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方田
摘 要: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论语>选读》教学为例,通过“挖空填词,角色演读”,让文言见情见态;用“换改删读,比较品味”,感悟文言精妙;借助“文言虚词现象研究,总结批判”,提升文言解读思维水平,从而找到“以文本语言的正确解读为基础,把语言学习和内容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的文言解读好路径。
关键词:文言虚词 文言妙义 《论语》选读教学
文言虚词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李梵《词语春秋》中说,“实际上,绝大多数实词正是借助于虚词之助才能尽善尽美地表情达意的”。文言虚词对于文言文教学有着重要的价值。文言文,尤其如《论语》,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所以,教学中往往重文化解读而忽视文字语言品味。教学中,尝试挖掘《<论语>选读》中虚词的教学价值,可以为文言文学习探索新的路径。
路径一:挖空填词,角色演读,见情见态
清代语言学者来裕恂在《汉文典》中说:“字于文又密切之关系者,莫要于语助词(虚词)。盖文之神情,悉借此以外传也。”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附录《论语词典》对《论语》中“也”“矣”“焉”等虚词进行了统计,不仅数量多且表情达意功能不一。教学中,可以将这些关键的虚词挖空,让学生在读的时候自己填入,然后说说填的理由,通过分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揣摩、品读,见情见态。
比如,学习《为政以德》“季氏将伐颛臾”一则,笔者设计将语段的重要虚词挖空,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作用并分角色朗读,品味人物情感与态度。如以下挖空的句子:
求 !无乃尔是过 ?
求 周任有言
求 ,君子疾夫
何以伐 ?
则将 用彼相 ?
是谁之过 ?
“今由与求 ,远人不服 不能来 ,邦分崩离析 不能守 , 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 在萧墙之内 。”
品读之后,可以归纳总结:
1.“今由与求也”,稍微停顿,蓄势待发,点人姓名,责怪中带着亲切。但文中也有多次直呼其名,没有“也”,语气急促,紧张严肃,要读出孔子那种深恶痛绝的神情。
2.虚词“与”“焉”则构成反诘语气,多次出现,表现了声色俱厉的严峻场面。
3.“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两个“也”字表句中停顿,舒缓语气,分列两种罪过,引起听者注意,应该读出停顿;“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而”字理解为“却、但是”,和前面构成强烈对比,后半句语调要上扬,以示气愤,语气强烈。最后一个“也”字和前面一个“而”搭配,再加上前面的否定“不在颛臾”,要表现出孔子理性的分析和感情上的坚定,中间要稍微停顿,体现出对比!“而”和“也”的组合使语气更加强烈。
最后,请学生根据分析扮演文中角色,读好语气。
挖空填词、角色演读,学生沉入虚词,一个“当仁不让、态度鲜明”,一反平常“温良恭俭让”的严厉孔子就呼之欲出,为深刻理解孔子的“为政以德”主张奠定基础。
路径二:换改删读,比较品味,感悟精妙
清代学者刘淇认为:“虚词以乖,判于燕越......一字之失,一句为之蹉跎,一句之误,通篇梗塞。”(《助字辨略·序》)那么,如果把这些关键的虚词换一换、改一改、删一删,通过比较不就可以揣摩出虚词所蕴含的情感,“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审美体验”。
比如,笔者在《为政以德》14.5教学时,错误地将“禹稷躬稼而有天下”的“而”翻译成了“才”,学生指出了错误。顺势就引导学生:那为什么要这么翻译呢?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14.5)
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如果译成“才”就没有转折的意思,“却”既可以和前面羿、奡的错误做法形成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比“才”更能发人深省:“却得到天下”为什么呢?对内容的表达更为有力。
语言差异的背后是情感与思维的不同,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比较表达效果格不同,进而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虚词减省替换之间,我们实现了读与思的结合,以读促思,激发了学生阅读文化经典的兴趣;掌握细读文本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多思善辨的良好习惯。
路径三:研究现象,总结批判,提升思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笔者以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借助对虚词使用现象的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研究文化经典的能力,“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以及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这一点我们从《沂水春风》的课后练习就可以得到启发:
本章使用了两个“尔”为词尾的形容词;用“率尔”写子路的冒失,用“铿尔”状推瑟之声,都很形象传神。《论语》重视运用形容词描摹情状,这类形容词有些是叠音词,如“文质彬彬”、“小人常戚戚”,有些则带有“尔”、“乎”、“然”、“如”、“焉”等形容词词尾。试对已经学过的《论语》中的状态形容词作简单归纳。
此题的意图在于使学生体会《论语》语言的丰富多彩,对文言中此类词语的概貌有所了解。但意图是结论式的答案,不是教学的关键,教学的重点应该在指导学生解答这个问题的过程。因为这个过程蕴含了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筛选、归纳文言现象,分析做出判断的一个研究过程。只有做好过程的指导,让学生亲自体验,才能真正在解题中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因此,教学中适当的分工,明确研究的任务,研究成果的展示方式,激发兴趣的评价是很有必要的。
由虚词引出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借助补充文献,细读文本,对孔子及儒家文化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他们将语文和政治、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打通,在研究现象,总结批判的同时,自然也提升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用历史眼光看问题意识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诚如学者李凯在《儒家元典与中国诗学》中所说,“把语言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本,中国在公元前六世纪就已经认识到,孔子就把语言视为他所理想的‘人人’的一个要求,并且对语言、言说提出了系列主张,儒家元典对此更有非常丰富的论述”,文言虚词只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小小切入口,只是由语言通向思想,通向“人”的一小部分。而且文言虚词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中的一个难点,不少词汇意义和用法都非常复杂,钻之过深,则会背离文化经典选读的初衷。所以,文言文教学“沉入虚词”时,还不能忘记“浮得出来”!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2.
[2]《<论语>选读》教师用书[Z].北京:语文出版社,2016:316
[3]《论语》选读[Z].北京:语文出版社,2017: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