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宇 韩 旭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根据2021 年8 月27 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 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1.6%。[1]庞大的网民群体形成了巨大的舆论生成阵地,而以用户间信息交互式分享和网络去中心化为核心特征的Web2.0 技术促进了舆情扩大的速度和程度,舆情管控俨然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极大考验。在网民群体中,以“90 后”“00 后”为主导的高校学生是当前使用网络最活跃、最广泛的群体。当前我国高校在校生约有3317.9 万人,[2]而且其身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塑造与成型的关键时期,与高校有关的网络舆情时刻引发着社会关注。
新时代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是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的积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建设的根本要求。[3]因此,高校亟需加强网络舆情引导管控机制建设,提升舆情治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水平。
Web2.0 代表着一种互联网思潮,其形成与发展极大改变了网络舆情的格局,而其最重要的意义莫过于对个人参与主体地位的确认。Web2.0 根本扭转了传统意义上网络信息传播中“受众”的被动地位,使其转变为可主动参与到信息生产、加工、发布流程的“生产型消费者”(Prosumer)。[4]其为社会公众创造了全方位参与互动的传播和交流模式,借助当今多样化的信息交互平台,用户不需要过高的门槛就可以针对某个话题进行全方位的多维互动,并自由率性的进行表达。[5]由此,Web2.0 时代网络舆情的参与性、交互性、个性化成为显著特征。
结合当今时代的网络舆情特征,高校学生作为网络舆论最活跃的参与者和最富活力的生产主体,由于其社会阅历较浅,缺乏全方位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在追求个性化发表网络言论时难以保持理智和把控原则。且基于学生群体意识的极化性及其从众心理,在Web2.0 对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促进下更易造成网络舆论的“滚雪球”现象,一旦不能及时和恰当地处置还可能衍生出次生舆情。但当前许多高校主管部门并未能及时调整治理观念,正视学生主体在舆情治理中的重要角色,继续使用陈旧单向、效率低下的宣传说教和舆论处置模式。[6]有研究者对高校师生样本进行调研,发现当前许多高校在宣传工作中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供给端火热与用户端体验与评价差异较大,宣传内容传播消弭等亟待拷问网络舆论治理效能的现实问题。[7]这已然无法适应Web2.0 时代强调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新生态。因此,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要在思维观念上实现迭代革新,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优势、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为新支点,不断提升高校舆情治理效能。
反思近年来高校网络舆情的若干负面事件,不难发现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理念、运行机制、人才队伍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高校网络舆情应对观念落后陈旧,引导模式较为低效。多数高校的舆情引导工作仍固化在自说自话的模式中,一味“封、堵、删”,无法满足学生群体对舆情事件背后“真相”之期待,易造成生校间的舆论对立。其次,是网络舆情监管力量不足,监管机制亟待完善。许多高校舆情监管职能分散,遇到突发舆情事件时往往临时拼凑人员,使得人员以及部门间权责不明、联动性差。而且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普遍存在队伍专业化水平欠缺、舆情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使得高校应对Web2.0时代网络舆情时,在及时监测、分析研判、科学处置各环节的工作效能不足。[8]
在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范式相对低效的同时,学生主体的优势愈发显著。高校管理部门转换主体视角和思维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主体参与,可将棘手的管理对象转换为优质的信息来源与人力资源。基于学生主体分布的广泛性,可以实现高校舆情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弥补学校舆情监测水平的不足,提高舆情发现的针对性和及时性;基于学生主体间的同质性,在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时融入学生主体力量,使官方话语体系和高校学生话语体系实现联结,激发学生群体内部的身份认同感,在引导、调解和善后工作中更好发挥实效;基于学生主体间的互动性,使高校舆情引导的信息传递在学生中更加畅通无阻,实现主流信息在生校间的一站式传递,提高舆情治理实效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9]囿于传统高校舆情治理观念和育人理念,高校往往过于注重舆情管控的行政管理属性而忽视了其应体现的育人向度。在当前高校构建“大思政”格局和实施三全育人、协同育人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探索和建立常态化网络舆情治理与学生教育范式,在舆情治理中践行立德树人初心,成为高校育人的时代命题。
