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毓国 朱峥 吴壮 孟永民
新华社高级记者。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从业30多年时间里,参加了众多新闻事件报道,如阿富汗反恐战争、国庆大阅兵、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全运会等。2020年,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撰写摄影理论文章发表达40万字,出版了两本个人著作《历史的沉吟——国外突发新闻摄影作品选》《与枪口对话——阿富汗采访纪实》。
新华社主任记者。200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系,同年进入新华社山东分社任摄影记者。在从业20多年时间里,参加过汶川地震救援、国庆阅兵、上合组织峰会、全运会、亚运会、奥运会等报道。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等奖项。
新华社记者。2013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工作,2016年12月前往位于莫斯科的新华社亚欧总分社担任摄影记者工作,主要负责体育类新闻报道工作,曾参与过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多项重要赛事的报道。作品曾获得AIPS国际体育记者摄影年度照片、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等奖项。
新华社主任记者。199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在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新闻摄影教研室任教,2004年调入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采编室任记者、编辑。多年从事体育报道工作,曾参与奥运会、亚运会、世界男篮锦标赛、男篮世界杯等诸多大型体育赛事的报道。作品多次获得中国篮球新闻奖。
2022年2月20日,参赛选手在越野滑雪女子30公里集体出发(自由技术)比赛中。吴壮 摄
2022年2月5日,加拿大队球员莎拉·菲利尔(中)在比赛中与芬兰队球员苏珊娜·塔帕尼拼抢。当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加拿大队以11比1 战胜芬兰队。孟永民 摄
2022年2月5日,加拿大队球员克莱尔·汤普森在比赛中射门。当日,在五棵松体育中心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女子冰球小组赛中,加拿大队以11 比1 战胜芬兰队。孟永民 摄
我于1989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新闻摄影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我两上“战场”:一次参加硝烟弥漫的阿富汗反恐战争报道;一次参加没有硝烟的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报道。其间更有18年专职从事体育摄影报道的经历:5次参加夏季奥运会,2次参加冬奥会,4次采访男足世界杯……对体育报道有很深的感情。
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已经20年了,曾经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2021年东京奥运会的采访报道。
我2013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工作。2016年,开始从事体育摄影报道。参与了2018年平昌冬奥会、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决赛、F1大奖赛等多项重大赛事报道。
我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大三的时候喜欢上了摄影,毕业后就想从事和摄影相关的工作。经过10年的辗转,2004年调入新华社摄影部体育新闻采编室开始正式从事体育摄影采编工作。曾采访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
2022年2月12日,获得季军的加拿大选手埃利奥特·格伦丁(右)和梅尔耶塔·奥丁在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比赛颁发纪念品仪式上拥抱。吴壮 摄
2022年2月4日,挪威选手特娅·明延·比约塞特在训练中。朱峥 摄
2022年2月7日,俄罗斯奥委会队选手在颁发礼品仪式后跳起庆祝。当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团体赛颁发礼品仪式在首都体育馆举行。俄罗斯奥委会队、美国队、日本队分获该项目冠、亚、季军。王毓国 摄
我因参加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22北京冬奥会的报道,荣幸地成为“双奥记者”。能够参与并见证北京举办“双奥”的盛况乃人生莫大的幸福。在北京冬奥会期间,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中国健儿的优异表现,他们顽强拼搏,捷报频传,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同时也激励着我多出佳作。
对于体育记者来讲,成长和记忆都被一个又一个4年分割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我第一次参与奥运会报道,当时是在青岛采访拍摄帆船比赛。我每天扛着沉重的设备在大海里颠簸3、4个小时。时隔14年,北京冬奥会是我第一次涉足冬季体育的拍摄任务。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在张家口赛区采访拍摄跳台滑雪和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项目。在这里,我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首次参加北欧两项比赛的中国运动员赵嘉文的坚韧,见证了老将齐广璞揽月折桂的激情。在张家口的严寒中,透过镜头,各国运动员在赛场上迸发出的生命张力像火焰一样,战胜风雪、直抵人心。
