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梦丽,袁金鸽
(郑州大学 旅游管理学院,郑州 450001)
景区是旅游活动的主要功能区域,是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1-2],也是区域旅游吸引力产生的核心因素[3-4]。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级别越高代表景区质量越高,也有景区经评定未加入或退出A 级[5]。不同等级的旅游景区反映了不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可观赏性程度以及一定的地理特征,同时A 级旅游景区的发展对中国旅游事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6]。基于此,分析A级旅游景区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对了解当地旅游资源的配置情况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有学者对4A 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与各因素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7-9];并对黄河流域[10]、东北地区[11]、安徽省[12]、大湘西地区[13]、中国红色旅游等地区的旅游景区[14]空间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国外对于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研究,较集中于旅游景区与其他旅游产业要素的集聚即旅游产业集群[15-16]、景区的营销与规划[17-18]、旅游需求预测[19]、游客景区感知与行为[20]等方面。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对旅游地区的相似性具有密切关系,同时对资源禀赋类型相仿、存在竞争合作关系也有紧密的联系,因此需要借助更适宜的分析方法,对A 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河南省在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存在一定困难,需要根据旅游景区的时空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来具体做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学者关于河南省A 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主要运用ArcGIS 空间分析工具并选取最邻近点指数[21]、地理集中指数等[21]、标准差椭圆[22]、β 指数[23]、γ 指数[23]、核密度分析[24]、缓冲区分析[24]。根据河南省旅游景区以往的文献分析,发现以往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研究多集中于具体某一年的景区数据[24],缺少多时间维度和多等级数据的河南省时空格局研究,河南省A 级景区的研究多集中在空间分布方面,缺少影响因素的研究。
鉴于此,本文选取2008 年、2017 年、2019 年三个时间截面的河南省3A 级以上旅游景区数据,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在分析3A 级以上旅游景区时空格局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揭示河南省3A 级旅游景区空间集聚的分布、规模、程度等演变规律,以期为河南省文化旅游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河南省A 级景区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局官方网站,依据A 级旅游景区区域位置,利用百度坐标拾取软件采集旅游景区中心点的(X,Y)大地坐标,再利用ArcGIS 10.2 软件,以此为基础对2008 年、2017 年、2019 年三年的河南省A 级景区数量进行空间分析。
依据河南省自然环境、历史沿革、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区域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空间差异[25],本文将河南省分为豫东、豫西、豫南、豫北、豫中五大空间地理单元。河南作为“文化大省”,是中华灿烂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人文类旅游资源数量众多,比如洛阳、开封、安阳都在河南省,且它们都是七大古都之一。
本文运用核密度分析、方向分布判断河南省A 级旅游景区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基尼系数分析A 级旅游景区的聚集情况,最后,对影响河南省A 级旅游景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为更直观地揭示河南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格局,运用ArcGIS 10.2 空间分析模块下的密度分析[26-27]工具对河南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核密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级别景区及不同级别景区之间的密度空间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图1)。
2.1.1 河南3A 及以上旅游景区总体上形成了若干的集聚程度。从2008 年、2017 年、2019 年较高的旅游景区集中区域可以看出,景区多分布在河南省中部地区,且较为集中,边缘地区A 级景区分布较少。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旅游景区的空间聚集程度可分为三个等级:(1)洛阳市、郑州市、开封市为集中的中心城区,其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交通便利;(2)以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为中心的景区以及以南阳市为中心的景区空间集聚程度形成次显著的空间旅游聚集地;(3)平顶山市、许昌市、漯河市、驻马店市初步形成空间聚集地。
2.1.2 河南省形成了以“郑汴洛”为黄金地带的旅游路线。由图1 可知,2008 年和2017 年河南省景区分布多集中在郑汴洛三个地区,2019 年3A 级旅游景区以郑汴洛为中心向四周扩散。郑州市是重要的交通集散中心,洛阳市、开封市有众多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因此郑汴洛是河南省的重要廊道,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同时郑汴洛是旅游景区聚集的中心地带[24]。以郑汴洛为主形成了中原文化的核心区域,成为河南省旅游的特色区域,同时也代表了河南省的传统文化。
图1 2008 年、2017 年、2019 年核密度图
采用ArcGIS 10.2 对河南省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进行标准差椭圆[28]的地理空间分析方法计算,以分析旅游景区及不同等级景区的分布与发展的方向性差异及其演变趋势[29-30]。根据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σx和σy为长短轴方向的标准差取值;x~i和y~i为第i 个行政区的x 轴与y 轴中心坐标对重心点的偏差距离;θ 为标准差距离之和最小的方向与纬度x 轴的夹角;n 为行政区数量。
根据2008、2017、2019 年河南省A 级景区及各等级景区的椭圆分布图(图2)可以看出,2008 年、2017年、2019 年河南省3A 级旅游景区的重心分布主要在郑州、洛阳、南阳、信阳、周口、驻马店、平顶山等市。从2008、2017、2019 年这3 年的变化可以看出,河南省的3A 级以上景区的重心偏移变化较小,主要分布中心以郑州、开封、洛阳为主,分布范围呈现扩张的趋势。2008 年的长轴标准差为1.582 8 km,短轴标准差为1.705 2 km,到2017 年长轴标准差为1.568 7 km,短轴标准差为1.491 4 km。长轴标准差和短轴标准差的长度都减少了不少,且长短轴标准差之间的差距已大大减小,说明河南省3A 级以上景区分布范围更加聚集且空间分布较为均衡。2008 年、2017 年、2019 年的标准差方位角从76.56 度增加为132.33 度,变化幅度较大,5A 级景区在2008 年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北部,景点分布平均中心位于郑州市,2019 年长轴标准差由1.434 2 km 延伸到2.015 4 km,景点分布平均中心位于洛阳市,5A 级景区空间分布状态变化最大,有向西南方向扩张的趋势,4A 级景区有向东南方向扩张的趋势,3A 级景区分布有向西南方向移动,且分布范围呈现扩张的趋势(图3)。