在新时代高校育人目标指引下,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媒介使用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着力培养学生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并拓宽学生参与治理的渠道,以此提升学生参与校园舆情治理的能力和积极性。学生素养的提升也能从根本上减少非理性、情绪化的高校舆情信息的产生,实现源头治理和可持续化效能。
基于Web2.0 时代突出的主体参与特征,生校关系成为网络舆情治理中的重要关系之一。在学生主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过程可以视为高校和学生以语言为中介的观念求同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舆情主管部门应主动更新观念进行角色定位之转变,从而实现舆情引导内容的供给侧优化。
高校舆情引导信息只有经由学生的自我理解和判断,才能使其产生心理认同并内化为价值观,而高校学生群体在接受教育引导的同时已经具备了自身价值观的前在结构。高校舆论引导工作若不能合理优化供给内容,就会造成青年学生舆论诉求的心理落差,不利于治理实效性的发挥和高校信任力的构建,甚至产生次生舆情共振传播的负面效果。当前传统高校舆情引导内容供给较为固化,照本宣科成为更“安全、稳妥”的选择,导致其忽视学生实际需求和现实应用场域,这也使得其语言体系缺乏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易导致学生群体异质化的心理和情绪。
Web2.0 赋予“受众”和“官方”同样的话语权。高校网络舆情引导要积极适应Web2.0 环境新的信息传播模式和主流话语体系,在“以生为本”的理念指导下,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模式真正回应学生关切,深入挖掘学生群体舆论诉求,实现高校舆情引导语言体系效能的最大发挥。一方面,高校舆情部门要以“互联网+”思维方式搜集权威的高校舆情数据信息,综合使用视频图片文字,针对舆情事件编撰接地气的宣传材料、引导语言和官方回应,探求内容的精准供给与高校学生群体需求的契合点,优化生校间舆情治理内容供需关系。另一方面,高校舆情部门要依托Web2.0 网络技术和大数据监测手段,全方位采集调研相关舆情信息,时刻把握学生群体关注动向,对学生关注的“痛点”问题予以角色互换与情感认同,从学生角度解疑释惑,增强高校舆情治理的及时性、主动性和有效性。
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高校在组织架构上往往固化于传统科层制与单兵团作战的思维模式,致其在治理体系效能和主导把控力上式微。依据“主体间性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均应被视为治理过程的主体,均具备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主体性特征。[10]结合前文中论及的学生主体在当今时代具有的主体优势,高校应主动吸纳学生主体融入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体系,通过创新学生主体参与的治理机制激发高校舆情治理的新活力。
在当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模式中强化学生主体参与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要建立健全有关体制机制,合理布局学生舆情信息员、宣传员等岗位设置,将其作为学校舆情监测系统的重要补充,完善集舆情上报、预警、引导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二是要科学组织学生网络舆情管理队伍,通过基础知识测试、模拟场景处置等多形式考察,筛选出政治坚定、责任感和舆情意识强,并具备一定网络宣传引导能力的学生加入到舆情管理员队伍中来,并对其开展针对性培训,培养其舆情信息的收集和针对网络舆情处置的文字、视频等内容的制作输出技能。
在学生网络舆情管理队伍构建并合理发挥效能的基础上,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应在校党委的领导和舆论宣传部门主管下,在学生主体参与中优化舆情信息收集、分析、发布的流程机制。学生舆情信息员可以依托宿舍或班级微信群、QQ 群、微博超话等平台并通过同学日常交流交往,及时掌握舆情动态。主管部门根据信息员汇总的舆情内容和特征筛选出需重点关注的不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预测舆情走向,实现网络舆情的及时发现与动态跟踪,提高网络舆情的预测预警能力。[11]在主流信息发布中发挥学生意见领袖和宣传员的作用,使舆情引导信息和积极、正面、客观的观点上下贯通,引导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并科学对待舆情事件。
当今Web2.0 时代,网络信息素养和媒介使用素养愈发成为网络参与主体的基本能力和要求,而青年学生作为“数字化土著”,在网络舆情面前表现出的主体素养水平并不高—网络舆情风险的警惕性低、责任意识不足,容易轻信网络舆论中恶意扭曲的信息,甚至参与造谣、传谣。因此,高校应当在认知层面上促成学生群体的网络道德自觉,唤醒主体意识,进而培育其批判性解读、参与和使用能力。这对于提高高校学生综合素质,从根本上优化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
高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应综合施策,系统化加强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第一,在教育形式上,相关部门要致力于编写一套符合我国国情、文化环境及Web2.0 时代背景的相对完善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并结合其他学科开设独立课程或融合课程。与此同时,高校应依托 Web2.0 技术特征构建平等互动的素养教育平台,通过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BBS 交流论坛等形式,将素养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第二,在教育内容上,除媒介与网络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媒介使用技能外,学生素养课程还应强调培养学生理性的网络媒介使用道德,锻炼学生的自主性与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自发性认知自身不足并纠正媒介使用行为的意识与能力。