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柴家峡流域水土保持的重要性研究

2022-04-09 17:03:06铁夏琼
现代盐化工 2022年1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

铁夏琼

摘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上没有应有的植被保护土层。研究土壤促进植株生长的能力、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类要素十分关键。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利用的同时,不得损坏土壤的再生力,也不得破坏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只有科学地进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环境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关键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柴家峡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土地上没有应有的植被进行土层保护,很多土壤被水流带走形成泥沙,并汇入其他河流中,使泥沙堆积导致水库报废形成大型淤地坝。但几千年前的黄河并非是如今的模样。据文献记载,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植被茂密、气候宜人,后期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黄河地区降水量逐年递减,另有人类掠夺性开发,原有植被遭到了极为严重的破坏,使土层的自我保护能力逐渐下降。长此以往,该地区的土壤情况逐渐恶化,可以进行耕作的土地锐减,裸露的土地越来越多,水土流失现象也愈加严重,农作物的产量开始减少,物资需求严重紧张,农民为了生存,只能重新开采坡地。水土流失是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的集中反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 水土流失概述

处于特殊地形且裸露在表面的土地会受到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移动过程以及水流本身的流动等,导致土地表层被侵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地表坡度较大、地面植被稀少、乱砍乱伐、耕种不科学等现象严重。水土流失造成的破坏性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土地表层受到侵蚀、无法进行进一步耕作并摧毁当前作物、土壤的整体肥力大大下降等,加剧了粮食和能源等基本生活物资的紧缺。生态环境失调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我国每年基本上都会有部分地区受到这一灾害的影响,一旦灾害发生,造成的各方面损失都较为严重。此外,还会导致水库淤堵、河流堵塞、灌溉面积受限、发电量损失等[1]。

对于黄土高原而言,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自然原因,如土质疏松、降水集中等;二是人为原因,如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利用等。同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有3点:首先,水土流失必然会造成土地生产力的下降甚至完全丧失;其次,流失的水土必然会淤积河道、湖泊、水库;最后,会污染水质影响生态平衡。因此,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整治措施的可行性研究迫在眉睫。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基本整治措施

黄土高原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应采取具有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改革原有的生产方式,尽快普及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恢复当地植被状态,减少不合理的耕种行为,在坡地斜度较大的地区覆盖草坪;在坡地进行重点治理,修筑梯田,减少流水作用的侵蚀,同时对流出的泥沙进行拦截,得到淤泥进行作物种植。

3 研究影响黄河柴家峡流域水土因素的意义

3.1 兰州市地貌概况

兰州市处于不同类型地形的交界处,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其境内的地形复杂多变,多高山崎岖地形,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山谷地貌,经过长期的作用也形成了众多峡谷,主要有八盘峡、桑园峡等,在水流聚集地区形成大小不等的盆地,如兰州盆地等。黄河盆地内有多级阶地,基本上随着河流的走势呈条带状分布。兰州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期只将城区建在城关一、二级阶地上。1949年之后,随着人口数量逐年递增,城市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到了20世纪80年代,除了在3个盆地的一、二级阶地上发展出大量高层楼群和工业厂房外,还在三、四级阶地上构建了建筑以及在黄河漫滩阶地(滩岛)经人工填土后开发了建筑物。南北两山的高阶地上普遍覆盖着较厚的黄土,呈现大面积黄土丘陵山区之景观。但在地形上,南北两山地区却有明显的差别,黄河以北的黄土丘陵山区前山带的高阶地不甚发育,山体较低矮,相对高差在200 m以下,沟宽坡缓。由于受气候影响,兰州常年干旱,坡地水分匮乏,土地肥力较弱,地表植被稀缺,仅在沟谷内发展少量的旱作农业。近年来,在北山南坡发展的提水绿化工程已见成效。黄河以南的黄土丘陵山区,同北山相比,山高谷深,高度存在很大差别。前山地带属于发育接地,但被河谷切断,顶面较平坦,属于旱作农业区,在范家坪、彭家坪、张家台、杏胡台、西大坪、龚家湾等地已发展提水灌溉,成为兰州市的主要农业区。另外,在皋兰山、五泉山、五星坪、华林坪等地也发展了提水绿化工程,绿化成效显著。

兰州市总面积1.31万km2,总体海拔处于1500~2500 m,大部分土地都是一望无际的黄土,其间可以看到大小不等的丘陵等,主要由半山地等类型组成,山地占据了全市总面积的半数以上。境内分为南山和北山,南山处于黄土高原,北山山势险峻;盆地底部因长期被黄河冲积,又形成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河滩,自西向东分布在黄河两岸,因此,兰州城主城区就坐落在这些沙滩上。除南部地区外,其余地区均为荒山,植被稀少的同时,沟谷坡度较陡,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3.2 黄河柴家峡流域水土因素的研究意义