图2 2008 年、2017 年、2019 年整体旅游景点的方向分布
图3 5A 级、4A 级、3A 级旅游景点的方向分布
基尼系数是用于分析空间要素的分布情况[31],衡量景区分布的离散状态。如表1 所示,从2008 年、2017年、2019 年3 个时间段的结果可知,河南省五大区域基尼系数[32]基本在0.7~0.9 之间波动,且大于0.5,表明3A 级以上景区均衡性差异很大。具体从各区域来看,豫中地区的基尼系数在三个时间段内保持在0.75 左右,豫北、豫东以及豫西地区的基尼系数在三个时间段内逐年上升,豫南地区的基尼系数在三个时间段内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由此可知,河南省各区域3A 级旅游景区呈现聚集的分布态势。
表1 河南省各区域3A 级以上旅游景区Gini 系数(2008 年、2017 年、2019 年)
旅游景区数量对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当地旅游产业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25]、市场发育程度、社会因素以及自然地理环境四个方面对河南省A 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分布成因进行分析。其中,各市旅游收入衡量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接待人次数表征当地的市场发育程度;人口数量表示市场发展的潜力及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本文首先进行相关性分析,探析河南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具体成因,结果见表2。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结果见图4。
图4 河南省3A 级以上旅游景区与水系的关联程度
旅游景区的经济水平越好,旅游收入也越高,该地区的旅游景区数量越多,同时也说明了该地的旅游业发展越好。为此选取2019 年的旅游收入衡量各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各市的旅游景区数量进行皮尔逊相关性分析(表2)。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743(P<0.01),正向关联显著,说明地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各地旅游景区数量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
旅游景区市场发育程度对景区数量有重要作用。为此,对2019 年的旅游人次接待数与景区数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表2)。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786(P<0.01),正向关联显著,说明市场发育是影响景区数量产生差异的因素之一。
人口数量也是当地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景区数量有密切的关联。为此,对2019 年的人口数量与景区数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表2)。结果表明,相关系数为0.577(P<0.05),正向关联显著,说明人口数量对景区数量有影响。
表2 河南A 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的影响因素
河南省旅游资源多以山地和名都古城为主,其中太行山、嵩山、伏牛山和大别山地区以及郑州、开封、洛阳、安阳等历史古都是4A 级以上景区的主要分布地。这些地区不仅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有便捷的交通,区域旅游竞争力高于其他地区,成为3A 级以上景区的主要集聚区。河南省水系资源丰富,由图4 可以看出河南省旅游景区主要分布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本文通过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等地理空间分析方法以及相关性分析,对河南省2008 年、2017 年、2019 年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如图5 所示,结论如下:
图5 河南省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演化及影响因素过程分析
(1)通过核密度估计,对河南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空间聚集情况分析得出,从2008 年、2017 年、2019 年较高的旅游景区集中区域可以看出,具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且大都集中在中部地区。郑汴洛是河南省的重要经济发展地区,也是重要的交通中转纽带,串联起三个城市中多个重要的A 级旅游景点,成为河南省旅游业的中坚力量,同时郑汴洛是旅游景区聚集的中心地带。
(2)通过标准差椭圆的分析方法,对河南省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河南省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椭圆分布主要以郑州、洛阳、开封等市为主,3A、4A 级和5A 级的旅游景区呈现扩大的趋势。
(3)2008 年、2017 年以及2019 年,河南省各区域的基尼系数在0.7~0.9 之间,大于0.5,表明河南省3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衡性差异很大。
(4)本文通过对河南省旅游景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得出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发育程度、社会因素对旅游与景区数量都有正向显著作用;河南省水资源丰富,对旅游景区数量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河南省各市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表3),主要集中在郑州市、洛阳市、南阳市、信阳市、平顶山市等,其中,洛阳市3A 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最多,也是增长最快的城市,郑州市、南阳市、信阳市的3A 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的增长速度紧跟其后,这些城市旅游景区不断增多的原因大多因其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比如洛阳市是十三朝古都,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潜在的旅游景区。同时景区增长速度快也说明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大,为了使各级别景区协调发展,政府应该加大高级别景区的发展和低级别景区向高级别转化。
表3 河南省各地市3A 级以上旅游景区数量
河南省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河南省的文化内涵挖掘并不深入。近几年来,河南省旅游界围绕文化旅游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显著成效,但是游客对文化旅游内涵的理解还停留在低层次的水平、缺乏深度,文化附加值比较低。同时河南省的文化旅游资源在省内的知名度比较高,但是在省外的知名度还比较低。针对这些问题,如何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的科技含量,挖掘河南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以及如何进一步扩大宣传等都是目前要考虑的问题。本文主要以空间分析为主,但是对定性分析的研究内容比较少,理论内容较为欠缺,对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未来发展有待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