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艺璇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对两《唐书》各传进行考证,其中有这样一段论述:“《旧书》:杜伏威、罗艺、苑君璋、李子和俱列群雄内,与李子通、朱粲等相次。然伏威等皆降唐者,伏威入朝后不复出长安,后以辅公祏诬累,太宗登极曾为之昭雪。李子和降唐后,历官数十年以善终。此岂得尚与群雄同卷乎?罗艺、苑君璋虽降而再叛,然既为唐臣,则唐之《新书》另编为卷,不复与群雄同列。惟李密、萧铣亦曾降唐而仍入群雄,则以此二人地大兵众,唐初已隐然如敌国,与窦建德、王世充相等,未便入之降臣內耳。”〔1〕上述所提及的杜伏威、罗艺、苑君璋等人皆是隋末农民起义军的重要领袖人物,也是隋唐之际的重要军事人物。两《唐书》列传通过对他们的身份进行界定和分类,并根据他们的身份变化作出调整,分别列入“群雄”卷或“唐臣”卷。
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由位列群雄到唐朝降臣、由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的身份转变,是隋唐之际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杜伏威则是这一转变的典型代表。
隋末年农民起义首先发生在山东地区,很快在全国形成燎原之势。自东魏、北齐以来,山东是全国豪强地主最多、土地所有权最集中的地区,土地问题最严重。〔2〕隋末山东地区水灾频发,《元经》记载:“(隋炀帝)大业七年,幸涿鹿。秋,河南、山东大水。”〔3〕加之隋炀帝无道,政治黑暗,他在位期间发动大规模的人力、物力营造东都、修建大运河、发动对外战争。民众不堪其苦,社会矛盾激化。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山东地区的王薄首先起义,随后,全国性的起义战争爆发,群雄并起。出身农民阶级的杜伏威凭借着过人的政治谋略与军事才能成为江淮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之一。
最初,杜伏威带领部众在山东起义,随后转向两淮流域。杜伏威到江淮后欲壮大自己的力量,派辅公祏说服苗海潮部归降:“今同苦隋政,各兴大义,力分势弱,常恐见擒,何不合以为强,则不患隋军相制。”〔4〕比起军事手段,杜伏威更像是运用政治外交的手段,不费一兵一卒之力使苗海潮部归顺。如此一来,既能保存实力,又可以壮大起义军队伍,后来收服海陵赵破阵部时也是如此。《孙子兵法》曰:“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5〕他在起义过程中,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人魄力与军事才能。
《孙子兵法》曰:“火发上风,无攻下风。”〔6〕《旧唐书》记载,杜伏威与宋颢作战时,假装败逃,引诱宋颢部队进入芦苇中,在上风头放火,大败宋.颢。〔7〕杜伏威的义子王雄诞与李子通作战时也使用过火攻,夜袭敌营,顺风放火,大破李子通。杜伏威的壮大引起了隋炀帝的惊恐,炀帝派右御卫将军陈棱讨伐杜伏威,陈棱听说杜伏威作战勇猛,不敢出战。杜伏威便派人送去女人的衣服羞辱他,目的是要激怒他,使之出阵迎战。果然,“棱大怒,悉兵而至。伏威逆拒,自出阵前挑战。”结果“棱阵大溃,仅以身免”。〔8〕杜伏威利用《孙子兵法》“怒而挠之”.〔9〕这一策略激怒陈棱,使之怒而作战,从而将其打败。
杜伏威的作战谋略表明,他研读过兵书。《孙子兵法》在山东和吴地广泛流传。杜伏威自十六岁聚众为盗到二十九岁纵横淮南,这十八年的时间他主要在山东和江淮地区活动,研读过兵书也就不足为奇了。经历过几次作战以后,杜伏威的名声和威望大增,许多实力较弱的农民起义军纷纷来归附他,杜伏威基本上控制了江淮地区。杜伏威的壮大不是偶然的,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发展成为江淮农民起义军领袖,并与窦建德、李密等人同入隋末群雄行列。
《旧唐书》记载杜伏威治兵措施时说:“伏威尝选敢死之士五千人,号为‘上募’,宠之甚厚,同甘共苦。有攻战辄令上募击之,及战罢视阅,有中在背便杀之,以其退而被击也。所获资财,皆以赏军士,有战死者,以其妻妾殉葬,故人自为战,所向无敌。”“初,伏威养壮士三十余人为假子,分领兵马,唯阚棱、王雄诞知名。”杜伏威占据丹阳后,“进用人士,大修器械,薄赋敛,除殉葬法,其犯奸盗及官人贪浊者,无轻重皆杀之”。〔10〕