吴壮:回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那时作为城市志愿者的我,在家门口见证奥运健儿的风采,心中满是激动。当时学校组织我们前往国家体育馆观看中国女子手球队的一场比赛,全场高唱《歌唱祖国》的场景还萦绕心头。14年弹指一挥,如今的我来到了赛场边距离运动员最近的地方,用相机记录全球顶尖冰雪健儿们的身姿,这一切如梦般美妙。
北京作为“双奥之城”,我是亲历者。我参加拍摄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一次冬季奥运会是北京冬奥会,而且两次采访在同一个场馆——五棵松体育中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我负责拍摄篮球项目,北京冬奥会则负责冰球项目。能够感受到北京在快速发展,中国体育事业也在蓬勃发展,我们在采访中有了更多的机会和权限,但责任和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了。
北京冬奥会上,我主要负责短道速滑和花样滑冰的拍摄,中途还支援拍摄了两场冰球比赛。每到赛场,人头攒动,“枪炮”林立,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在此,我发现一个新动向:不少摄影记者使用了无反相机。我没有深入调研只是猜想,这些记者也许跟我一样钟情于无反相机的轻便和高品质。此次,我使用的相机是索尼A1以及索尼FE70-200mmF2.8GMOSSII、FE100-400mmF4.5-5.6GMOSS和FE400mmF2.8GMOSS镜头。索尼相机因无反设计,显得更加小巧轻便,且成像俱佳,它在高速连拍时,防抖动功能显著。此外,以上三支镜头都可以手持拍摄,无需独脚架。
在北京冬奥会上,新华社摄影团队首次以国际奥林匹克摄影队(IOPP)和国家奥林匹克摄影队(NOPP)双重身份,服务于全球媒体。今天的成就,是新华体育摄影人经过40年数代人前仆后继奋斗的结果,历经磨难和艰辛,更需倍加珍惜。今天的成就,也预示着新征程的开始,它必将激励新华体育人扬帆起航,砥砺奋进,全力超越世界一流媒体水平,争取在奥运会报道中再立新功。
北京冬奥会我选择了无反相机作为主力机型。2017年在天津全运会时,我首次使用了索尼A9相机,对它的轻便灵巧印象深刻。2021年东京奥运会使用索尼A1相机,它强大的对焦功能让我“事半功倍”。
今年的北京冬奥会,无反相机已经成为摄影记者的主流配置。据我观察,在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赛场边,使用无反相机的記者达到七成。从“胶片”到“数码”,从“单反”到“无反”,每一次技术变革都带来了摄影方式和理念的创新。相较于单反相机,无反相机最大的优势是重量和速度,轻量且高集成化的机身给体育摄影师带来更多可能,携带装备时也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斤斤计较”。
本届冬奥会我使用的是索尼A1和A9M2机身,FE24-70mmF2.8GM、FE70-200mmF2.8GMOSSⅡ、FE100-400mmF4.5-5.6GMOSS、FE400mmF2.8GMOSS等镜头。基本性能无须赘述,让我惊喜的是看上去小巧精致干不了“粗活”的索尼系统,居然抵御住了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严寒,在风雪中“摸爬滚打”,对我不离不弃。
在跳台滑雪运动中,运动员从起跳到落地只有2、3秒的时间,空中时速超过100公里。而站在坡道上的摄影师看不见运动员起跳,等看见时已经飞到眼前了。这时索尼强大的追焦能力就开始发挥作用,从捕捉目标到自动对焦一气呵成。即使天上飘着密集的雪花、运动员戴着风镜,它也能准确地识别到眼睛,排除干扰紧追不放。再加上高速连拍,大大提高了摄影记者的成功率。
2022年2月10日,美国选手肖恩·怀特在男子单板U型场地技巧决赛后落泪。吴壮 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我参与的第二届冬奥会,回想起4年前,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的赛场上,我踏遍了每一个赛场,从空中技巧到高山滑雪,从雪车雪橇再到冰球,每天光坐公交车就要用去2、3个小时。那时的我就像一块儿干燥的海绵,尽情地吸收着每一滴水。也正是在那届冬奥会最后两天的比赛里,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无反相机。当时最大的感受便是电子取景器带来的即时性,所见即所得,让我不用再担心可能存在的曝光不准。
北京冬奥会上,我使用的是索尼A1相机,主要负责拍摄张家口云顶滑雪场的比赛项目。虽然每一名参加冬奥会的记者都很不容易,但是如果硬是要评出哪里的记者最不容易,恐怕非云顶的摄影记者莫属了。每天我们都要沿着长长的雪道逆势而上,背着沉重的摄影器材,与呼啸的冷风进行对抗。这时器材的轻量化是摄影记者所追求的。索尼A1相机机身仅652克,加上400毫米镜头的重量绝对是摄影记者的福音。它大大节省了我们上山的体力,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前往理想的拍摄点位,节省出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到拍摄中。
重量轻并不意味着质量打折,索尼A1的5010万像素更加真实地还原赛场本身,让每一个细节都被清晰地记录,甚至是那些你肉眼可能忽视的细节,譬如美国名将肖恩·怀特在他最后一届奥运会后暗暗留下的泪。
2022年2月20日,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表演滑结束后合影留念。当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表演滑在首都体育馆举行。王毓国 摄
索尼A1相机的菜单相比以往逻辑更加清晰,你能轻而易举地找到所需的内容进行设置。机身按钮的分布,快捷键的设置也为拍摄提供了更多可能。你可以提前将拍摄参数预制在功能键上,以便随时调用。A1相机不仅可以链接wifi传送照片,还配备了以太网端口,使奥运赛场的记者能直接将相机与网线连接,拍摄的照片第一时间回传到编辑部。这对于分秒必争的互联网时代,解决了摄影记者追求实效性的第一需求。
我在东京奥运会之前开始尝试使用无反相机,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我才敢在东京奥运会上使用索尼A1相机去完成拍摄任务。北京冬奥会上,我依然选择了索尼A1相机作为主力机型。我拍摄了开幕式和20余场冰球比赛,索尼A1相机无论拍摄,还是照片传输的性能都十分稳定可靠,值得信赖。无反相机比单反相机更加高速、安静、直观,它取景系统的“所看即所拍”功能也非常实用,曝光效果一目了然,使我在拍攝过程中不用担心曝光,更专注于拍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