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佳
乡村,正在变成人们心目中应该成为的样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抬头观云卷云舒,心胸开阔;俯身闻植物与泥土的芬芳,沁人心脾。这里,可以静赏雨落下,在绵密雨滴的涟漪中见世界;可以倾听风轻吟,在拂过耳畔的轻柔中识内心。这里,可以听蛙鸣观星辰、收获劳作的喜悦;可以品茗汇友、直抒胸臆。卸下疲惫,找到丢失了很久的那个真实的自己,体味到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那份宁静与闲适。
假日里越来越一房难求的乡间民宿热不断升温,足见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乡村正成为时下的“城市亮色”,就像崇明区中兴镇红星村村民、民宿经营者印刘琼所说的那样:“我现在的生活,大概是不少城里人羡慕的活法。”
3年前,她看到家乡的巨变,又听闻政府鼓励市场主体参与乡村休闲旅游项目,便下定决心以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方式与村民签订租房协议,将包括自家老宅在内的6栋闲置农宅改造成五星级乡村民宿,成为民宿经营者。还获得了区级政府对高星级评定的乡村民宿给予的补助,中兴镇在区层面补助的基础上还叠加了奖励,让她收获了乡村旅游的红利。像印刘琼这样的沪上民宿经营者,在金山、奉贤、青浦、浦东等区越来越多,且他们的民宿也在追求各具特色、风格多样。
奉贤区青村镇吴房村,村集体向村民租赁闲置的宅基房,通过规划、设计、改造后,再引入名人工作室、民宿、企业等业态,部分集体经济收益以分红方式发放给全村农户,从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产业兴旺、反哺农民收益。目前,吴房村已有超过130家注册企业,2021年吸引投资1085万元,核心区形成每年超20万游客的接待能力。
《上海市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提出,围绕旅游古镇、特色村落、乡村民宿等,打造一批特色村镇休闲区;到2025年,建设150个以上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和300个以上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年接待游客量2500万人次,农民就业岗位数超过3万个。同时,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是上海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一以贯之的原则。
9月30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在全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推进视频会上,谈到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的着力点,即:联农带农机制是促进农户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保障;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组建产业顾问组支持脱贫县产业发 展。
乡村振兴,上海始终以“三园工程”(指“美丽家园”工程、“绿色田园”工程和“幸福乐园”工程,分别以全面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全面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全面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在去年建成3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基础上,将于今年再新建19个乡村示范村。
8月27日,《上海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于9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的出台,对城乡融合、产业兴旺、乡村建设、农民增收、生态宜居、乡村治理、政策保障等加以规范和引导,必将有利于为城市发展拓展战略空间。通过用好城市优势资源,发挥乡村资源禀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 距。
如今,乡村振兴,大有可为;参与乡村建设发展,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