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训泳 郭金菊 王美凤 马银月
摘 要: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技术人员老龄化严重、服务能力不强、工作热情不高,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为此,该文简述了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分析影响街镇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的因素及产生原因,提出改变管理体制、制定激励政策、落实法律政策等对策建议,以激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关键词:街镇农技推广人员;积极性;影响因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324.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06-0027-03
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有科技人才支撑。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先进的农业技术能不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关键看街镇农技人员的水平强不强、积极性高不高。近年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经历部门合并、机构重组,工作条件、制度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农技人员老龄化严重、服务能力不强、工作热情不高等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农业新技术的推广,阻碍了国家公益性农技推广效能的充分发挥。在此背景下,必须正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及产生原因,建立健全激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1 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具备的能力
1.1 勇于奉献的职业素养 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具有勇于奉献的职业素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服务“三农”的排头兵。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为职业信念,不计个人得失,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时时为农民着想,急农民之所急,不畏严寒酷暑,能够及时深入田头服务指导,解决农民生产之惑,做好农民的贴心人。
1.2 知识全面的全科人才 新时期农业产业发展由产量需求向质量导向转变,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蔬菜园艺等产业转变,对农技人员要求也不再是大宗作物的指导,更需要懂得蔬菜、果树等技术的全科人才。因此,新时期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应不断进行学习,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虚心向不同专业同事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虚心向农村“土专家”“种植能手”学习,掌握更直观、贴近生产实际的实用技术。要积极参与生产实践,做到学以致用,田头解决农户问题,争做让农民信服的全科人才。
1.3 能说会写的全能人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村务农人员老龄化趋势严重,他们接受能力不强,需要农技人员不仅知识水平高,而且要能说,能把深奥的理论知识用平实的语言说出来、写出来,让农户一听就懂、一学就会。长期以来,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服务于基层,在推广农业“三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服务农业一线,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应及时把本地创新种植模式、学用科技典型示范总结出来,引导其他区域共同发展。
2 影响街镇农技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因素
2.1 相关待遇落实不到位 随着街镇几轮机构改革后,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的工资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能够按时进行发放,但是部分街镇农技人员的特岗津贴、职称晋级工资等待遇到位率不高。特岗津贴是指人社部发〔2015〕99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调整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和畜牧兽医医疗卫生津贴的通知》要求从2016年1月1日起执行的农业有毒有害保健津贴。目前,不少街镇还没有落实到位。职称晋级工资是指职称级别跟工资级别挂钩,其工资级别应按照职称级别进行分级发放,但许多农技人员职称已评上许多年,还没有按职称级别及时发放。农技推广工作时间长、面广,且季节性比较强,夏种、秋播时间紧,田头服务指导忙,农技人员常常加班加点工作,产生的相关费用补助却未能得到有效落实。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申报环节多,申请经费程序复杂,落实示范户、技术指导员绩效补助不及时。
2.2 评奖推优路徑不通畅 在农技人员职称评审中,业绩成果占主要部分,特别是副高申报中需要一些奖项条件,是街镇农技人员申报职称的瓶颈。近年来,街镇农技人员获奖、评优途径并不通畅,进而影响到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2.1 成果获奖不易 主要包括市级以上农技推广奖、丰收奖等奖项,街镇农技人员都不容易获得。虽然申报奖项中,要求街镇(含)及以下人员占比不得低于30%,但实际申报中,基层名额被其他人通过关系挂靠占据,真正干事的并没有机会获得。
2.2.2 推选先进路径不畅 现有的街镇农技人员管理机制让优秀农技人员获得表彰的机会很少。在街道推荐优秀人员评选中,街道领导一般认可部门负责人,其他人员基本没有机会被推荐。在区农业行政部门推荐先进个人中,区局领导班子都会考虑其系统内科室人员,不会把街镇中业务突出的农技人员列入推先评优的表彰池里。
