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医扶阳罐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

2022-04-06 08:37:46孙真真张霞影王珍
中国疗养医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扶阳根型颈椎病

颈椎病是指椎间盘及其附属结构发生的退行性病变,刺激或压迫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临床常根据其病理改变部位将其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其中以神经根型颈椎病最为常见,占颈椎病的60%~70%

。药物、神经阻滞是临床常用方案,然而长期药物治疗,尤其是长期神经阻滞,虽然能够较好缓解患者疼痛,但药物不良反应显著,其对患者影响较大

。近年来临床一直遵循绿色治疗方案,以推拿、按摩等疗法为主,可以通过不同推拿手法按摩、摩擦脊背穴位,产生负压作用于皮下组织和神经,促进改善局部血供,疏通经脉

。但是推拿、按摩作用时间较长,需要长期治疗,对部分颈椎患者疼痛作用缓慢,而中医扶阳罐疗法是以扶阳理论为基础,中医认为颈椎病属“痹症”的范畴,多以风寒湿邪外侵,肝肾不足内虚,而致脉络空虚,运行不畅,故治疗应以活血通络、温经通脉为主。在传统罐疗、灸法、刮痧的基础上加入磁疗和红外线刺激的新型疗法,将其与推拿疗法合用可能会对颈椎病患者产生积极影响。本实验旨在探究其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用料:泰国鸡酱250 g,蒜蓉、红椒米、红葱头米各30 g,浓缩橙汁、白砂糖各100 g,盐10 g,色拉油50 g。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郑州中医骨伤病医院脊柱科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8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男21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5±5.41)岁;平均病程(2.61±0.81)年。观察组45例,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45.91±5.47)岁;平均病程(2.64±0.8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相关诊断

;符合中医中颈椎病诊断

;经患者及患者家属同意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20190363)。排除标准:经诊断属于其他类型颈椎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推拿疗法

:患者取坐位,从颈部进行点压、拿捏、弹拨、按摩等。再进行颈项旋扳法:站于患者侧后方,于同侧肘弯托住患者下颌,另一只托住患者枕部,医师将患者头部向头顶方向牵引,然后向本侧旋转,当旋转角度已经接近极限时再指导患者旋转5°~10°,听到关节处轻微弹响声,进行另一侧旋转,最后按揉患者双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最终用直擦法治疗颈椎两侧,30 min/次。

观察组增加中医扶阳罐法:指导护士人员观察患者状态,并观测患者皮肤、精神状况以及配合程度,如果患者伴有不稳定情绪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同时指导患者进行洗手、戴口罩等工作,准备工作完毕后医师遵照循经原则,由上至下,温经推脉,从大椎穴刮到至阳穴,太阳膀胱经:从双侧天柱穴刮到大杼穴;足少阳胆经:从双侧完骨穴刮到肩井穴;温灸手太阳小肠经:双侧天宗穴以及患者感觉强烈的穴位。随时观察和询问患者感受,注意控制扶阳罐温度。温推、温刮、温灸的力度均以患者接受程度为准,45 min/次。均1次/3 d,10次/疗程,两组均治疗10个疗程。

2.1 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PRI、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各项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肌肉疲劳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健侧肱二头肌和斜方肌上支MF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0.05);对照组患侧肱二头肌和斜方肌上支MF值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

<0.05),见表2。

转染48 h后,MTT检测各组SHG-44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显示,miR-543 mimic组与mimic NC组相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降低(P<0.01),miR-543 inhibitor组与inhibitor NC组相比细胞增殖水平明显升高(P<0.01),见图2;由此可见miR-543过表达可抑制SHG-44细胞增殖,抑制miR-543的表达可促进SHG-44细胞增殖。

2 结果

1.4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于患者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表(MPQ)进行疼痛评估,记录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有疼痛强度(PPI)3项指标,各项总分0~10分,分数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明显。②肌肉疲劳度:于患者治疗前后采用表面积电仪(ME6000型)检测肱二头肌和斜方肌上支等长收缩下的中位频率(MF)。③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脑血流图检测,检测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

白酒品评是判断酒质优劣的重要检测技术,具有快速、准确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被分析仪器所替代[6]。由公司的2名国家评委和4名省评委组成原酒质量鉴评小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118个酒样进行品评分析,品评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使用清洁稻壳所产原酒具有醇厚干净,糠味、土腥味、涩味、霉味等异杂味小的共性特点,其质量普遍优于对照酒样,实验组原酒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11.64%。

在祖国医学记载中颈椎病属“痹症”“项痹”“肩周痛”的范畴,病机主要以寒邪侵袭为主,由于颈部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致使风邪、寒邪侵袭,风寒阻闭颈部经络,导致颈部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引起发病。故治疗多以温阳通脉、祛瘀止痛为主。故治疗多以温阳通脉、祛瘀止痛为主。推拿疗法作为常用方案之一,可以通过医师作用于患者体表不同穴位,以推、拿、按等手法,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调整脏腑机能的效果。但是单一推拿疗法对颈椎病肝肾衰微,阴阳失衡改善并无显著作用。扶阳理论是近年来中医理疗最常遵循的理论,其认为应注重心神合一,疏通经络,平衡阴阳,提高神气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胜正”的结果

。而扶阳罐疗法是在扶阳理论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理疗方案,旨在从传统刮痧、拔罐、按摩、艾灸理疗的基础上联合红外线照射以及磁波刺激有效作用于疾病重要穴位,进而调节机体阴阳失衡状态,促进机体功能恢复

