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邵萍 赵卫东
患者朱女士,29岁,已婚未育。因经期延长2个月至医院就诊,B超提示宫腔占位,考虑子宫内膜息肉可能,遂做“宫腔镜检查+子宫内膜息肉摘除+子宫内膜活检”,术中见:宫腔形态正常,内膜中厚,下段见一枚息肉,宫腔内膜片状出血充血,可见粟粒样小息肉样改变。术后病理显示:子宫内膜息肉,不排除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为子宫内膜局部良性结节状突起,由纤维结缔组织、局部血管、子宫内膜腺体构成。子宫内膜息肉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主要临床表现有不孕、痛经、经量异常、子宫异常出血等,影响女性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除年龄因素外,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也是导致子宫内膜息肉的危险因素。
根据来源和特点,息肉可以分为四类:功能性息肉(源于成熟的子宫内膜)、非功能性息肉(源于未成熟的子宫内膜)、腺肌瘤型息肉、绝经后息肉(又称萎缩性息肉)。较小的子宫内膜息肉可自行消退,较大的息肉治疗主要依靠手术。宫腔镜手术是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诊治的“金标准”,在临床应用广泛,但子宫内膜息肉术后仍存在一定概率的复发,需引起重视。
什么是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呢?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又称为非典型腺肌瘤样息肉,是一种少见的子宫局灶性息肉样病变。多见于育龄女性。这是一种具有恶变可能的良性宫腔病变,发病年龄 40 岁左右。该病主要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和不孕。不规则阴道流血是最常见的症状,少数因不孕行宫腔镜检查发现,部分于行诊断性刮宫术及子宫切除术后发现。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大多数为单发,少数为多发。据国外研究报道,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多发于子宫下段及宫颈管内;而据国内研究报道,其可发生于宫腔、子宫下段及宫颈管,且宫腔内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并不少见。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具体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研究报道称,可能与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有关,在长期服用雌激素的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的病变标本中发现了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而在其正常内膜腺体中很少发现雌激素受体。
B超检查仅能发现宫内占位或宫内膜增厚,只能作为初步检查。宫腔镜下可以直视宫腔,但在肉眼观察下,很难将其与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区分,故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最终诊断均依靠术后病理诊断。宫腔镜检查时如发现瘤体表面有丰富的不规则血管且伴子宫内膜增厚,应警惕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可能,需对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临床症状、生育要求及是否有其他并发症,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因其为良性病变,若无其他并发症,可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对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患者应制订个体化治疗方案: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宮腔镜手术切除病变,术后可辅以大剂量孕激素治疗,进行子宫内膜活检随访;对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在孕激素治疗后宫腔镜检查病理阴性的条件下,宫内置入曼月乐环,定期随访;对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或不能密切随访、细胞异型性高等高危因素者,可行子宫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