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 鑫 冯银虎
(内蒙古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习近平生态思想是习近平对于当下人类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科学认识,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建设的新想法、新思路,系统地回答了为什么要加强生态建设、怎样进行生态建设等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将生态文明理念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随着对生态问题的深入理解与认识,众多学者围绕习近平生态思想展开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国外对于生态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西方国家较早进行工业革命,发展工业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凸显出来,国外学界开始思考生态问题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大量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研究也开始涌现。加拿大的学者本·阿格尔是最早提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人物之一,他认为异化消费问题是社会发展中造成生态危机的最主要直接原因,只有消除异化消费,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1]。赫伯特·马尔库塞在著述中认为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源泉是资本主义制度中存在的异化问题,产生的生态问题都是社会问题在生态环境中的反映[2]。詹姆斯·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无限扩张的特性决定了它必然不断扩大对资源的需求,造成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3]。美国学者福斯特认为,“物质转换”或“新陈代谢”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范畴[4]。日本学者斋藤幸平于2017年出版了《马克思的生态社会主义》一书,它将生态学思考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著作的中心,梳理了马克思的生态思想[5]。国外学界对于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较少,美国学者菲利普·克莱顿认为习近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才能走向真正的生态文明[6]。国外研究者对于生态问题的探讨与认知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于生态危机的揭示,加深了对全球生态问题的理解,有利于思考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2013-2021年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不同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查看当地的生态环境现状,走到哪里就把生态建设的关切带到哪里,对当地生态状况提出许多期许,同时在相关会议上也曾发表过有关生态文明的重要讲话,部分关键内容梳理见表1。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论断,对其把脉定向、划定红线,是应对生态问题的行动指南。目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在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指引下,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让我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发展的新局面。
表1 习近平谈生态文明重要讲话摘编一览
从国际背景与国内背景两方面来看,生态问题都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生态思想在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下应运而生。秦书生等人认为当前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绿色经济来解决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在时代潮流中提出的[7]。周光迅等人认为,当下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使得群体性事件上升,社会环境风险加大,人民渴望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国内背景[8]。李雪松等人指出,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在创造伟大的工业奇迹时也导致了环境问题的集中爆发,基于对当前环境形势的研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新时代[9]。杨帆认为,西方学者提出的生态政治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现代化等理论很难应对当前生态危机,西方文明面临窘境。近几年,中国应对生态问题表现优异,习近平生态思想展现出全球性、普适性等特征[10]。
张子玉等人指出,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11]。李孝纯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吸收与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的生态观点[12]。刘树升指出,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形成的绿色发展理念,又深化了科学发展观[13]。王琦指出,西方国家在反思环境问题过程中也有针对生态危机的探索,形成了许多生态理论,也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的来源之一[14]。习近平生态思想是对生态价值的再思考,是凝聚多种智慧形成的科学理论。
借助CiteSpace软件形成关键词的知识图谱,以便进行热点议题的分析,为保证样本的质量,只选择中国知网中CSSCI期刊收录的相关文献,时间跨度为2014年1月至2021年3月,共得到有效样本219篇,软件运行后,得到关键词共现图谱与关键词聚类图谱。根据图谱内容与文献阅读,理论研究的热点议题包括:生命共同体研究、绿色发展研究、美丽中国研究、人与自然研究等等。
耿步健关注习近平生态思想当中的生命共同体理念,阐明其逻辑起点、逻辑要义、逻辑指向与逻辑归属,认为是关于人与自然的最高理论境界[15]。王文军等人梳理了绿色发展思想在中国70年的演进与实践情况,认为2012年至2019年是中国绿色发展思想的成熟时期,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生态建设取得长足进展[16]。沈满洪论述习近平生态思想中的“美丽中国”这一目标指向,不仅具有国家意义,也具有指导全球建设美丽世界的意义[17]。丁威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中的一大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客观规律,保护生态环境[18]。
自习近平生态思想提出以来,学术界一直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理解和研究。杨孝青从中国哲学的本体论入手,解释习近平生态思想是“体用不二”“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和创新[19]。张瑞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哲学意蕴体现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现实与实践相统一两方面[20]。向宇森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哲学意蕴是辩证的理念、系统的理念、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理念[21]。腾菲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已经形成了统一的理论体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有独到见解,有利于当代生态哲学的发展[22]。
习近平的生态思想对世界生态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陈俊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实现经济持续增长[23]。徐茂华等人认为习近平生态思想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在遵循社会发展大规律基础上,向世界提交了一份生态治理的中国方案[24]。张云飞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发展观上提升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思想境界,有利于实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相统一的共产主义理想[25]。贾绍俊等人从“人民健康”维度来理解习近平生态思想,认为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人民健康”价值指向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26]。
2017年,由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浙江省湖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会议”召开,会上许多专家学者以“两山”理念为指引,提出许多观点。赵建军认为,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同时坚决不走欧美国家掠夺式利用资源的路子,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之路。张云飞提出“两山”理念是一个新的发展思路,为我们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转变思路提供了理论依据。陈宗兴指出现阶段要将一个区域内所有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状况摸清,为后期生态考核与追责提供信息基础[27]。我们可以看到,此次会议围绕“两山”理论,多方面探讨了理论内涵与实践经验,对未来生态建设的全面铺开具有重要意义。2018年中国环境哲学环境伦理学年会召开,该会议围绕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哲学思考展开研讨。解保军认为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态环境需要”是对马克思“人的需要”理论的丰富与发展。赵光辉认为,“生命共同体”思想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形而上学概括。邓翠华认为要从文明的角度去解决物质生产实践的负效应问题。陈秋云认为人类应该树立伦理型生态意识, 有意识地承担责任、敬畏生命[28]。学者们从哲学角度展开探讨,深化了对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哲学认知,对于未来的环境哲学的研究提供了思路。2019年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与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司、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讨会,此次会议重点围绕理论阐释、贡献突破、政策实践展开论述。会议指出,习近平生态思想在思想高度、思想深度、思想新度、思想广度、思想温度、思想效度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科学指导作用,是自然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的统一。会议还从制度贡献、理论贡献、时代价值等方面探讨理论突破,进一步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29]。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生态思想的研究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一时期是习近平生态思想生根开花的时期,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是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相互促进的重要阶段,为加快推进我国生态治理现代化进程指明了方向。除此之外,在现有研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未来的习近平生态思想研究要跳脱出“背景-来源-内容-意义”的刻板研究思路,对理论的研究要持续深化,避免重复性研究,加强创新性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增加比较研究、实证研究,也要开阔视野,从多学科视角科学理解习近平的生态思想,不断推进习近平生态思想体系的建设。在国际交流方面,我们应该加快阐明习近平的生态思想,让世界看到中国的生态成就,认可中国的生态建设计划,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新思路。总体而言,关于习近平生态思想的研究处于初步阶段,今后还有待开展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