2.3 本职工作以外事务多 街镇农技人员和区级农技人员虽同属于基层农技人员,但街镇农技人员除做好本职工作以外,还承担着街镇各种行政性任务,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常常心力交瘁、力不从心,无法调动工作热情。一是身兼数职,工作以外事务多。街镇农技人员中,许多工作能力强、业务突出的人员都身兼其他行业职务,他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完成其他事务。二是临时抽调,本职工作变业余。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属于街镇事业单位,人员人事管理在街镇,每次街镇有行政性任务时,许多农技人员都被临时抽调参与拆迁、维稳、安全等工作,时间常常在3个月或半年以上,导致其自身承担的业务工作都只能在下班以后或空闲时间去完成。三是任务分解,绩效考核非专业。上级对街镇的考核下达后,许多任务被分解到农技推广部门进行绩效考核,除涉农指标外,其他行政任务也列入考核。针对农技人员,除完成农业指标外,其他任务未完成,会影响到同工资挂钩的绩效考核。
3 主要原因
3.1 管理体制不顺 目前乡镇(街道)的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为主2种体制,许多地方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管理为主。以街镇管理为主,区级部门仅能进行业务指导,其财政、人事管理权力都在街镇政府,以至于呈现出相关待遇落实不及时、评奖推优路径不通畅、本职工作以外事务多、示范项目经费难兑现等现象,削弱了街镇农技人员的工作动力,造成其工作积极性不高。
3.2 人员年龄偏大 随着街镇2轮合并,街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也由2~4个原乡镇农业部门组合而成。由于受编制职数控制,街镇合并后多年没有招聘技术人员,现成立的街镇农业部门人员老龄化严重,部分街镇55岁以上农技人员占在岗人员70%以上。在岗人员年龄偏大,他们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精力渐弱,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加上职称晋级无望,已没有年轻时的工作激情。少部分街镇把农业部门当成养老、收容机构,把一些直接躺平不干事的其他人员安插其中,相同的待遇不同的工作量,造成单位业务骨干心理失衡,表现消极怠工情绪。
3.3 在编不在岗人员多 在街镇几轮改革中,掌握人事管理的街镇政府常常打破原来单位架构,把一些非专业人员安排到农业部门,同时也把许多在编人员安排到街镇其他部门从事综治、安全、文体等工作。一些非专业人员有部分是通过关系定编在农业部门,有部分是村居抽上来的非在编干部,他们从事农业行政管理在行,但对于专业性强的农技推广工作均无法适从,从而加重在岗农技人员的工作量。一些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名册上有在编人员10人以上,而实际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不到5人,许多在编在岗人员身兼数职,面对上级农业部门几个科室,一个人干几个人的事,繁重的工作压力使他们苦不堪言,都想脫离目前农技岗位。
4 对策建议
4.1 理顺管理体制,探索运行机制 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提出街镇农技推广部门以县管理为主或乡镇管理为主的2种体制。建议根据近年来管理体制运行情况,把目前以乡镇管理为主改为以区县管理为主,让财政、人事管理权力收为区级部门管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1]。区级农业部门根据当前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及存在的不足,探索制定街镇农业部门管理机制,及时落实农技人员相关待遇,畅通基层农技人员评奖推优路径,减轻技术人员工作负担,减少项目申报环节,实施统一招标,激发街镇农技人员的工作动力,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4.2 制定激励政策,充实基层队伍 根据“办法”第十二条要求,街镇农技推广部门岗位全部设置为专业技术岗位,其岗位不得安排非专业技术人员。 在转变管理体制中,及时清理非专业人员占编占岗。对一些出工不干活的人员,加强责任制度考核,采取换岗或待岗等机制,实行末位淘汰制;对于单位能干肯干人员,加大奖励力度,在职称评定、优秀评选等方面优先推荐,激发其工作热情。面对街镇农技人员老龄化的问题,紧密制定应对策略,实施人员分岗分流,让一些经验丰富、面临退休的农技人员到村居工作,兼任驻村科技指导员。根据“办法”第十四条,区级政府部门制定激励政策,通过与农业院校定向委培、公开招聘等方式,招录农技人员充实基层队伍,实现街镇农技推广队伍老中青相结合,让基层农技队伍充满活力。
4.3 落实法律政策,激发工作活力 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而科技进步必须有科技人才支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以认真贯彻落实“办法”为主线,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由区县管理为前提,精准施策推进各项工作,激发街镇农技人员工作活力。根据“办法”第三十二条要求,不得抽调农技人员从事与农业技术推广无关的工作,从而杜绝在编不在岗现象[2];根据“办法”第三十六条强调,表彰或者奖励应当向基层一线倾斜,畅通街镇农技人员评优路径;以第三十一条为指引,职称评定向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倾斜,重点考核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推广实际成效。地方人民政府应支持农技推广项目建设,保障基层农技部门开展农情监测预报、农产品质量监测、技术示范推广等必要的工作经费,确保街镇农技推广在有人干事的基础上,技术推广有经费,服务农业有手段,着力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难点痛点。
5 结语
街镇农技推广人员是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相关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办法”文件精髓,以街镇农技推广部门由区县管理为前提,畅通基层农技人员评奖推优路径,减轻技术人员工作负担,减少项目申报环节,优先推荐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参与优秀评选与职称评定。要搭建多元化平台,让优秀的街镇农技推广人员展示服务能力,让基层农技队伍充满活力。要科学制定农技推广人才轮岗制度,保证农技推广人才在区街之间、街镇之间正常流动,及时充实基层农技服务队伍。要创新农技推广人才流动机制,拓宽基层人才晋升渠道,让优秀人才在新的层面上发挥聪明才智。要健全激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切实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参考文献
[1]朱训泳,刘学良,祁小林.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以六合区马鞍街道为例[J].基层农技推广,2018,4:6-8.
[2]姜雪忠,黄银忠,毕冬梅,等.《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办法》解读[J].基层农技推广,2013,7:24-26.
(责编:徐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