3 讨论

2.3 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LVA、RVA、BA的PI、RI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各项PI、RI水平低于对照组(

<0.05),见表3。

疼痛是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

,所以可以将其作为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标准。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PRI、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说明推拿疗法可以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疼痛程度,通过推拿疗法双风池穴、肩井穴、天宗穴按揉、推捏促使其发挥穴位功效,其中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相当于耳垂平齐,主大风,中风,伤寒等,可壮阳益气,消缓头痛;而肩井穴在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主治肩背痹痛,经项强痛等;天宗穴在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主治肩胛疼痛,背部损伤等,推拿以上穴位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但与观察组比较,在增加扶阳罐疗法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这说明推拿疗法联合扶阳罐疗法可以更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疼痛,通过扶阳罐疗法对督脉进行推刮,由大椎穴推至阳穴转太阳膀胱经脉,由天柱穴至大抒穴,又经足少阳胆经脉区,推刮完骨穴刮到肩井穴,最后温灸手太阳小肠经脉,双侧天宗穴等,有效发挥益气温阳、活血止痛的效果。研究表明,督脉统摄一身经脉经气,大椎穴作为“三样督脉之会”可以从大椎穴作为推刮起始点,而致气血于阳穴,经阳穴吸收后有效转化为阳气,以壮阳益气

;天柱穴、大抒穴作为太阳膀胱经脉起、终点,其可改善机体水湿之气,降低外邪、内湿侵袭程度;再取足少阳胆经脉区,以完骨穴为起点,肩井穴为终点,以凝神静气,舒缓疼痛

;最后温灸小手太阳小肠经脉区,以天宗穴为起点,温灸所有敏感部位,以缓解背部疼痛,以病人能接受力度和温度对患者进行推、刮、灸以有效补中益气,调节阴阳,缓解疼痛

公共图书馆是促进出版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重要载体。2018年1月起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以立法的形式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公共图书馆、乡镇和农村应当设立图书室。截至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851个增加到3162个。

表面肌电信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神经肌肉活动,同时可以表示肌肉发生生理改变的重要信号,当疲劳时表面肌电信号将会由高频向低频漂移,其中频域指标MF值将会呈现下降趋势,故而临床将MF值作为评价肌肉疲劳的重要指标

。经脉血流速度是影响颈椎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可以作为评价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结果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的肌肉疲劳感、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改善,说明推拿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肌肉疲劳感,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态。但与观察组比较,观察组各项神经疲劳、椎-基底动脉血流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提示在推拿疗法的基础上增加扶阳罐疗法可以更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扶阳罐联合推拿疗法对机体内阴阳平衡的调整,发挥活血化瘀、祛瘀通络的效果,有效改善颈部血液循环状态,有效降低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满足颈部及周围软组织的营养需求,从而缓解颈部周围炎症和局部肌肉紧张,进而缓解患者肌肉疲劳感

综上所述,推拿疗法联合扶阳罐疗法可以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通过对患者血液循环状态改善有效缓解疼痛程度及肌肉疲劳感。

[1] 谢瑞,于杰,尹逊路,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现代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 (17):1356-1360.

[2] 杨瑞萍,妥金芳,陈磊,等.颈三针联合维药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部生物学相关参数变化的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8,34(2):5-8.

[3] 程永博,窦群立,陈瑞,等.“筋骨平衡”理论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9):1686-1688,1692.

[4] 张枢书,龚明福,白奇之,等.CT 与MRI 对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CT 和MRI 杂志,2020,18(10):14-16,封2.

[5] 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制定工作组,章薇,李金香,等.中医康复临床实践指南·项痹(颈椎病)[J].康复学报,2020,30(5):337-342.

[6] 崔建中,王轶群,陈永智,等.“乌头汤”加减熏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4(6):1169-1171.

[7] 叶波,王洪霞,赵志宏,等.扶阳理论在中医外治法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2):141-144,164.

[8] 付薇薇,赵志新,高丛珊.扶阳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化操作规范的调查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8):3063-3065.

[9] 杨可.齐刺加温针灸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颈椎活动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8(16):1788-1791.

[10] 王大志,欧阳书姗.颈椎病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21,27(12):2452-2456.

[11] 闫冬,陈聪,宋咏梅.大椎穴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3):262-266.

[12] 周源,丁洪磊,崔述生.崔述生教授“七线拨筋法”治疗颈椎病的经验[J].现代中医临床,2018,25(6):42-44.

[13] 王敬一,岳涵,李华南,等.推拿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选穴配伍规律研究[J].中医药导报,2021,27(5):178-181,189.

[14] 杨铮,王立玲,马东.基于自回归模型表面肌电信号检测肌肉疲劳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8,37(6):673-679.

[15] 高丛珊,赵志新.中医扶阳罐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9,33(21):3767-3769.

猜你喜欢
扶阳根型颈椎病
扶阳解毒法联合免疫营养治疗对Ⅲ-Ⅳ期结直肠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疗效观察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基层中医药(2021年2期)2021-07-23 01:41:44
游泳 赶走颈椎病
今日农业(2020年17期)2020-10-27 03:10:46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基层中医药(2018年9期)2018-11-09 01:20:40
从人体阴阳本体结构谈扶阳派唐农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经验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
从共振原理看扶阳理论的治病机理及其对血管性痴呆的解读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8例
中医研究(2013年11期)2013-03-11 20:28:01
特殊针法联合循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