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
(南昌路兴交通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
旋挖灌注技术与以往的钻孔工艺有很明显的差异,主要是利用静态泥浆护壁钻头开始钻进作业,是一种无冲洗介质循环施工作业的方式。钻进施工时,为了提高孔壁的稳定性,应用泥浆护壁方法施工。在旋挖钻机作业的过程中,通过系统可以自行起落可折叠钻桅,利用伸缩式钻杆进入土层,并通过钻头回转进行取土操作。因为这一技术操作灵活、效率较高,所以被大量应用在桥梁基础施工中。
某大型桥梁净宽2×11.5m,最大桥高21m。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确定,该项目的桥墩采用肋板台、双柱墩、桩基础的形式,桥梁孔径按照32-20m连续装配式小箱梁进行施工。施工单位经过多方面的考察和分析,决定采用旋挖灌注技术,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以提升结构的性能。
该桥梁项目建设在河流上,为黄河流域的支流,河谷常年存在地表水流,总长在61km左右,整个流域的面积超过600km2,年均径流为1665m3。
经过对现场的地质构造进行勘察,发现整个区域处于褶皱带的范围内,有较为特殊的地质结构组成形式,岩层产状比较平缓,倾角在10°以内。区域内的土质以第四系全新统粉土、上更新湿陷性黄土等为主,岩层产状平缓,倾角2°左右,但是并未发现严重的断层等地质结构,所以整体来说构造比较简单[1]。
旋挖灌注技术施工速度快、效率高、质量优越、操作简单且安全性好,在多种地质条件下以及施工方案中都能应用,已经成为目前钻孔灌注桩施工比较常用的设备之一。较之传统的钻机来说,施工效率高、作业精度高是旋挖钻机主要的特点。此外,应用旋挖灌注技术不会产生较大的污染,空隙率较高,承载能力比较强。旋挖灌注技术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砾石层、卵石层和强风化岩层。结合现场的施工特点和工程要求,最终应用旋挖灌注技术,按照设计方案标注施工位置,然后进行桩基施工,深度为330mm,加强现场的检测和控制,进行签字确认。
采用钢护筒的施工方式,其直径要超出钻头的直径,定位保护管前做好检查桩的设置,结合桩身的位置确定桩体部位,保护管放置在桩线上,通过十字线进行标记。
按照工艺方案的要求配置泥浆,每项指标都必须符合要求,以确保桩基的质量合格。制作规定比例的膨润土、苛性钠以及纤维素,加入泥浆充分混合搅拌。这种泥浆材料可以有效地提升结构强度,避免泥浆墙坍塌,出现下渗的问题。分析施工性能,加强泥孔壁的防护,避免发生安全事故问题。在第一桩的施工作业现场,减小施工速度,对地层条件展开分析,明确钻进参数,并根据现场状态调节速度。在钻孔作业中,要及时调整钻杆尺寸,保证结构精度符合要求[2]。
钻孔工作全部结束后,将钢筋笼之间的孔进行清理,减小钻进的速度,并使用双底清渣钻头清除沉积物。清孔结束后,测量技术参数,并根据需要做出调整。钢筋笼放置在规定部位后,检查位置精度,并在浇筑前确认位置,合格后才能开展浇筑施工。二次清孔处理,检查泥浆状态,存在缺失后及时补充,使技术指标合格。经过3~5min的清洁,由现场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沉积物的尺寸控制在100mm以内。如果发现超出该标准应及时清洁,以免影响工程的质量。根据设计方案制作钢筋笼,严格执行工艺方案,并遵循质量管理标准要求。钢筋笼的直径为6~8cm,并由合格的焊接人员进行作业,制作结束后及时进行质量检查,修复以及焊接不合格的区域。在生产结束后,将钢筋笼放置到规定部位上,安装前进行钢筋装订,达到结构完整性要求,避免发生损失的情况。避免钢筋笼在运输阶段产生变形或者损坏的问题。在吊装的过程中,保证结构的完整性,且吊装平稳,预防发生严重的质量问题。最后,安装钢筋笼。做好提升环节的控制,加强刚度的控制,预防发生损坏或者堵塞的问题,否则禁止开展施工。在导管移除的环节,应合理选择导管,将导管连接到孔板,设置密封性结构,并及时拆除导管。加强浇筑施工控制,保证施工的质量合格。选择合适长度的管道,距离设置符合要求,达到结构性能的要求。浇筑施工连续进行,材料性能达到标准要求,预防损坏桩体结构[3]。
