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的当代反思

2022-04-10 01:47:55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2年2期
关键词:哲学观礼乐中华文化

自先秦时期起,古人就对天地万物及其运行规律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古人探索出的成果以丰富的艺术形式广泛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建筑、服饰、器物、音乐、书画等。由长北著、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传统艺术与文化传统》一书,便是作者在长期教学、案头钻研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作者以当代人的文化批判眼光,对中华传统艺术的内涵、审美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展开了生动阐释与提炼升华,既体现出作者对传统的细致体察,也展现了其对现实的人文关怀。

本书共十二个章节,作者通过对“天人合一”哲学观、礼乐传统、大“象”審美、比德思维、吉祥意识、中和圆融等文化传统及气韵生动、传神写意、曲线旋律、稳定程式等艺术特色进行了分析,不仅阐述了中华文化传统中的哲学境界和审美追求,也揭示了中华传统哲学和文化对传统艺术的创造、审美所产生的影响,为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欣赏与理解以及中华传统文化的改造与发展提供了深刻的见解。

比如,作者通过对“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内涵、由来及其在中华传统艺术中的体现进行了考察和分析。作者指出,“天人合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和宇宙观,也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本书通过对西方现代“生态意识”与中国古代“生态智慧”的辨析,以及对当代生态城市、生态美学热潮的观照,令读者领悟到:中国人将天、地、人看作一个大生命体,以求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生态智慧”的重要性。当然,作者也客观地表示,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观有助于人类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但前提是要理性地看待“天人合一”哲学观中的生存智慧,并客观地进行提炼与总结。

又如,作者在对中华礼乐传统的历史溯源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礼乐传统是如何从制度和理论上形成严密体系的,又是怎样呈现在各类传统艺术中的。由此,深入到礼乐传统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影响,以及为什么说对礼乐传统的改造和扬弃是振兴中华文化的当务之急等热点问题的讨论,进而揭示出礼乐相济,作为传承千年的治国安邦和调适人性的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礼”和“乐”的异化已是不容忽视的事实,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于是,作者倡导在个性自由与艺术自律的原则下对中华文化的礼乐传统加以现代化改造。

总体而言,本书对传统艺术与文化的研究、反思虽立足文化传统,却更关注当代现实;既有美学高度,又有哲学深度;既有学术的严肃性,又具有可读性。综上,本书既适合作为学者和专业领域研究者的研究资料,也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常静)

猜你喜欢
哲学观礼乐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华人时刊(2022年9期)2022-09-06 01:01:52
《礼乐》系列刊物述论
中国音乐学(2021年4期)2022-01-12 06:25:04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周人传统与西周“礼乐”渊源
音乐研究(2019年5期)2019-11-22 06:48:28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超越之维——从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的比较谈起
用庄严礼乐慰英灵励军民
试论康德哲学观对柏拉图哲学观的超越
湖湘论坛(2016年1期)2016-12-01 04:22:27
汉朝统治者的哲学观对汉代服饰的影响
南风吹梦,礼乐重光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