杜伏威实行的一系列措施体现了杜伏威的军事策略与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杜伏威的身份转变。(一)杜伏威年少时聚众为盗是为生活所迫,也为杜伏威日后的起义埋下种子。当农民阶级尚能生活和繁衍下去时,他们就普遍安于现状;当地主阶级对他们剥削、压迫已不堪承受时,他们就奋起反抗。〔11〕杜伏威是不堪忍受隋朝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而奋起反抗。(二)贪官污吏无轻重皆杀之。杜伏威这些措施又顺应了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因而杜伏威起义得到人民群众的响应。(三)杜伏威提出在民间废除殉葬法,却又在军中提倡妻妾为战死的夫君殉葬,这不免是有些矛盾的。封建的时代背景下,杜伏威始终跳不出小农经济的思想圈子。孔子“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12〕的君臣思想影响杜伏威的军队统治思想,他收养了三十个义儿,目的是想要他们效忠自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对待自己。当李子通带兵偷袭、谋杀杜伏威时,王雄诞以死保护。由此可见,义子对杜伏威忠心耿耿。据《旧唐书》记载,以阚棱、王雄诞为代表的义子从始至终都跟随杜伏威,成为其左膀右臂。
从杜伏威占据丹阳后制定的赋税措施来看,此时的杜伏威已经不再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阶级了。“农民阶级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社会集团。在封建社会中,农民阶级是同地主阶级相对抗的基本阶级。农民束缚于封建制度下,遭受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不断进行的反抗爆发为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动力。”〔13〕当农民起义军达到一定规模之时,农民起义军领袖便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圈地、广置田宅、出租田地、征收赋税,这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已经由农民阶级向地主阶级过渡。然而,农民起义军领袖从一个被压迫的农民发展到广置田宅的地主,岂非忘本变质?陶懋炳对这一问题作过论述,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解答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封建制度还能正常的存在的历史条件下,农民阶级还不能意识到封建剥削制度应当废除”。〔14〕《册府元龟》记载:“杜伏威、王雄诞及家产在贼中者,合从原放,及皆籍没。”〔15〕《资治通鉴》记载:“公祏诬棱与己通谋会,赵郡王孝恭籍没贼党田宅,棱及杜伏威、王雄诞田宅在贼境者,孝恭并籍没之。”〔16〕这表明杜伏威与辅公祏、阚棱等主要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已经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广置田宅。此时的杜伏威及其主要将领的阶级身份已经由封建社会的农民阶级转变为地主阶级。
江都兵变后,杜伏威先后降隋、降唐。他首先称臣隋恭帝杨侗,杨侗授以东南道大总管,封为楚王。《新唐书》记载:“(武德二年)宇文化及以为历阳太守,不受。徙丹杨,自称大行台。上表越王侗,侗以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17〕武德三年(620),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派使者招抚杜伏威,杜伏威降唐。唐授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赐李姓,并封他的儿子杜德俊为山阳公。武德五年(622),秦王平定了刘黑闼部,杜伏威感到惊恐,入唐,拜太子太保,位在齐王元吉之上。〔18〕杜伏威墓志铭曰:“(武德)三年,使大理寺少卿崔君操持节,授公使持节、总管江淮以南诸州诸军事、扬州刺史、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以南安抚大使、上柱国,封吴王,食邑五千户,赐姓李氏。五年七月入朝,拜太子少傅。”由此可见,唐朝招降杜伏威的方式是:封官、授予食邑和钱财、赐姓。唐高祖给降臣赐姓是唐初常见的一种招降手段。唐朝为了招降军事将领,曾进行了大规模的赐姓活动。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记载:“唐初亦用其制(赐姓制度),如罗艺、高开道、杜伏威、胡大恩,皆赐姓李氏是也。”〔19〕王凤翔在《唐五代赐姓研究》中提道:“赐姓盛于乱世,尤其是王朝勃兴之初,军事将领归附,皇帝赏赐以国姓,以示安抚,唐初武德年间是这类赐姓的一个小高潮。”〔20〕《黄氏日钞》记载:“杜伏威一降盗耳,髙祖位之元吉之上何哉?唐之所谓礼法也。”〔21〕为了招降隋末群雄,唐朝给予他们丰厚的待遇,甚至赐予国姓。他们成为降臣以后,唐朝利用他们丰富的作战经验,帮助唐朝实现统一。杜伏威降唐后:“武德四年,(杜伏威)遣其将军王雄诞讨李子通于杭州,擒之以献。”〔22〕