习总书记在关于保护黄河生态环境的座谈会上明确提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保护黄河生态平衡已经成为全民族的战略性任务。保护黄河生态环境,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社会进步、经济建设以及国家发展战略都有深远的影响。

黄河生态系统具备完整性,因此,要对黄河上、中、下游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加强对原生林草植被的保护,通过封山育林、育草等有效措施,提升黄河地区水源蓄养能力。扩大梯田淤地坝工程建设规模;同时,侧重自然恢复,减少人工干扰痕迹,在黄河地区加大治理力度,开展局域性综合治理,合理、有效地拦截流失的泥沙,在防止淤堵情况进一步加剧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治理效果。

通过修建大型水库以及建设淤地坝、梯田等措施,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工作,促进水蚀风蚀区域的综合治理,科学有效地提高林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逐渐改善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

柴家峡水电站规模适中,受到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能够灵活调节水库容量,建成后,一方面為该地区提供较为丰富的电量,另一方面也为灌溉储蓄水源。

黄河柴家峡流域是黄河流域距兰州市区最近的1个水电站,该水电站不仅具有发电的作用,更有优化兰州整体生态环境的功能。以点带面,研究甘肃黄河流域生态的联动机制,对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优化人们居住环境、创建社会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

3.3 黄河柴家峡流域水土因素的研究

3.3.1 土壤肥力

土壤中含有促进农作物成长的各种有机质与无机质成分,良好的土壤能够帮助作物实现丰收,也能在环境自我净化方面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土壤肥力能够衡量当前土壤的具体情况,对土壤的整体情况进行概括和评估,评估指标较多,主要包括养分、生物等。

3.3.2 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肥力的调节作用

土壤是作物生存的基础,也是影响作物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土壤的酸性和氧化性对植物的成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能够促进我国农业高效发展。

3.3.3 黄河柴家峡流域水土因素调研

2021年,调研组成员检测黄河柴家峡水域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发现,这一部分的土壤情况较为正常,处于一般农田水平的范围,原因是近几年降水充足,土壤水分含量充裕,且土壤的酸碱度适宜。这些土壤中缺乏植物成长的要素,各类作物的生长情况不佳,难以达到预期的生长状态或产量。土壤中的水分对作物根系的影响也较为明显,这决定了位于地下部分的植物器官能否正常地进行养分运输与转化,也决定了作物整体的扎根情况与地上部分的成长状态。同時,如果缺乏有机质、矿物质,将不利于植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营养。植株吸收养分的能力并非完全依靠养分的存储,而是与养分的有效性有直接关系。因此,植株最终吸收的养分与根系情况、养分和扩散三方面因素有直接关联,同时还会受到区域特征以及气候状况的影响。

调查研究柴家峡水域周边土壤后发现,土壤肥力具体体现在植株成长的过程中,表现为土壤在这期间能否供给作物需要的各类要素以及作物能否得到其他生长因素的助力,例如温度、通气状况等,对植物的成长都有所影响。因此,土壤肥力是诸多因素的具体表现。

4 结语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时不得以牺牲当前的土壤再生力为代价,更不能影响周围的生态平衡,而是应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前提下科学发展,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使其既有利于开发生产,也能在经济效益上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吴启堂.环境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Study on the importance of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in Chaijiaxia basin ofYellow River

Tie Xiaqiong

(Gansu Vocational College ofArchitecture, Lanzhou 730050, China)

Abstract: Soil and water loss is serious in the Loess Plateau area, there is no proper vegetation for soil protection. It is critical to study the abilityof the soil to promote plant growth and to provide the various elements ofcrop needs. Soi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system. While utilized, itshould not damage the soil regeneration or the ecological balance of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nly by conducting scientific and sustainabledevelopment can we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soil and water loss; soil fertility; Chaijiaxia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土壤肥力
拉萨市土壤肥力变化趋势与改良策略
小流域综合治理方法
吉林农业(2016年12期)2017-01-06 19:28:02
浅论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现状和成因及对策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29:54
桐柏县小流域治理措施
科技视界(2016年15期)2016-06-30 12:03:22
安吉白茶园土壤肥力现状分析
茶叶(2014年4期)2014-02-27 07:05:15
西湖平原区连续13年定位施肥对麦、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施氮对不同土壤肥力玉米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