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蔓
我们为什么重视孩子的教育?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是什么?教育与幸福的关系在哪里?
我们每一位家长对孩子都会有很多期待。希望他们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善良的品德,良好的沟通能力,积极开朗的性格。我们希望未来,孩子能拥有一份酬劳丰厚的工作,一个美满的家庭。总之,我们能想到的一切美好都能在孩子的未来中有所体现。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人群中优秀的那个人,这就是我们大部分家长的目的。所有这一切期待都可以归类为一句话,我们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个有能力获得幸福的孩子!
而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就是通向幸福的道路和外在条件无关。比如富有,结婚生子,有房有车,有一份别人羡慕的工作,或者是有大把休闲时间。当我们或我们的孩子用半生努力凑齐这些的时候,也不代表幸福就来了。我们可以观察一下我们自己,或是身边的精英,他们看似光鲜的生活很可能只停留在表面。所谓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也是指人生的无常和不可估量。生活永远是在变化之中的。通常,不管你到达哪个阶段,你都有属于那个阶段的困惑与焦虑。
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一种始终能够在内心构建优质情绪的能力。它来自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是这样的:幸福是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这种说法多有趣啊,“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那就是说幸福的密码就在于把自己的手中事与心间爱联系在一起。为了明天的一口饭努力,是让自己追着饭走,太被动无趣,为了心中所爱去努力是凝聚力量,只吃简单的饭菜也觉得香。
获得幸福的能力就是所谓教育的根本之一。拥有这种能力的孩子,有很好的感受力,沟通能力与应变能力,不会因为压力和突发事件而走向极端。他们以开放的心态与外在事件相处,并能从中获得能量。在接纳这些能量的同时,释放出更多优质能量。他们的思维敏锐,容易接纳新事物,可以说,他们会推着事情往前走,而不是拼命努力追着事情跑。
我们这个时代,很多人都长期伴有焦虑和抑郁。我们每个人,无一例外,都希望自己过得快乐满足,那是因为快乐满足来之不易。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解决了一件事,意味着新的麻烦马上到来。而我们用心挑选的爱人,选择一起建立家庭的那个人,反而是经常激起我们内心伤痛的那个人。成年人的世界真是喜忧参半。
虽然生活不是一帆风顺,但是我们都有希望,希望生活越来越好,烦恼越来越少。我们也寄希望于我们的孩子,希望他们比我们要過得更好。而获得幸福能力的教育到底来自于哪里?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一下,我们给我们的孩子提供丰厚物质基础的同时,有没有也给他们提供愉悦轻松的家庭氛围?
回忆一下,我们的成长环境,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我们在亲情中遇到的酸甜苦辣,是愉悦的还是紧张的?是闲适的还是压抑的?我们的家庭成员之间是平和相处的还是争吵不断的?是平等的,还是有一方持续在让步?家庭关系和家庭氛围,是建立人格的最关键因素。孩子如果能在一个友爱和宽松的氛围中长大,他就更容易与他人相处,在变化的事件中平和且积极地生活。
如果我们想通过教育培养出一个有能力获得幸福的孩子,希望他能吸引和释放更多美好的力量。 那么绝不是想办法改变我们的孩子,而是改变我们自己。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的父母很多时候,都在行为和语言上存在矛盾。他们自己不做的事情往往要求我们做,还要加上一句,是为了我们好。不知道有多少人是在这样的氛围里成长的,而这样的氛围所教育出来的孩子,再组建家庭的时候,依然会延续父母的方式,因为这是他们爱与相处最基础的方式,是刻入骨髓的。
我始终认为,身教大于言传,这就是说,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专注力,那就需要你开始专注地去做一些事情,并邀请你的孩子参与进来。比如专注地做一道西点,专注地看书,专注地听音乐或唱歌。这种专注不带有任何不满与浮躁,你需要真心享受这个过程。慢慢的,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会学着你的样子,去专注地做事,并且看起来乐在其中。
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开朗活跃的,那么你就需要轻松地面对生活,尤其是面对生活中困难的那部分。每件事都有所谓好坏,月有盈亏,水满则溢,低谷往往是冲破自我不足的机会。如果能从开放的心态中肯定“不好”的存在,感悟“缺陷”所带来的机会,就能放开对生命紧握的双手,全身心地投入到生命的精彩中来。生气,紧张,忧虑,都是因为我们内在的恐惧,恐惧匮乏,恐惧失去。更多的害怕的东西,其实都只存在于我们脑海里,每日不断的出来折磨我们一下。如果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经常被这些事情折磨,那么,就要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辩证地审视生活。
懂得幸福法则的人是会相互吸引的,当你改变的那一天就意味着你和幸福更近了一步,意味着你的身边会多出很多乐观开朗的朋友。我们自己逐渐掌握幸福密码的同时,我们的孩子就会受益终身。在教育中,并不是告诉我们的孩子应该做什么,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