唐朝建立后,隋末群雄开始分化。《弘简录》详细地记载了隋末农民起义军及各地方割据势力将领的降唐时间:“(武德元年)十一月薛仁杲降;周洮、张长逊、王德仁、郭子和、李密、邵江海皆来降;(武德二年)二月,宇文士及、封德彝、郑善果俱来降;辛丑刘武周侵并州,己酉徐世勣降,赐姓李;丁卯秦叔宝、程知节来降;夏四月乙巳,世充废越王侗,自称皇帝。五月庚辰,安修仁执李轨降;是月,隋东海、北海、东平须昌、淮南诸郡皆降;十月乙巳,张善相、杨士林、朱粲、王薄、蒋弘度、徐师顺、李义满、綦公顺、徐圆朗、罗士信、杜伏威、罗艺皆来降;三年春正月,秦王讨刘武周,郤其军,蒲州降;乙酉,刘季贞降,赐姓李;九月,郑显州总管田瓒以山南二十五郡来降;冬十月,幽州总管罗艺与高开道请降,俱赐姓李;是岁,独孤怀恩并瓜州,刺史贺拔行威、显州总管刘师善俱反,怀恩、师善伏诛。王行本、时德叡、杨仲达来降;四年春正月辛巳,命皇太子统兵伐稽胡,三月夏,普乐令程名振降;夏五月壬戌,秦王执窦建德,河北平;戊辰,降王世充;冬十月乙巳,萧铣被执;十二月丁卯,命世民、元吉领兵以讨黑闼,是岁,车骑将军董阿兴、太常少卿李仲文、戴州刺史孟噉鬼俱反,伏诛。周法明、蒋善合、臧君相、卢祖尚,淳于难,汪华,李子通皆来降;子通复谋反,伏诛。五月庚寅,瓜州人王斡杀贺拔行威以降;六月丁酉,隋汉阳太守冯盎以南越地来降;是岁,殷恭䆳、杨世略、刘元进、王要汉、冉安昌、宁长真、邓文进、田留安皆来降;林士弘死,其众遂散。六年春正月己卯,太子遣刘弘基追黑闼至饶阳,其将诸葛德威执之以降,斩于洺州,山东平;庚寅,李世勣获徐圆朗,尽入其地;三月,苗海潮、梅知岩,左难当降;秋七月庆州人杀文干以降”。〔23〕在唐高祖武德元年至武德六年间,有五十八位农民起义军将领及地方割据势力头目降唐。唐朝建立后,隋末群雄的身份发生了变化,以杜伏威、李子和为例的一部分农民起义军选择投靠唐朝,唐赐予高官厚禄;以李密、王世充为例的一部分起义军奋力抵抗,战败后降唐被杀。降唐的杜伏威已由隋末群雄转变为唐朝降臣。
对于杜伏威降唐的原因,《资治通鉴》作了回答:“世民击徐圆朗下十余城,声震淮泗,杜伏威惧请入朝,世民以淮济之间略定,使淮安王神通行军总管。”〔24〕《通鉴释文辩误》记载:“盖是时唐之威德畅洽,故伏威请降。五年,秦王击徐圆朗,声震淮泗,伏威于是惧而入朝,详考事之本末可以见矣。”〔25〕杜伏威降唐,不是兵败投降,而是自发投诚。具体讲,杜伏威投降的原因大致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唐朝的威德畅洽,发展势头强劲。(二)当时北面有李子通部,东面有沈法兴部等部的存在对其构成威胁,杜伏威选择了强大的李渊部,避免与其他各部争斗而损耗自己的力量。因此,此时的杜伏威只是想暂时投降唐朝,以保存实力。(三)杜伏威最初拒绝宇文化及的招降而投靠隋帝杨侗,又进而降唐,说明杜伏威有“正统”的思想,是皇权主义者。〔26〕
杜伏威降唐后,派兵配合秦王李世民攻打王世充、讨伐李子通,以表忠诚。唐朝给予杜伏威高官厚禄与崇高的地位,杜伏威拥有了稳定富足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杜伏威发现唐朝不同于暴虐的隋朝,唐朝是实行仁政的王朝。因此,他达到了起义时树立的推翻暴虐的隋王朝,过上不被压迫的生活的目标。《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中有这样一段论述:“农民起义武装又分两种情况,原来是豪族出身的,这时便利用农民起义的力量,作为改朝换代的工具,李密就是如此;农民出身的起义领袖也称帝称王,逐步实现向地主阶级转化。”〔27〕陶懋炳认为,“隋末农民大起义期间,称王称公者,不知凡几,但其可观者只有窦建德的夏政权、李密的魏公、行军元帅府而已。至于杜伏威的大行台府,则上属唐朝。”〔28〕从杜伏威的起义过程及其制定的措施来看,杜伏威从来没有自己当皇帝的野心,他只把自己视作一位反抗暴政、推翻隋朝、带兵作战的英雄。因此,隋朝一灭亡,他便降唐。贫农出身的杜伏威与豪族出身的李密有着本质的不同,李密降唐是战争失败的无奈,杜伏威是真心投靠唐朝。
在隋末动乱中,杜伏威从一介贫民发展成为乱世英雄。唐朝建立后,杜伏威降唐,摇身一变成为唐朝官员,由隋末豪杰转变为唐朝降臣。与杜伏威身份变化与之俱来的是其阶级立场的变化,他由农民阶级代表人物嬗变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
时势造英雄,杜伏威作为乱世英雄人物的代表,拥有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治理才能,他所带领的农民起义军沉重地打击了隋的统治。杜伏威降唐,对唐初政治产生深刻影响。唐朝对待投降的农民起义军领袖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唐初的政治走向,由此,可以进一步探究唐初统治者的统治思想。
【注释】
〔1〕(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十六《新旧唐书·新书改编各传》,中华书局,王树民校证,第374 页。
〔2〕高敏:《隋末农民起义首先和集中爆发于山东地区的原因初探》,《史学月刊》,1965年第7 期。
〔3〕(隋)王通:《元经》卷十,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08 页。