旋挖灌注技术在项目施工的整体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其施工效果和质量对于整个项目产生影响,为后续浇筑施工奠定基础。成孔是极为关键的工序,如果成孔的质量不合格,会导致塌孔或者倾斜的问题。因此,在钻进中,必须保证作业能力达到要求,实现泥浆平衡性配置,保证桩体结构性能良好,预防发生坍塌或者桩体倾斜的问题。为了使钢筋笼与钢管平稳地提升与铺设施工,成孔按照规范标准执行,确保钻机的垂直度与成孔效果,达到高质量的要求,并根据需要随时校准,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收集工程资料极为重要,需要做好如下工作:施工开始前,掌握地质勘查的报告,获取水文资料以及桩基施工作业图纸。在图纸中,标注桩体的结构、水位、监测点等信息,并掌握监测数据信息。根据掌握的数据对现场进行检查,保证各种材料符合工程的要求,项目施工顺序和标准符合要求,达到成孔的标准要求。检查钢筋笼与混凝土浇筑设施,达到现场施工标准。同时还要对混凝土材料的强度和性能进行检查,确保桩体质量合格,达到承载性能的要求。在项目实施的环节,收集资料也极为重要,项目施工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会议记录等都是重要的文件,落实现场签证检查措施,加强验收报告记录,掌握现场施工情况,提高项目质量监督管理水平[4]。
不同工程项目所处的地区不同,使用的钻具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结合现场施工选择合适的钻具极为重要。在正常状态下,保证钻机的各个部分正常运转,确保套筒、铲斗齿、钻孔工具等配套设施正常运行。在不同地质以及设备条件下,要做好质量管控,合理设定施工技术参数。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钻头的作业速度,加强现场质量指标监控,掌握现场的具体情况,以便于做出项目施工的调整。选择旋挖灌注施工的钻具时,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和工艺标准要求,对环境做出合理分析。对现场的土壤条件展开全面的调查,分析地质结构形式,做出详细调查和分析。收集全部信息和数据,为现场施工提供指导。在选择好钻具之后,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现场试验分析,检验钻具的性能。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做出调整。
施工场地的布置极为重要。保证道路通畅,水、电等能源正常运行,施工场地比较平坦,施工作业方便。施工单位加强现场各项资源的调配和使用,尤其是施工材料、设备方面的管理,材料存放必须符合材料的性质,确保在存放环节不会发生变质的问题。由专人管理设备存放,定期清洁、维护、保养以及试运行是必不可少的,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根据施工场地的布置需要,加强管理和控制,可以随时取用材料,有效使用设备,现场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满足要求[5]。
应用旋挖钻机开展施工时,钻头的速度要从慢到快逐步进行,工作从轻到重开展,并结合现场的地质条件控制钻进速度。钻进作业时,应充分利用旋挖钻机,结合施工土壤条件把泥浆调整到合适的黏度以及比例。应用膨润土可以预防发生倒塌的问题,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因为土壤的比例有差异,所以现场施工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泥浆的比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根据需要调整和制作。成孔工作结束后,及时进行清孔处理,通常需两次清孔。在每一次清孔操作中,都要达到设计深度的标准要求,再停止钻进、拔出钻头,并检测泥浆指数,避免出现误差的问题。经过试验之后,清洁孔位,将钻头存放在底部,全部去除沉积物。在清洁工作之后,检测孔深尺寸,并开展二次清孔。然后应用测锤进行测量,以达到清孔的标准和要求。
成孔之后即可进行清孔作业,在钢筋笼下放前必须完成。清孔作业环节加强转速的控制,并应用双底清渣钻头完成孔内清洁的作业,并做好全面检查,达到标准的要求。下放钢筋笼前进行第二次清孔处理,并及时补充泥浆,各项指标和性能合格。在清孔结束的3~5min之后,开始进行沉渣厚度的检测,应确保在100mm以内,否则就要再次清孔。
