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一雪
大脑的结构是怎样的,功能又是怎样的?当人们思考问题时,到底是心里想还是大脑在思考?要找到答案,仅仅依靠心或脑凭空臆断远远不够。自15世纪开始,科学家就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直至今日。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顾凡及曾在创作《三磅宇宙与神奇心智》《脑海探险》与翻译多本外国脑科普书籍时,阅读了不少国外脑科学家传记。
“这些大师们的治学之道,我深为折服。”顾凡及告诉笔者。在他眼里,大脑研究者的传记就是对大脑研究历程的梳理,如果能够将其中关键厘清,以人带事,从不同侧面描述脑科学的研究历史,或许更能引发读者思考。
大脑的研究史离不开神经科学史,若在其中再融入科学家研究过程中个人成长经历等因素,可能会让本来的主题——大脑被细枝末节淹没。如何将大脑研究的主线从多种繁杂信息中剥离,对顾凡及来说并不容易。
“一开始我想把这本书定位在脑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和治学之道上”,但阅读了大量传记和自传之后,他发现大师的成才之路各自不同,有神童和学霸,也有问题少年、文艺青年,出身也毫无共通之处,“如果说有什么共同点的话,那就是极强的好奇心、一旦认准目标之后的执着追求和百折不挠”。
最终,顾凡及没有采用编年史以及大而全的叙述方式,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关节点关键人物的主要贡献上,如杰出神经科学家是如何成长的,在叙述他们作出最重要贡献时再讨论他们的治学之道。
“为了叙述清晰,我把脑科学分成脑的基本知识、感知觉、心智。这也组成了本书的三大部分。”顾凡及介绍道。
确定了大致方向,顾凡及又在神经科学儿童版(Neuroscience for Kids)网站上找到了灵感,其梳理的神经科学发展的里程碑,为他提供了大体思路。他按照此前定好的三个方面逐一审视在其发展中哪些节点、哪些人物和哪些事件应该入选。同时,为了让描述更准确,他在写作时大量引用了科学家的原话。
对大脑微观结构有开创性贡献的西班牙神经学家卡哈尔,既非学霸也非神童,是一个问题少年,甚至因为自制火炮轰塌邻居的门而被拘禁。成为问题少年的根源是他的父亲不认同他对绘画的热爱,只希望他专注于宗教学习。
然而,卡哈爾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将绘画作为一生的爱好,这对他以后的工作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手绘的神经细胞图谱至今仍被称为最美丽的神经科学书。此后,卡哈尔因为创立神经元学说被称为“神经科学之父”。
英国生物学家克里克在花甲之际毅然踏入研究意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的未知领域。据克里克的忘年交科赫描述,克里克此后数十年如一日,了解神经生物学的最新进展、提出新的假设、梳理数据,还与人讨论和争论,推翻不适当的假设并提出新的假设,直到患了不治之症,依然泰然处之,工作到最后一刻。
这些科学家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令顾凡及动容。其中一些科学家的观点则更让他反思。
196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盖欧尔格·冯·贝凯希曾说:“他(指教师)真正应该教给我们的是对工作的热爱,并引导我们对某些领域始终保持兴趣。我总是以这种方式来看待我的老师,我并不想向他们学习事实。我只是想找出他们的工作方法。”
顾凡及想到了教师和科普作家应该扮演的角色,不应该用大量的“事实”填塞学生或读者的脑袋,而是应该教会他们独立思考的方法。
谈及写作时遇到的问题,顾凡及提到,有关古代科学家的成长过程等史料不多,而且真正通过科学实验得出有关脑的可检验的知识也只是最近400年左右的事,因此不得不采取“厚今薄古”的态度,从近代解剖学之父维萨里开始谈起。
除了那些史料记载不足的科学家,还有一些只有学术性资料记载的科学家也没有被顾凡及选中。“毕竟作为一本科普书,可读性非常重要,没有生动故事的科学家,例如布鲁德曼,也就只好略去不谈。”顾凡及说。
作为弥补,他在开场白中对脑科学的发展史做了一个粗线条的鸟瞰图,相对全面地介绍了从古至今脑科学的主要发展脉络,以及在这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同时也使读者大致了解书中那些科学家处在脑科学发展长河中的什么位置。
在开场白中,顾凡及还提到美国神经科学家弗里曼的一段话:“我们就像那些‘发现’美洲的地理学家一样,他们在海岸上看到的并不只是一串小岛,而是有待探险的整个大陆。使我们深为震惊的与其说是在脑如何思考的问题上我们做出的研究之深度,不如说是我们所承担的阐明和复制脑高级功能的任务是何等艰巨。”这是驱使他从事脑科普写作的原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