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距离教育》2022 年 1-6 期总目录

2022-04-07 04:21:47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分析研究教育

CSCL研究

面向协作知识建构会话内容的智能挖掘分析

马志强,郭文欣,王 萌(1,3-13)

CSCL情境中的群体感知工具:设计类型与效果评估

欧阳嘉煜,汪 琼(1,14-23)

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协作脚本:哲学基础、领域分析、结构功能与研究展望

陈 晟(1,24-36)

协作脚本促进CSCL实践:理论、应用及启示

夏亮亮,王良辉(1,37-46)

热点探索

元宇宙+教育:未来虚实融生的教育发展新样态

李海峰,王 炜(1,47-56)

“双减”背景下的家庭作业:问题回顾、作用机制分析与提质增效路径选择

王晶莹,周丹华,李 想,孟丹宁,郑永和(1,57-63)

教育信息化

“互联网+”教学环境下初中生信息素养影响因素跟踪研究

——基于学生个体和家庭层面的视角

余 亮,张媛媛,赵笃庆(1,64-74)

本体、认识与价值:智能教育的技术伦理风险隐忧与治理进路

韦 妙,何舟洋(1,75-82)

临场感与晕屏症在VR教学中的影响机制分析

——以“心理危机团体辅导”虚拟仿真实验为例

张为忠,肖惠文,许艳凤(2,42-54)

面向学习过程的桌面虚拟现实环境临场感研究

张梦欣,苟娟琼,王 莉(2,55-65)

伴随言语的图标手势类型对初中生词语激活与理解的影响

——对智能导学系统教学代理设计的启示

杨翠蓉,廖雅丽,袁 欢(2,66-74)

拍摄视角对视频学习的影响机制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分析

王 雪,徐文文(2,75-82)

增强现实技术对场馆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及展望

刘清堂,马晶晶,余舒凡,李小娟,姜雨薇(3,3-12)

循证教育视域下的社会情感学习研究:体系框架与应用路径

王 萍,曾家延,李慧芬(3,13-24)

多模态学习分析应用于公众演讲能力评估的系统性综述

张华阳,郑春萍,吴 斌,宋 威(3,25-36)

基于TOE理论框架的教育政务数据开放共享影响因素分析

杨现民,米桥伟(4,3-12)

创新时代未来学校的建设:内涵特征与实践方式

穆 肃,庄慧娟,胡丽丹,朱家淼(4,13-2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数字阅读素养测评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王佑镁,李宁宇,南希烜,尹以晴,柳晨晨(4,23-31)

综合多影响因素的试题难度自动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周东岱,董晓晓,顾恒年,段智议,明守刚(4,32-41)

缓和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争议:教育中的技术社会实验

郝祥军,顾小清,王欣苗(4,42-50)

人工智能技术如何赋能特殊学生教育

——基于美国中小学的实践经验

王正青,于天傲(5,42-49)

跨越危机:基于AGIL模型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研究

李世瑾,顾小清(5,50-58)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混合式教学胜任力框架构建及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回溯定性建模法

郭婉瑢,冯晓英,孙洪涛, 李 颖, 孙翠松, 宋佳欣(5,59-69)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建构研究

叶蓓蓓,覃 颖,滕洁梅,冯淑慧(6,3-10)

基于异步视频学习情绪预警的视频画面情感进化模型研究

王 雪,王崟羽,乔玉飞,牛玉洁,贾薪卉(6,11-22)

后疫情时代教师在线教学工作重塑研究

董 艳,罗泽兰,丁国胜,杨韵莹(6,23-29)

数据支持帮扶:美国中学早期学业预警系统的发展轨迹与运行特色

但金凤,王正青(6,30-38)

智能教育产品“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生态构建研究

王一岩,郑永和(6,39-46)

终身教育

智能职业教育: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新路向

王 洋,顾建军(1,83-90)

逻辑·价值·实践:终身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研究

王 琴,张建友(1,91-96)

间断均衡理论视角下英国技能培训政策的变迁分析

刘奉越,刘睿声(2,83-89)

终身学习对数字化和新技能的回应

——基于《数字教育行动计划》和《欧洲技能议程》的分析

王萌萌(2,90-96)

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

袁 磊,隋丹妮,张 旭,周汉毅(3,78-87)

城市社区学习中心能力建设与路径探索

李盛聪,陈思诗,李宜芯,陶兰琼,滕 丽(3,88-96)

北欧国家终身学习迈向系统治理:路径、问题与思考

欧阳忠明,李林溶,王子鹤,徐卓玥,王江雁(4,83-91)

自媒体时代学习者终身学习路径探索

杨 楠,任锦鸾(4,92-96)

隐忧与消解:公民教育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基于《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五)》的思考

孙纪磊,何爱霞(5,88-96)

低技能劳动力数字技能保护制度研究:国际组织的视角

张学英,耿 旭,张 东(6,78-85)

法国行业协会如何引领职业教育价值共创?

——基于巴黎法兰西岛工商会的案例分析

于 莎(6,86-94)

学习分析

技术赋能的课堂教学诊断:特征与发展空间

闫寒冰,赵佳斌,王 巍(2,3-11)

游戏化设计对在线异步讨论生生互动的影响研究

程佳铭,张力力(2,12-23)

基于交互主题的在线学习知识创造研究

吴 磊,王欣然,范丽鹏,吴思思,谭金波(2,24-33)

互动失衡对大学生在线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

万力勇,舒 艾(2,34-41)

STEM教育

美国STEM教师选择性认证制度:框架、路径与启示

周 榕,刘成凤(5,70-78)

立足本土化需求的中小学STEAM教育评价体系构建与应用

黄 宁,雷 敏,张淑鑫,王卓玉(5,79-87)

深度学习

基于多算法融合的在线学习成绩精准预测研究

班文静,姜 强,赵 蔚(3,37-45)

基于数据挖掘的在线学业拖延精准识别及干预实证研究

胡 琼,姜 强,赵 蔚(3,46-54)

项目式协作学习中认知负荷的影响因素研究

单美贤,董 艳(3,55-62)

基于xAPI的研究性学习多源数据融合研究

余明华,张 治,刘小龙,祝智庭(3,63-69)

智能教育下在线问题解决学习研究:内涵、模型与解释

多召军,张嘉男,任永功(3,70-77)

面向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数字孪生智慧教学模式

李海峰,王 炜(4,51-61)

基于SOBC模型的在线深度学习达成路径与干预研究

田 浩,武法提(4,62-72)

基于学习认知图谱的适应性学习框架构建与应用

万海鹏,王 琦,余胜泉(4,73-82)

迈向人机协同的协作学习

——CSCL领域智能学习分析仪表盘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探究

马志强,吕子芸,张赛宇(5,3-11)

弹幕交互为大学生在线学习带来了什么?

——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

张文兰,陈力行,孙梦洋(5,12-19)

大数据环境下在线学习绩效的监测预警模型构建与应用

——基于非线性门限回归模型

孙 皓 ,宋平平(5,20-29)

数字徽章促进在线协作交互深度的设计研究

卜彩丽,陈文静,宋佳音,张 思,侯素芳,刘梦雅(5,30-41)

大众媒介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就动机的影响机制研究

赵可云,王成林,赵雅倩,魏士琪(6,47-58)

在线教师培训中的群体社会认知网络特征分析

马 宁,魏晓阳,孙亦凡(6,59-67)

在线学习环境中交互行为与动态认知投入分析

郭利明,杜君磊,郑勤华,张 瑶(6,68-77)

猜你喜欢
分析研究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24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