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歌民族文化与文旅融合发展

2022-04-10 02:02杨伟芬
民族文汇 2022年8期
关键词:柳州山歌民族

杨伟芬

摘 要:民歌,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的诗,是各地区、各民族民间长期口耳相传的一种歌曲的总称。歌圩是壮族传统文化特有的象征,它与壮族人民的生活早已紧紧融合,是壮族人民劳动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挖掘、保护、传承好传统民族文化,助力文旅融合的发展。

关键词: 鱼峰歌圩文化、文旅融合

前 言

柳州历史文化丰富,其中独具特色的歌圩文化,历史悠久,经代代相传,保存至今。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由柳州艺术家用山歌形式创作的剧本,被拍成电影《刘三姐》,享誉海内外。柳州鱼峰歌圩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峰山也成了柳州市的重要文化符号。2013年“鱼峰歌圩”被列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鱼峰歌圩成为柳州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并有利于山歌的传承、保护和开发利用。

一、歌圩的由来

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唱歌的民族,历史上第一部书籍就是《诗经》。柳州歌圩的形成,以传说中唐代歌仙刘三姐跳潭骑鱼成仙的鱼峰山下小龙潭地方,都与柳州的山歌传唱有关。“柳州有个鱼峰山,山下有个小龙潭,终年四季歌不断,都是三姐亲口传”流传在柳州这一膾炙人口的民间歌谣,古往今来柳州歌圩大都在鱼峰山下举行。

壮族歌圩早在宋代就已经流行。宋人所著《太平寰宇记》中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记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肯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所说的就是男女青年聚会的歌圩。

二、歌圩的历史特点

歌圩广义来说:凡是人们集中在一起唱歌都称之为歌圩;狭义的说,指一定唱歌的圩日”。“歌圩”也称为歌节和歌会。鱼峰歌圩山歌有两种:以刘三姐为代表的“绝句歌”用桂柳话演唱, 以妉贡、妉旷传唱的“勒脚欢”用壮话演唱。歌会形式有独唱、对唱、盘歌、联唱等。山歌内容多是表达爱情、生活、劳动、祭祀等。

三、山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意义

山歌是广大群众在劳动和生活中最接地气的民族文化活动,不受场地和人员的限制,三五成群,随口拈来,相互接龙对唱,就形成歌圩。将山歌民族文化活动资源融入到旅游中,一是可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可与本地歌手进行互动,增加游客的体验感,身临其境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激发游客游玩的兴趣。二是“以歌会友”可起到文化传播得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媒体广泛的应用是山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游客将看到的、体验到的当地风土人情等都通过新媒体快速传播出去,让在远方的亲戚朋友了解当地的民族文化,起到较好地传承民族文化作用。三是“以歌传艺”利于推广普及。山歌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歌词源于民间并在民间传播,歌词内容接地气,深受大众的喜爱并易于接受,老少皆宜。游客在欣赏的过程中,也可以作为创作的素材,推广普及到各地的大众爱好者中。四是“以歌聚人气”。城市的发展,需要聚集人气,拉动内需。柳州鱼峰歌圩已成为柳州一道亮丽的民族文化风景线,每到节假日,周边县市的山歌手聚集在鱼峰山脚下、柳江边上,摆起擂台、对起歌,吸引众多普通游客驻足观看,成为旅游休闲的打卡地。

四、山歌文化与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民族传统文化歌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壮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呈现出社会文化多元化,传统山歌歌圩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一是缺乏兴趣爱好者。年轻人受新潮思想观念的影响,认为山歌文化太土旧,登不了大雅之堂,而且形式单一,不愿意学。二是山歌的原生态,制约了它的发展。山歌来源于生产生活,歌词、音域朴实直白,缺少像现代音乐动听的旋律,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向往。三是后继传承人缺乏。现在唱山歌的都是中老年人,特别是在农村,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参加歌圩活动的年轻人很少,加上兴趣爱好和生活观念的改变,没有人愿意学唱山歌,慢慢地失去了乡愁乡音的记忆。四是山歌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重视不够,文化旅游部门没有明确规定,多是自行游有机会参加歌圩活动,从业人员因没有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要求,不积极带团参加活动。

五、山歌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重视山歌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文化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地方山歌民族文化也受到新时代发展的冲击。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对传统文化传承和利用。可通过小学教育,把传统文化引入学校进行普及,从小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加强培训力度,助力旅游发展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地方文化部门给予一定的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建设山歌文化传承基地,定期培训山歌爱好者,聘请一些老艺人,词作家、音乐家给予指导,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创作一批朗朗上口,适合年轻人喜欢的山歌作品,也便于传唱。如电影《刘三姐》里的山歌,传唱至今,经久不衰。

3、扩大覆盖面,创新活动方式

利用各种节假日,如“我们的节日”、壮族“三月三”歌节、“5.19”中国旅游日、旅游黄金周等,扩大活动的点和面,在旅游景区、休闲街区等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歌圩民族文化互动、体验游活动,达到“以歌会友”、“以歌传情”、“以歌为媒”、“以歌传艺”、“以歌宣教”的效果。如每年的“三月三”歌节,柳州市文化部门都举办“鱼峰歌圩三月三 风情柳州等你来”全国山歌邀请赛活动,吸引了区内外大量游客慕名前来观看,让游客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味,实现了文旅融合的目的。

4、借助新媒体,开拓传播空间

在大数据时代,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快、范围广的特点,建立网络歌圩平台并进行推广。一是进行网络数据化的培训,因现在唱山歌都是老年歌手占大多数,不会应用智能手机,其传播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二是在网络歌圩平台开设对歌擂台比赛,让游客在疫情后时代,也能欣赏到柳州风情万种的旅游文化资源,使大家都想要来柳州亲自体验、感受山歌民族文化的魅力。

结 论

用文化融入旅游,并用旅游传播文化,使游客在玩的过程中享受地方文化大餐,达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目的。以柳州鱼峰歌圩为代表,一年四季歌不断,民族文化交流十分活跃,同时也代表柳州文化繁荣的景象,在传承保护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本地区人文环境和旅游业的发展,使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猜你喜欢
柳州山歌民族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MINORITY REPORT
苗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文言文阅读指津
传承 民族 文化
国画:唱支山歌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编读零距离”柳州、柳江见面会散记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