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供图|田永全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青州,一座位于海岱山水之间的城市,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发展之路,大力弘扬“绿色接力棒”精神,城市功能品质和群众生活品质得到不断提升,“推窗见景境自来,半晌繁华半赏景”正成为96 万青州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截至目前,全市林地面积达到5.5 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6.56%,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2053 公顷,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1.46%、38.02%和15.34 平方米,荣获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花木之乡、山东省森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1970年代,青州南闫村“山顶翠柏戴帽、山腰果树围绕、山下梯田五谷丰、沟道拦淤造良田”荒山治理模式,开创了青州对山区小流域内山、水、林、田、路综合开发治理的先河。近年来,青州坚持以林长制为统领,不断推广完善“南闫经验”,以促进城市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前提,在建设中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合理配置绿化植物、改良土壤等措施,实现植物正常生长与土壤功效的提高,全力以赴“扩绿量”“提质量”“保存量”,实现山区森林化、城区园林化、平原林网化、镇村花园化,不断夯实林业碳汇生态本底。自2010年以来,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1 万公顷、修复造林面积733 公顷。在西南部山区,突出生态涵养功能和绿色发展方向,以宜林荒山绿化美化提升为重点,对造林密度保存率不足40%的地块,插空混交栽植黄栌、连翘、香椿等乡土美化树种,营造多层次、多色彩、多季相的山地森林景观效果;在东北部平原区,以镇村绿化美化建设为中心,以道路、河流绿色廊道为骨架,以高标准农田林网为脉络,以速生丰产林、名优经济林、木本油料和苗木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着力打造了一批亮点精品工程。同时,扎实开展81 处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整改提升,实施“生态修复+社会资本+旅游产业”治理模式,综合施策、分类推进,打造一山一特色,一山一景致,现已完成60 余处1133 公顷废弃矿坑治理修复,落户九龙峪田园综合体、八喜谷特色种植园、航空博览基地等13 个项目,让废弃矿山变废为宝。
▲ 仰天山秋色
▲ 弥河湿地
一座城市,有了水就有了灵气。青州东有弥河、西有淄河,南阳河穿城而过,铸就了青州钟灵毓秀的生态格局。从2016年开始,青州在全省率先全面推行“河长制”,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结合的原则,以南阳河、北阳河、弥河等河道和湿地水体为基础,深入推进重点河流水域综合治理,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优势互补的河湖管护全民共管共治格局,努力绘就碧水清流美丽画卷。编制《青州市重点河流水质提升治理工程实施方案》,明确雨污分流改造、水生态修复、总氮削减等13 个重点主攻方向,系统提升辖区弥河、北阳河、南阳河等辖区重点河流水环境质量。坚持重点突破,在南阳河流域推进管网雨污分流和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改造污水管网3100 米,开挖生态植草沟槽9000 米,南阳河“城水共生、人水相谐、水清岸绿”的城市客厅形象日益凸显;在弥河流域持续推动生态环境提升,累计补植草花5.5 公顷,栽植荷花、千屈菜、香蒲、芦苇等水生植物3.1 公顷,设置自动水位雨量站、多功能水质分析仪、多功能土壤化肥速测仪、恒温箱、显微镜等各类检测监控设施。经过近年来的保护恢复建设,湿地公园内动植物种类明显增多,现有植物384 种,野生鸟类184 种,比建园前增加133 种,多次观测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方白鹳,首次发现翘鼻麻鸭、白眉鸭、红脚鹬、黑尾塍鹬、尖尾滨鹬等。
坚持“生态之城·魅力花都”理念,把生态优先贯穿于绿地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把城乡建设成为集花卉、文化、旅游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大花园,不断放大生态效益。青州花卉的“小花朵”成为富民“大产业”,通过打造花卉特色小镇、花卉电商物流平台、花卉种苗研发平台等“国家级花卉发展平台”,持续提升中国青州花卉直播电商产业园、中国青州花卉大数据平台、中国青州花卉交易中心三大平台,连续举办21 届中国(青州)花卉博览交易会,现有花卉种植面积近9000 公顷,年产值和交易额均达到百亿元规模,是长江以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盆花生产中心、多肉植物生产培育基地。充分发挥“贝隆杜仲”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加大无公害、绿色、有机林产品的供给,让“叶子、果子变票子”。同时,大力发展森林湿地康养旅游产业,依托仰天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弥河国家湿地公园、云门山森林公园等景区,打造郊野主题公园和森林小镇,发展集旅游、医疗、康养、教育、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业,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2A 级以上景区14 个,现有森林、湿地、地质、风景名胜区等各类自然公园9 处,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
▲ 仰天山暮景
▲ 黄花溪水韵
将满足群众需求、提升城市品质作为根本出发点,从周边历史、人文特色入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城市空间,打造全域花园城市。自2012年开始,先后投资2.6 亿元打造云门山森林公园,铺种草坪102 公顷,栽植各类乔木4.1 万株,园区绿化覆盖率95%以上,负氧离子含量达到城区的5 倍左右,成为真正的“城区绿肺”。同时,在建成区开展城市“绿荫行动”,拆违复绿、见缝插绿,按照公园绿地服务半径500 米的覆盖要求,将城区0.67 公顷以下的空闲地全部建成街头公园绿地,将散落或隐藏在城市中的边角零碎地改建成为“口袋公园”,通过因地制宜设计,达到“一园一品、步移景异”的视觉景观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区83 处街头公园和“口袋公园”星罗棋布,让市民充分共享绿色生态红利。在2021年全省群众满意度测评中,青州获得了居住环境、群众文体生活两个单项第一的优异成绩,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