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北京理工大学转播培训项目实习生 郭世圆的花滑转播笔记。中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颁奖礼仪志愿者詹开元。右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温德姆闭环酒店住宿领域志愿者段欣仪、王权、刘泓伯(从左至右)。
作為一名“冬奥住宿领域志愿者”,来时有期许也有担忧。我们通过多次的双语面试,部分英语水平较高的住宿志愿者被选入闭环酒店。闭环酒店不同于非闭环:由于每家闭环酒店只配备3名志愿者,因此会有更高的、未知的工作强度,也意味着更少同龄人的并肩作战。闭环酒店里住的是各国转播方、新闻媒体和利益相关方,因此会和外宾更频繁地交流和接触,同时,活动空间有限,要封闭于酒店近2个月之久。我和伙伴们深知任务艰巨,作好心理准备的同时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怀着忐忑又坚定、激动又憧憬的复杂心情来到了闭环酒店,成为酒店冬奥保障组的一分子。
第一天上岗我们全副武装,佩戴N95口罩、面屏、手套迎接第一批客人,内心还是有些不安的。以前虽然参加了很多志愿活动,但在酒店服务方面没有任何经验,加上疫情防疫措施的各类要求,并不清楚自己的工作具体要做什么:需不需要帮宾客抬行李?宾客腿脚不便要不要主动上前搀扶?宾客能不能在大厅摘换口罩?宾客询问的事情现场没有人了解又该如何解决……这些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考验的是每位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忙忙碌碌间我已经顾不上太多心中的疑虑,遇到问题就勇敢解决、沟通。互相理解相互配合间,我们与宾客有了无形的默契,保障组的工作也由慌乱无序变得平稳有序。
然而,随着入住宾客的增多,酒店服务人员变得更加紧缺,因此我们增加了服务岗位,除了大堂的志愿者咨询台,还在早中晚三餐的时段里增设了在中餐厅和西餐厅的登记工作岗位。我们将头发盘起,戴上蓝色的头套、面罩,脸上戴着最紧的口罩,手上裹着橡胶手套,全副武装下负责记录宾客的房间号、核对用餐信息、测温、提示保持一米距离、及时补放一次性手套等工作。一开始真的是手忙脚乱的状态:刚要去补放一次性手套,就来了一批宾客,登记、核对、测温、提醒,一个环节也不能漏掉,每次一站就是三四个小时,隔着亚克力板、面屏、口罩3层阻挡媒介,每句话都在大声重复,每件事也都在机械地运作,如果我身上没有那么多汗,腰和腿没有感觉到酸痛和肿胀,我甚至觉得我就是一个机器人——不断执行写好的程序。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早班。当天突然换了登记方式,宾客需要刷房卡才能进入餐厅,而不是单纯地张嘴报房间号。早上本就紧张的吃饭时间变得更加局促,宾客不免急躁、抱怨,有的仿佛带着起床气:“怎么又变成刷卡了?真麻烦!”他们把心中的不满全部化作激进的语气和愤怒的眼神丢给我,一时间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委屈的人。每句提醒重复了400多遍,来不及喝一口水,喉咙的干哑伴随着腰腿的酸痛和不被理解的多重打击,我不禁开始有了负面的情绪,也开始担心之后十几天“千篇一律”的志愿服务工作。叹气间,有位宾客从我身后走来,放了一个“冰墩墩”的钥匙链在我的桌子上,“你真的好辛苦,我早上来吃饭、晚上来点菜都看到你在这里工作,一口水也没有喝过,你值得拥有一个冰墩墩!”我想他应该是看到了我之前极力掩饰的失落情绪。在这被肯定、被关照的一瞬间,暖流注入了我心底。其实,温暖的人有很多很多,只是我一直被情绪笼罩着,忽略了那么多明亮的双眼传递的炽热情感:他们每日早出晚归,却仍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甚至还向我们传递着温暖与关怀。
这一段时间,伴着曙光与月光,我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我作为庞大冬奥体系中的一员,无论在什么岗位,都代表着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传递“中国温度”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幸福感、自豪感的一大来源。在这些披星戴月的日子里,虽然和其他领域的志愿者朋友相隔甚远,但我们互相鼓励着,感受着彼此的热血真挚。
我们酒店的转播方有一部分人员是由大学生组成的,他们也来自不同的学校,为冬奥项目转播、开闭幕式转播而工作。其中一位大学生与我分享了他如何满足一位加拿大小哥想要拥有一对石狮子的愿望。他和加拿大小哥并没有工作上的交集,只不过一起在休息区欣赏了同一片景色,感慨间聊起了外国小哥心中的中国元素——他一直想拥有一对精美的石狮子。“外国友人都开口了,咱也不能不帮”。他在京东上精心挑选了一对小的石狮子摆件儿,由于工作地点只能收到中国邮政的快递,他就先把石狮子寄到学校,再让同学帮忙用中国邮政转寄过来。加拿大小哥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口一说的愿望居然能在两三天内实现!小哥对这份礼物爱不释手,几乎用了所有赞美的词表达自己内心的惊喜。我想,加拿大小哥这份对我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深深感动着传递“中国温度”的大学生。
