(2019年11期)2019-12-23 09:03:46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天文知识普及
视野(2012年2期)2012-07-26 02:50:20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中国火炬(2010年6期)2010-07-25 11:23:55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
少年科学(2006年2期)2006-02-20 07: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