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鹏,欧向军,2*,周蓓蓓,钱嘉琳
(1.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2.江苏师范大学 城镇化研究中心,江苏 徐州 221116)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1986 年提出淮海经济区概念以来,淮海经济区的区域合作发展内容与领域不断深化与拓展,合作发展效应日趋增强。2010 年第一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上正式启动核心区一体化建设。2018 年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将淮海经济区列为重点规划的三大板块之一,首次在国家层面正式明确了淮海经济区的10 个城市范围,并要求“推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打造省际协同合作示范样板”,同年举行的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区内10 个城市共同签署《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吹响了淮海经济区新一轮战略合作、加快协同发展步伐的“号角”。2019 年徐州组织召开的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六个一体化”,合力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影响力。综上表明,淮海经济区各地市的区域认同感逐步深化,区域合作发展愿望愈加强烈。首位度作为研究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衡量首位城市与区域内其他城市规模的概念,成为研究区域或城市的重要指标[1]。
首位度最初是由马克·杰斐逊提出,通过研究提出若某个国家或城市出现比第二位城市人口大得多的城市,则称此城市为首位城市[2]。马歇尔(Marshal)[3]通过某区域或城市的第一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对首位度量化分析并指出“较适中的数值为2,大于2 的城市称为首位城市,在数值2 和4 之间的城市则称为中度首位分布,高于4 的城市为高度首位分布[4]。”亨德森提出城市集中理论和经济的不断增长与城市的集中程度密切相关的观点[5]。与非经济因素相比,以个体最大化选择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因素所形成的城市系统,具有更为合理的城市集中度[6-7]。严重敏等[8]首先将首位度的内涵引到中国,并对1949-1978年中国各省的城市首位度情况进行了研究;周一星[9]选取反映城镇等级体系的指标即首位城市规模进行了研究,改进了首位度指数的计算方法,提出了四城市和十一城市指数法;卢学法等[10]在研究杭州城市首位度时,提出了经济、产业、科技、人才和文化首位度的内涵;康俊杰[11]在研究青岛城市首位度上,提出了包括规模、产业与功能三个方面广义的城市首位度;雷仲敏等[12]提出了规模、产业和功能首位度的概念和首位度评价体系并以山东省为例进行首位度分析;张璇[13]深入地研究首位度的研究方向,扩展到城市首位度的经济、文化底蕴和政府问题的范畴,找到了更加有实际涵义和全面的城市首位度的评判标准;莫拓[14]对城市首位度进行了扩展,提出工业、收入、和谐和全域首位度并以南宁城市首位度为例进行研究;张瑶[15]通过2001-2017 年我国30 个省市的数据,以人口首位度和经济首位度来分析城市首位度对经济增长的效应;卢钱红等[16]通过东部地区1987-2017 年数据,探究城市首位度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多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可知,对于首位度的研究从人口单因素转向经济、科技、人才、文化和基础设施等多因素角度,但是对某个区域或城市综合首位度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人口、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开放创新、设施保障和资源环境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研究,以此来探寻最合理的广义首位度。
本文以淮海经济区10 个地市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狭义和广义首位度角度来探寻其城市首位度情况。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江苏统计年鉴》《徐州统计年鉴》。由于个别最新数据存在缺失及便于计算,因此狭义首位度即人口首位度采用2010-2017 年的数据;广义首位度采用2018 年的数据,并以2017 年的数据作为补充,同时采用熵值法进行客观赋权并对各城市的综合得分情况进行计算及排名。
数据标准化处理。为了消除数据大小、单位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对收集整理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隶属函数(1)对正向指标(越大越好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隶属函数(2)对逆向指标(越小越好型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在公式(1)和(2)中,Yij为标准化随机变量,Xij为指标的统计值,表示第i 个城市第j 项评价指标的数值;Ximin和Ximax分别为同一指标下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熵值法确定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能够有效避免主观因素带来的干扰,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信服力。
式中,Pij表示第j 项指标下第i 个对象指标值的比重;Ej和Wj分别表示第j 项指标的熵值和权重;m表示研究对象的个数;n 表示指标个数。
得分的计算。计算单指标得分:
1.3.1 二城市人口首位度。人口首位度的计算主要根据杰斐逊的二城市指数算法,即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之比。从淮海经济区10 个地市的各自历年统计年鉴中可以查询并获取各地市2010-2017 年的市区常住人口数据,由此可知淮海经济区首位城市为徐州,第二城市为临沂。2010 年徐州市区常住人口由305.38 万人上升到2017年的330.73 万人,7 年内增加了25.35 万人,平均增长率为1.15%,人口增长速度较低。通过计算可得,从2010-2017 年淮海经济区人口首位度整体上呈现降低趋势,由2010 年的1.45 下降到2017 年的1.34,下降了0.11,一定程度上说明徐州的人口吸引力度较弱(表1)。
研究表明,城市首位度在2 以上时,城市开始具有一定集聚辐射带动作用,首位度低于2 则优势不明显,地位不突出,首位城市发展程度较低,集聚辐射作用有限。一方面,徐州的二城市指数低于2,说明徐州的人口首位度优势不明显,地位不突出,集聚辐射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对于常住人口来说,徐州的人口首位度处于变小态势,这与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应具有的人口规模和聚集力并不相符,因此,徐州应积极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其吸引人口的强度,充分发挥其首位城市的示范带头作用。
1.3.2 四城市人口首位度。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仅仅对城市的二城市首位度进行研究难免不够全面,因此,需要对淮海经济区的四城市人口首位度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可以发现,2010-2017 年淮海经济区的四城市人口指数稳定在0.5 左右并有减小的趋势(表1)。根据位序—规模的原理,在正常情况下四城市指数应该是1,而淮海经济区为0.5,由此可以看出其首位城市的人口集聚能力不强,辐射能力较弱,这可能与徐州吸引人才的相关政策有关。
表1 淮海经济区市区常住人口二城市人口指数与四城市人口指数(2010-2017 年)