我还认识了一位负责转播花样滑冰的大学生。我们一起在大堂观看花样滑冰转播时,他的解说甚至比解说员还要细致,各种动作名称脱口而出,就连运动员飞速旋转的圈数都能数得清清楚楚。我以为他是类似于羽生结弦粉丝一样的狂热花滑爱好者,然而,他说这些专业知识都是他来到这里几天之内学到的。此前,身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大学生,他对于花样滑冰动作从未有机会了解,为了转播时不出错误,他反复观看各种花滑教程,和俄罗斯的转播负责人探讨各种动作的区别。对这个项目从一无所知到了如指掌,短短几天就能记住这么多琐碎繁杂的内容,我觉得他的大脑非同人类。不过,当我看到他满是简笔画小人和批注的工作笔记时,心中满是震惊和尊敬,原来,这超乎常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源自对完成任务一丝不苟的自我要求,对专业潜心学习的态度,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担当与满腔热血。
我在延庆冬奥村的一位志愿者朋友是芬兰残奥代表团的助理,帮助代表团联系车辆、收取文件等各种事情。她发现他们独来独往,除了工作上的问询,基本和别的团队没有任何交流,也不会参与集体晒太阳、唱歌等悠闲活动。我这位朋友工作起来十分小心,生怕惹到这些“高冷”的宾客们。但时间長了发现,他们极其守时,处处为对方着想。在夺冠之后,还邀请志愿者和他们一同前往颁奖典礼现场见证荣耀时刻,获奖者甚至把奖牌给志愿者带上,说道:“很感谢你帮我做的一切事情,有你的存在是我的幸运”。原来,“高冷”一词根本不适合形容他们,他们仿佛是“社恐”人群,其实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大局,不愿打扰到任何一个人,这种平静温和的相处模式像一股暖流默默地温暖、滋润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酒店隔离期间,我在刷朋友圈时也关注到了其他岗位志愿者的工作日常。在张家口的礼仪志愿者们还在奋战残奥,她们礼服上的图案是红色的牡丹、蓝色的远山,配着她们优美的体态、自信的笑容。梅花香自苦寒来,展现在眼前的靓丽是一次次训练成就的。她们经历过2个月的岗前培训,在酷暑中手捧6公斤托盘,在艳阳下反复练习仪容体态,最终赴约严寒,在凛冬中傲立绽放。咬紧牙关,紧绷每一块肌肉与零下20度的严寒较量;思路清晰,用心记住每一条临时更改的路线,她们的每一滴汗水与泪水都给奖牌增辉。
朋友告诉我,服务残奥期间,她看到雪场上独自训练的残奥运动员时不时摔倒,但是出于尊重,她也尽量不上前搀扶。单腿滑行的运动员在一次次失去平衡摔倒后重回起点,坐姿越野滑雪的女运动员一次次挑战着自己的极限,他们拥有拼命前行的勇气,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如果说冬奥的获胜者拥有人类在冰雪运动中最巅峰的体格,那么,冬残奥会便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在逆境中最不屈的灵魂。
冬奥会结束后,交通领域志愿者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全心全意地为冬残奥会服务。“由于残奥会阶段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作出了许多贴心的改变,比如:轮流站在咨询台外,以便更好地接受宾客的问询,将一部分免费食品放在矮凳上方便轮椅宾客取用。”交通志愿者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轮椅宾客乘车前往各个赛区前,上车为他们进行轮椅固定。这是一项非常细致并且需要熟练技巧的工作,然而,身着“二级防护”会导致轮椅固定操作的灵活度受到很大限制,志愿者在完成一整套流程后往往是汗流浃背,护目镜也会变得模糊不清,但当工作受到残奥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一致好评时,能为特殊群体作出贡献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我们也不禁想到:如何对待残疾人,是衡量社会文明度的一把尺子,在我们感叹残奥运动员绽放生命精彩的同时,希望能够把更多无障碍服务和精心关照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普及到日常的社会化服务中,延续“心”的精彩。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家奥委会和残奥委会服务志愿者付亦婷、王鹏霖与芬兰残奥代表团成员合影。
2008年到2022年,我们从“鸟巢一代”成长为“冰新一代”,在环内环外各司其职,从前辈手中接过接力棒,用力量与信念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冬奥组委总部、国家体育场、跳台滑雪中心、五棵松体育馆、颁奖广场、各大冬奥酒店… …志愿者们从学校出发,奔向不同的奥运天地,在各自的志愿领域、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绘制着独属于我们的“志愿蓝”。一场宏大的盛会让我们与更广阔的世界进行了连接,成为这时代印记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志愿者来说,2022年春节是第一个没能和家人共度的春节,却也因为冬奥志愿服务而变得更加温暖与难忘,一路走来有说不尽的感慨与感动。离开志愿者工作岗位,我们回到了各自原本的学习、生活轨道上,志愿者服务期间的满满收获,将激励着我们未来永远向前、不断攀登!
(责编: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