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佳
柳某,男,76岁。1984年5月15日初诊。诉中上腹胀痛半年余。去年中秋之后,自觉胃纳不馨,中上腹隐隐作痛,自服胃药未缓解,赴外院检查,做胃钡剂造影及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年已古稀,不愿再尝开刀之苦,转而求治于国医大师裘沛然。来诊时患者形体消瘦,面色黯滞,精神委顿,胸闷胀满,中上腹时有隐痛,嗳气频作,口渴喜饮,腹部胀满,胃纳不佳,大便量少较软。舌苔薄腻,舌质略暗,脉弦细。
诊断:(脾虚失運,湿浊内停,又兼本元亏损型)胃脘痛(西医称为胃癌)。
治则:健脾化湿,佐以补益。
方药:生黄芪30克,延胡索15克,潞党参15克,生薏苡仁30克,生白术15克,牡蛎(先煎)30克,白茯苓9克,小茴香(各)9克,炙甘草9克,枸杞子12克,白花蛇舌草10克,大生地20克,缩砂仁(后下)3克,半枝莲24克。7剂。
服上药7剂后,自觉胃脘隐痛明显改善,嗳气亦少,胃纳有增,精神亦振,患者自感中药能解决他的病痛,愿意继续服用中药,裘沛然嘱其续服上药3个月。
3个月后复诊,面色暗滞已褪,面有光泽,精神颇佳,言语响亮,中上腹隐痛消除已近2个月,胃纳颇佳,自言病已痊愈。裘沛然认为临床症状虽已缓解,但胃癌恶病不能轻视,当以提高自身免疫为佳,建议在上药的基础上加巴戟天、淡苁蓉、大麦冬,此方可长期服用,但无须天天服,可1周服2剂,或每周用1剂,患者遵照医嘱,坚持服药10年,健康安度晚年。
现代医学对癌症的治疗不外乎手术、化疗或放疗。中医对癌症,特别是晚期的癌症,在治疗上历来主张以扶正为主,佐以祛邪。裘沛然遵循这一原则,重在扶正,以四君子为主方,健脾益气,重用黄芪以增强补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证实,黄芪除具有强壮及抗衰老、延年益寿作用外,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率及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作用。方中选用生地、枸杞子以补益肾阴,加牡蛎软坚散结化痰。至于半枝莲、白花蛇舌草,既可清热解毒、化湿散瘀,又有抗肿瘤作用。
在此病例中有两个要点,一为裘沛然辨证精当,方药配伍合拍;二为患者有坚定的信心,因此能坚持服药达10年之久,故病情长期稳定。
(温馨提示:以上方剂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