根据广义首位度的相关概念,遵循综合性、系统性、简明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为了指标的可获取性,分别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开放创新、设施保障和资源环境五方面建立城市首位度二级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包括5 个一级指标、20 个二级指标(表2)。
表2 城市首位度评价指标体系
基于对城市首位度具有一定影响的指标情况,选取2018 年淮海经济区各地级市市辖区的状况进行研究,应用熵值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出二级指标的权重进而计算一级指标的得分情况,并对其进行综合排序以此对城市的广义首位度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研究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度情况(表3)。
通过表3 可以看出,淮海经济区10 个地市中,徐州的综合得分为0.162 9,位列第一位,宿州的综合得分为0.071 2,居于末位,第一位与最后一位相差0.091 7,差距较大,可见淮海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应以徐州为中心进行协同发展,以此提高淮海经济区的整体发展能力。在经济增长首位度方面,徐州的得分为0.043 5,位列第一位,临沂的得分为0.031 5,仅次于徐州位列第二位,而宿州的得分为0.016 8,位于最后一名,与第一位相差0.026 7,且差值高于平均值水平;在社会发展首位度方面,徐州的得分为0.034 2,亦位列第一位,连云港的得分为0.025 0,位于第二位,而淮北的得分为0.014 3,位于末位,与第一名相差0.019 9,高于平均水平;在开放创新方面,徐州的得分为0.032 7,位列第一名,临沂的得分为0.023 7,位于第二名,而淮北的得分为0.013 9,位于末位,与第一名相差0.018 8,与平均水平非常接近;在设施保障方面,徐州的得分为0.031 0,位列第一名,济宁的得分为0.026 3,位于第二名,而淮北的得分为0.013 5,与第一名相差0.017 5,低于平均水平;在资源环境方面,徐州的得分为0.021 5,位列第一名,淮北的得分为0.020 3,位于第二名,而宿州的得分为0.008 4,位于末位,与第一名相差0.013 1,低于平均水平。
表3 2018 年淮海经济区城市首位度评价各主因素得分及排序
综上所述,徐州作为淮海经济区的首位城市,其首位度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开放创新、设施保障和资源环境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与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应不断提高徐州的辐射带动作用,继续加强中心城市建设,以提高首位度为目的,加快城市人口集聚,提升城市建设品质,充分发挥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协同发展的倡导者和区域合作“发动机”的作用,促进淮海经济区的协同发展。
坚定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积极向高科技产业、服务业方向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辐射力及带动力的产业体系。明确徐州的产业定位,发展主导产业促进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同时也要关注公共服务设施、卫生医疗设施的建设及环境保护。鼓励企业或高校联合,提高创新实践能力促使高校学生创造有利于社会进步、经济增长的高科技产品。全面推进新科技、新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竞争力。
针对徐州外资企业数量少、外国人活动强度低、国际航线数量少的痛点,以全面融入国家战略为抓手,抢抓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机遇,着力构建公、铁、水、空国际级立体交通门户,强化淮海国际空港、淮海国际陆港和内河开放大港的枢纽功能,打造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东端重要枢纽城市。
着力建成投用一批标志性、功能性、特色性项目,加快形成具有“汉源徐州”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观系统。完备地下综合管网、供水排污、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市政配套设施,完善防灾减灾应急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安全运行保障能力。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加速山水相融的园林城市和“无废城市”建设,充分彰显“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绿色宜居品质。
加强基础性、功能性、网络化的现代高品质基础设施体系以及公共活动中心体系建设,推动市区功能现代化。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全面建成“高速、移动、泛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开通互联网国际专用通道。加强对城市空间集约化利用,提高城市建筑立面的文化气息、特色风貌的建设。建设具有韧性的城市特点,应用本土特有植物,构建生态景观,扩大城市绿地空间的建设,提升城市品位。超前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供电供气供热供水、城市防洪排涝等重大设施;实施生态园林城市补短提升工程,努力打造“徐派园林”品牌;进一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提升区域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设立淮海经济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争取率先开展国家级改革试点工作,提升区域影响力、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协同发展水平;建立并完善区域城市联合办公制度,加强合作管理,确认并实施区域内城市行政管理认证的统一标准,确保相关试点示范措施落地见效。
建立区域战略统筹和规划协同机制,制定统一的区域发展战略,探索编制总体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统一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与重大项目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规划对接机制,提高规划的合理性。共建区域统一市场机制,强化区域市场监管服务,推进区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形成自由流动、公平竞争的区域市场体系。探索差别化的区域生态、资源利用政策,平衡各方利益分配。建立协同发展推进机制,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建立决策咨询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政府引导、企业多方参与的多层次、多形式、多主体的协同推进机制。
通过人口首位度的计算和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开放创新、设施保障和资源环境方面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淮海经济区二城市人口首位度由2010年的1.45 下降到2017 年的1.34;2010-2017 年四城市人口首位度保持在0.5 左右并具有减小的趋势;徐州在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开放创新、设施保障、资源环境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但是与淮海经济区内其他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对于文中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进一步完善,应选取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对于综合首位度的计算方法也有待进一步研究,以寻求更加合理且准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