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非凡百年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离世。大家都在发自内心地悼念、感谢这位“当代神农”,以及他的“禾下乘凉梦”。
人们怀念的除了袁隆平身上的家国情怀,还有真挚、执着的科学家精神。
袁隆平大半辈子都在与水稻打交道。在人们的印象中,他似乎永远是一个稻田里的“守望者”,一边走,一边看,托一托沉甸甸的稻穗,闻一闻稻谷的气息。有人曾问他:“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我没有什么秘诀,我的体会,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20世纪60年代,完全靠自己摸索的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他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第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认定“实事求是才是做学问的态度”,决心选育出雄性不育的特殊水稻品种。
为此,袁隆平每天都跑进稻田里仔细寻觅天然的水稻雄性不育株。酷暑时节,他赤脚踩在稻田里,手拿放大镜,在几千几万个稻穗里寻找,像大海捞针一样。日复一日,没有收获,但他总是乐观地期待着。尽管他知道,找到这种不育株的概率为数万分之一,但总归还是有希望的。这种信念支撑着他。终于,在观察了超过14万株稻穗后,他在洞庭早灿品种中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这也意味着,袁隆平在攻克杂交稻育种难题上,跨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其后,他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1970年,他又在海南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型野生稻,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的突破口。1986年,袁隆平正式提出杂交水稻育种战略:由三系法向两系法,再到一系法,不断朝着由繁到简、效率更高的方向发展。
在袁隆平的书房里,挂着一幅他自己写的七绝,其中就有一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自然探秘永无休”,表达了他探秘杂交水稻永无休止的决心。
他曾说:“任何一项科研成果都来自深入细致的实干、苦干。我们搞育种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要实践的,硬是要到田里面去,肯定要流汗的……因为书本上种不出水稻,电脑里也种不出水稻来。”袁隆平为之奋斗一生的,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稻花香里说丰年”。
袁隆平逝世后,习近平总书记表示了深切悼念,高度肯定他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向袁隆平同志学习,学习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信念坚定、矢志不渝,勇于创新、朴实无华的高贵品质,学习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崇高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