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军,王喜花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宣传思想工作是中国共产党适应新时代要求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执政环境与条件下,做好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要不断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建设。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是宣传思想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党的百年实践探索中,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虽然在规范准则、政策法规和方式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效,但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还需要更加完善和制度化。因此,以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的价值意蕴为起点,对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面临的现实差距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的提升路径,从而为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展提供更系统、更规范的制度保障。
所谓制度,就是约束人们社会生产和生活行为的一种规则或规范体系,体现着静态而相对稳定的状态。“所谓制度化就是制度走向固定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过程”[1],是制度动态运转和持久效能的体现。纵观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宣传思想工作之所以得到有效开展,就是因为以制度建设作为保障。新时代,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加强,更需要进一步以制度建设保障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提,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正是保障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关键。我国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岿然不动,就是因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加快了复兴的步伐,中国能否实现伟大目标、能否延续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两大奇迹拷问着中国共产党人,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以制度建设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冲击着人们原有的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为争夺意识形态阵地,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与开放性极尽抹黑和扭曲之能事。在这样的斗争形势下,亟待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实际就是以制度规范和保障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这不仅能够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效能,而且还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具体制度,用制度保障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贯彻落实。由此可见,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必然选择。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由多个部门、多种要素相互配合和共同开展的,并且是以塑造人的价值观念为目的的一种对象化活动。多部门指的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开展需要各部门协调配合,横向来说包括思想文化宣传部门、新闻出版社等机构的互相配合,纵向上则包括多层级宣传机构的上下联动。多要素就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由主体、客体、载体、队伍等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多要素之间只有密切配合和相互协调,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才能得到有效开展。可见,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各要素之间具有协同联动性,只有不断完善和加强各层级、各部门之间的联合互动,才能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体系构建。只有进一步加强制度整合,才能使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处于相互协调的状态。
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正是以制度为中介调整、规范、维系和建制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内外关系结构”[2],汇聚起宣传思想工作的各类资源,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协调机制得到更加健全,构建起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因此,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不仅能够更新工作模式,有效配置资源,还能实现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的再生产。
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序开展需要制度的支撑,其创新发展也离不开制度。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是“意识的产生与行动本身有真正和必然联系的”[3]实践活动。它是连接思想和现实的桥梁和中介。无论是传播思想理论,还是教育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都需要制度的规范和约束,而这些制度都是以宣传思想工作作为特殊的表现形式而体现出来。制度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限定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形态进行型塑。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宣传思想工作内容的改革与发展、工作队伍建设的全面提升、工作方法的不断创新、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等制度的变革,为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由此可见,从制度方面总结和提炼出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教训,使已有的创新成果更加巩固是宣传思想工作的现实需要。因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就意味着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已经成熟并且要巩固已经成熟的经验,可以通过提高制度建设的质量来破除其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障碍。这既能重构宣传思想工作的运行框架,又能改善组织和管理模式,开辟更大的制度空间。
简言之,制度化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能否实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关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关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序运行。随着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高度重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领导体制、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得到不断完善,在内容生产、工作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但从更高发展要求来看,当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制度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的实质就是制度设计、制度体系构建和制度运行。纵观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百年历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宣传教育法,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宣传网,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宣传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特别是新时代中共中央颁布了宣传工作条例,都是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全面总结经验的结果。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由于主客观条件限制和现实环境复杂多变,在制度设计、制度体系构建和制度运行方面都需要进一步提升。
回顾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展历程,制度化既是党总结不同时期工作经验的结果,也是新时代推进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党不断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建设,完善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它保障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广泛开展,粉碎了敌人的谣言诽谤,维护了社会稳定。因此,要根据特定的时空环境和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内在规律推动制度化。如果不能正确认知特定的时空环境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在规律,就不能作出正确的制度设计,也就不能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道路。
进入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时空环境。一方面,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进入了虚拟和现实相互融合的流动空间,智能化、数字化、微型化占据了重要地位。这表明以往的运作模式已经发生改变,能否在信息化浪潮中掌握宣传思想工作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其新形态,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设计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既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制度,也要调整和变革制度结构。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冲击了宣传思想工作现存的制度结构,增加了宣传思想工作制度构建的难度。能否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和基层实践探索的有机结合”[4],是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面临的挑战之一。