[12]总之,教育内容既要包括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育,又要重视道德伦理与价值观的培养,使技能素养与道德素养平衡发展。第三,在教育理念上,不是以抑制或剥夺学生群体的话语权、压抑学生主体参与的欲望和意识来实现学生“理性参与”的教育目标,而是要树立培育“主动的媒体公民”的教育理念,将网络伦理道德规范内化为发自内心的权利感和责任感,形成主动的自律精神。[13]因此要以科学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群体勇于发言并自发性参与舆情斗争,唤醒学生应对网络舆情风险的主人翁意识,培养Web2.0 赋权时代所需的合格公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的政策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4]在重视高校学生主体参与和素养培育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高校干部教师队伍是高校舆情管理工作的基础力量和直接责任人,其自身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着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效能。当前在Web2.0 新语境下,许多高校各级舆情危机处理人员缺乏专业的舆情分析研判与应对处置知识,欠缺突发舆情预警监测与回应的专业技术能力。[15]总之,作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主导力量的干部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面对当今时代复杂多样的舆情风险,高校必须构建一支政治过硬、经验丰富、熟悉网络舆论宣传疏导工作的人才队伍。首先,高校要积极吸纳并培养一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网络新媒体使用经验丰富并具备心理疏导和网络宣传工作技能的专任教师、政工干部等。其次,高校应加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专业化培训,定期学习交流应对网络舆情风险的方法技巧等实战经验,逐步提升队伍的新技术使用能力和舆情应对能力,并致力于使教育培训制度化、科学化、系统化。由此,使专业化的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团队全面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全过程,充当好舆情监测员、“舆论意见领袖”以及心理辅导师。
在学生主体视角下,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抓手探寻新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效能提升的系列举措具有积极意义。但在加强学生参与机制、提升学生群体素质等工作全过程中,高校应始终明确,一切治理形式、治理体制和治理理念的改进与创新都应以强化高校治理能力并切实落实治理责任为前提。高校应始终警惕和防止舆情治理工作在治理主体理念转变中分散注意力、削弱主导地位,以至于消解高校治理责任和力度。一方面,高校要避免一味追求治理亲和力与学生群体易接受度,因而弱化舆情治理措施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要避免因过度引入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工作,造成学生与职工权责不清、具体事责难以落实的问题。
在治理全过程中,应始终明确学生是治理的主体,高校是治理的主导,牢固树立“施治”与“受治”之间的边界意识。高校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提升网络舆情治理效能,发挥主导作用,在生校主体共建共治的布局下细化舆情治理分工,实现各环节专人负责、协调配合,确保高校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和处置等工作优质高效。[16]
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而言,校园网络舆情治理各要素的实效性有所差异。千篇一律的传统舆情治理机制在不同场域下针对不同学生群体难以发挥实效,也难以适应Web2.0 时代多元主体参与的网络舆情特征。例如,对于刚入学的新生和即将毕业的老生群体,其对舆情事件的解读和所关注的焦点存在差异;对于群众和团员党员学生群体,其在舆情事件中所处立场和对宣传引导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对于理工类和文史类的学生群体,其思维逻辑和知识体系存在一定差异,高校针对其开展的宣传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同样需采用不同的模式。除此以外,性别差异、地域差异、不同层次高校的生源差异等都是影响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因此,高校网络舆情治理需主动了解、尊重并适应高校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针对不同群体,从宣传语言、内容侧重、课程制订、引导形式等方面制订有针对性的网络舆情治理方案,贴近不同性别、专业、学历水平、政治面貌学生的实际需求,切实解决学生诉求,提升工作的针对性、精确性。
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工作,它“事关国家的前途与发展,事关社会的稳定与进步,事关高校学生的成长与未来”。[17]在当今Web2.0 时代,学生主体成为推动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工作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重视学生主体既是时代潮流所趋,也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与育人目标之要求。高校应在学生主体视域中综合施策,加强学生主体参与度及参与能力、转变传统的主客体思维并不断推动自身队伍建设,不断深入探索和实践学生主体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新思路、新载体、新主体和新路径,在学生和高校之间搭建起共建共治的桥梁,切实增强Web2.0 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