钢筋笼制作结束后,在钢筋笼主筋的结构上间隔2m设置一个水泥砂浆垫块,作为保护层结构使用,达到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如果钢筋笼的直径比较大,现场施工人员选择合适的塔吊进行吊装施工,并确保钢筋笼吊装的精度合格,与孔位中心保持一致。钢筋笼下放到规定部位后,工作人员开展钢筋笼的固定处理,并对需要接长钢筋笼进行处理,还要做好固定,然后吊装其第二节钢筋笼进行焊接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钢筋笼下放到规定部位后,现场人员开展检查,每项指标都符合工程的要求后,即可进行混凝土材料的浇筑施工。在浇筑混凝土的阶段,施工人员做好现场的导管埋设深度、混凝土上升高度的控制,并做好现场的记录工作。对桩基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管理,且导管的埋设深度控制在1~2m之间,同时还要在浇筑时随时关注导管提升的速度,确保在合理的范围内,预防提升速度过快而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的变化。
钻孔是施工技术应用的前期阶段,施工人员对现场的环境、外部因素、自然气候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具体的施工工艺方案,明确钻孔方式,并加强现场钻孔环节的监测工作,随时掌握施工的速度,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果施工孔洞出现了塌方,应立即查找原因,并选择合适的应对措施,预防塌陷问题进一步扩大。将泥土吸出,保持结构的正常运行。如果上述措施不能满足要求,或者出现失控的情况,应及时拔出钻头和钢筋,并再次进行钻孔作业,以达到结构的质量标准。
对桥梁基础结构的施工情况分析发现,在钢筋笼的安装施工中,如果存在骨架扭曲、箍筋变形、焊接脱落、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初凝时间短等问题,造成钢筋笼上浮,影响工程的总体质量。如果在初期阶段出现了钢筋笼上浮的问题,及时停止浇筑作业,并且进行导管反复振动处理,在钢筋笼恢复到正常的施工位置后,再进行浇筑施工。如果在浇筑施工一段时间后,出现了钢筋笼上浮的问题,在混凝土与钢筋的底部接触时,应减小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加强浇筑量的控制,缓慢提升浇筑导管。施工单位在浇筑前,加强混凝土质量的管控,保持流动性符合要求,加强初凝时间的控制,预防在施工中出现钢筋笼上浮的问题,确保浇筑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合格。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明确浇筑施工流程,并且组织施工人员学习相关的技术,以提升浇筑施工的总体水平。在混凝土浇筑中,加强现场控制,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符合要求才能投入使用,以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组织施工人员对混凝土制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保证拌和达到均匀性的要求,预防出现离析的问题,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性能与质量合格。如果现场浇筑环节存在埋管的情况,极易导致桩体的质量不合格,所以要做好导管下放的高度与速度控制,预防出现质量问题,确保浇筑工作顺利实施,提高浇筑的质量水平。
总之,在桥梁工程施工环节,做好基础工程施工,对后续桥梁中部结构施工与上部结构施工有重要作用。当前旋挖灌注技术的出现,可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地质条件,为桥梁建设奠定了基础。探讨旋挖灌注技术工艺流程,同时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进行研究。未来,需要加强旋挖灌注技术的更新改进,通过引进先进的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作业,对桥梁建设的进度、质量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