科学的制度是制度化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指向、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都受到时空环境、已存制度和现实需求等因素的影响。这就说明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体系是多因素相容的结果。可见,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是一个多重制度调整与变革的过程。必须全面认识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时空环境,立足现实,既要注重制度供给与现实需求的匹配性,又要注重自身制度体系的构建。
从制度供给来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制度的现实性。但作为上层建筑的制度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的,它是具体的、历史的存在。然而,在制度建设中总是追求完美,导致宣传思想工作的制度设计有的脱离具体实际,使制度的实际效能减弱。
当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推动网络空间治理和构建网络治理体系成为宣传思想工作制度的迫切任务。这就需要变革旧制度、扩大制度供给。但由于有时对现实需求的判断不准确,制度供给不能及时满足不断发展的新需求,在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宣传思想工作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继而使宣传思想工作的综合效果受到影响。
另外,由于职能分工不同,各部门的制度安排是根据自身需求而进行的,缺少对中心工作、日常工作制度的关注,从而使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进程受到阻碍。
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的基础和前提是制度设计和制度体系构建,而它的关键是制度运行。在实践中,我们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主要通过宣传部门来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制度的建构通过机构的职能和权责配置体现出来。
进入新时代,想要有效开展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就要合力配置各层级部门机构之间的职能权责。因而,要使宣传思想工作实现制度化,就不能忽略制度实施机构,优化机构职能、整合资源是当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落到实处的基本要求。
2019年,中共中央颁布的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 对宣传思想工作职能分工更加明确,但由于各层级部门机构不能得到有效的互动协调,从而影响制度的整体运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能与权责配置模糊,制度执行不统一。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由于有的层级管理部门职能与权责界定不清、衔接不紧密,不能相互配合和有机协调,使制度的有序运行受到影响。其次,宣传意识淡化,影响制度有效执行。推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专业化、职业化,必须合理配置部门机构的职能。然而,由于分工和权责不明确清晰,导致宣传责任意识不强,制度执行不彻底,影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常态化运行。最后,垂直分类体系,使制度执行的协同难度增加。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党委统一领导、各机构部门协调配合中展开的。这一垂直分类体系虽然能更好地整合资源,但也容易使不同地区、部门之间政策执行不平衡不充分。
由此可见,制度执行的整体性不强会影响制度执行的效力,影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了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进程。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是一个不断更新、持续深化的动态过程。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全面加强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必须深化认识规律、健全制度体系、狠抓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提升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的治理效能。
从制度生成来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在内容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行为规律,在形式上则表现为一种主观设计的规章条文。想要使宣传思想工作制度设计产生积极效果,就要把握好宣传思想工作的行为规律。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重大作用,必须提高其制度设计能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实际效能。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只有在充分认识新时代时空环境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组合不确定性因素,加强对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才能提高制度设计的能力。一是正确认识制度与行为的逻辑关系。与其说制度是对行为的规范、约束,倒不如说制度可以引导和确保行为的实现。行为和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制度是否适用只能通过宣传思想工作实践来判断。坚持实践导向是制度设计的前提,明确制度的实践属性,避免把实践与制度进行对立,使制度设计既合原则性,又合实践性。二是准确把握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变”与“不变”。要不断创新宣传思想工作,但创新的前提必须守正。因此,在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制度设计过程中,明确使命任务和原则方针,创新理念、内容和形式,把握好制度设计的原则性和创新性,推动宣传思想工作有序开展。
由于制度设计主体在制度建设中有不同的价值追求,所以制度的质量也有优劣的区分。宣传思想工作的有序开展只有通过优化的制度才能实现,反之,则会制约其有序开展,影响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进程。
制度建设是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开展的现实支撑,抓好制度建设这一关键环节,并将其贯穿于宣传思想工作全过程、各方面。要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构建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在宣传思想工作各方面都重视制度建设。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涉及各个方面,从主题遴选,到内容生产,再到宣传形式,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全局带来意料不到的后果。在开展宣传思想工作过程中,要把制度建设贯穿其各方面,完善日常运行、跟踪检测、舆情分析和应急管理等机制,形成制度“大联动”,保障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是发挥关键环节制度的推动作用。当前,互联网的发展使宣传思想工作的结构发生变化,最重要的是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规避风险。这就需要构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关键环节的制度,发挥关键环节制度的推动作用,完善网络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环境适应性。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5]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得到极大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基础地位更加牢固,但是,各层级部门机构职能协同效率不高,不同层级机构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呈现分散化倾向,影响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的整体运行。
新时代提高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水平,必须进一步优化组织管理,确保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常态化运行。一是横向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组织架构,推动大宣传格局更加完善,要“把宣传工作同各个领域的行政管理、行业管理、社会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6]一方面,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明确各机构的权责,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相互配合,从而使不同部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加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各机构的融合互动,构建起跨界联动的协同治理模式,从而使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朝着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纵向衔接宣传思想工作组织架构,落实落细各层级部门责任。一方面,优化制度设计,强化党对宣传思想工作部门的集中统一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严格管理,整合资源,协调宣传思想工作各类机构协调运转,从而确保各层级部门责任明确;另一方面,要根据地方具体实际,在基层工作中拓宽工作思路,使宣传思想工作制度体系得到及时调整,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各部门协调融通。
总之,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是总结宣传思想工作百年经验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国家治理模式现代化和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体系变革的必然选择。新时代推进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化,必须立足当前,展望未来,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出发,通过解决党的宣传思想工作体系的内部矛盾,使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制度更加科学、协调和规范,才能保证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有效开展,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