〔4〕(后晋)刘昫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三册卷五十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792 页。
〔5〕(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谋攻篇》,北京:中华书局,陈曦译注,2011年版,第37 页。
〔6〕(春秋)孙武:《孙子兵法·火攻篇》,北京:中华书局,陈曦译注,2011年版,第222 页。
〔7〕(后晋)刘昫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三册卷五十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792 页。
〔8〕(后晋)刘昫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三册卷五十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792 页。
〔9〕(春秋)孙武:《孙子兵法·计篇》,北京:中华书局,陈曦译注,2011年版,第10页。
〔10〕(后晋)刘昫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三册卷五十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792 页。
〔11〕李殿元:《试论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同一性》,《成都师专学报》,1991年第2 期。
〔12〕(春秋)孔子:《孝经》,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3〕王萍等,《中国工人阶级大百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14〕陶懋炳:《窦建德 李密 杜伏威评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7 页。
〔15〕(北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卷四百四十九将帅部,台湾大书局,1996年版。
〔16〕(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69年版,第5906 页。
〔17〕(北宋)宋祁、欧阳修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新唐书》,第四册卷九十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2465 页。
〔18〕(后晋)刘昫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三册卷五十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795 页。
〔19〕(清)赵翼:《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二十八《金末赐姓之例》,中华书局,王树民校证,第677 页。
〔20〕王凤翔:《唐五代赐姓研究》,《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 期。
〔21〕(南宋)黄震:《慈溪黄氏日钞·古今纪要》,卷四十八读史,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2〕(后晋)刘昫等撰:《二十四史全译·旧唐书》第三册卷五十六,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第1795 页。
〔23〕(明)邵经邦:《弘简录》,卷一,清康熙刻本。
〔24〕(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唐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69年版,第5906 页。
〔25〕(元)胡三省:《通鉴释文辩误》,卷八,通鉴一百八十七,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
〔26〕陶懋炳:《窦建德 李密 杜伏威评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88 页。
〔27〕刘瑞芳:《中国农民革命思想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2 页。
〔28〕陶懋炳:《窦建德 李密 杜伏威评传》,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9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