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所精神视角下绍兴古城的保护与活化研究

2022-04-04 15:55章强
工业设计 2022年3期
关键词:场所精神可持续保护

章强

关键词:场所精神;绍兴古城;保护;活化;可持续

中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都具有重大历史价值,这些城市大多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城市格局、人文社会环境和独特的城市历史风貌[1],而其所孕育的场所精神则是这个城市的灵魂,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最鲜明的标志。现今国内每个古城基本都制定了自己的整体保护规划及详尽的各历史街区专项规划,但此类规划大多是基于城市物质结构层面而制定,缺乏对每个城市所独有的场所精神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并运用于城市保护中。因此,国内各古城保护整体收效甚微,古城呈现同质化的倾向。文章以绍兴古城保护为例,综合运用现场实地调查及对绍兴地方志和相关文献阅读等方式,对古城保护区进行有目的和系统的了解,并运用场所精神理论对绍兴古城的传统场所精神进行详尽分析,探寻其营建脉络,探讨新时代下对古城原有场所精神的传承与延续,并对其有所创新,以期丰富国内对于场所精神的理论性研究。同时,有助于增强城市凝聚力,强化人们对古城的亲切感与归属感,彰显城市个性与特色。将场所精神与绍兴古城保护与活化结合起来,旨在焕发古城的内在生命力,在做到妥善保护的同时又能活化其历史价值。

1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Genius Loci)是古罗马人的想法,是场所的特征和内涵,其又分为自然场所的精神和人为场所的精神。按诺伯舒兹的观点,自然场所的精神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宇宙的秩序”[2],或神秘或浪漫或简单或和谐或静谧……。而人为场所的精神必须以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作为出发点来考量,如果说自然场所的精神是一种自然特性的话,那么人为场所的精神就是超越时间和空间、历史和现实,在物质与非物质之间体现人的心理特征。而对于一个城市的场所精神而言,必然根植于其独特的自然特性之上,结合该城市千百年来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为场所,注入社会意识、人文思想、情感依恋及风俗习惯等,是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最显著的特征。

2 绍兴古城传统场所分析

2.1 古城结构历史演变

公元前490 年,越国大夫范蠡遵勾践命按周制“以东为尊”,依山水形势“立国树都”,根据当时城市所需要的防御、交通、生产、生活等现实需求综合考虑,以现今卧龙山及周边聚落为基址,将其作为越国首都。此地位于宁绍平原西部,会稽山之北,鉴湖水绕城而过,城内河道纵横,又有卧龙山、蕺山、塔山三山鼎足而立,城外四周群山环抱,可谓是“得山水之利而无旱涝之忧,能攻易守而基业可据”。因此,绍兴古城历来被视为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的杰出作品。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 年),郡守汪纲复按罗城重加缮治,并修诸城门,俗称“宋城” [3]。其时共设水陆城门九处,尤为可贵的是绍兴老城墙大都依河而建,河道成为天然的城市屏障,如图1所示。千百年来绍兴古城数度兴废更替,但其古城格局直至民国初期都未曾有過大的变动。

2.2 古城意象

绍兴旧时称山阴、会稽,是一座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的历史文化古城,素有“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显然,该称谓除暗示着其悠久之历史外,还点明了其鲜明的地域特点,即白墙黑瓦、古道深巷、小桥流水、渔舟唱晚,极具“温婉秀丽”的江南风情。在中国历史上,绍兴也是一座沧桑硬朗之城,且温婉中流露着奋发图强,勇立时代潮流的傲骨硬朗之气。故木心先生曾说:“无骨的江南不只苏州,有骨的江南当看绍兴”,如图2、图3 所示。

2.3 古城空间结构

绍兴其布局依周制“以东为尊”,因地制宜进行建城时,其空间结构就被界定了,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山万户巷井然,百桥千街水潆绕”。城市根据自然情境呈现其造型,主要包括三部分:呈三足鼎立的三山(卧龙山、蕺山、塔山)、位于城中密集的台门民居建筑,以及分割和连贯上述两者的河流。时至今日,这些结构元素依然存在。历史上,绍兴地处宁绍平原,城中建筑以对大地眷恋的方式水平展开,多为一二层台门民居建筑。与水平建筑对比的是垂直性的山丘,而这种垂直性在山丘上矗立的尖塔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而介于水平和垂直,上与下之间的特别关系扮演着结合力量的是遍布城内的河流,河流使这种空间结构更具灵性,构成“山据城中,城映水中,水流城间,人行水边”的诗意画面。在这里山、水、建筑与人和谐共存。

2.4 古城特性

绍兴古城的自然特性是由城市本身的地形条件所决定的,毋庸置疑古城最特殊的元素就是:山、水、建筑。

2.4.1 山

古时绍兴人认为山是神圣的,对山充满敬畏之心,认为山也如人一样是有灵魂的,他们在守护着山中宝物的同时,也世代庇护着城内的人们,对于不同的山,人们赋予其不同的认知。春秋时期,勾践小城就建在卧龙山之南,范蠡曾在其山巅之上建造“飞翼楼”以象征“天门”,有“以压强吴,庇佑子民”之意;蕺山即旧时戒珠山,东晋王義之将自己的家宅捐为佛寺,并亲笔题写寺名“戒珠寺”,因而又有“ 戒珠山”之称,此山是绍兴人把对山的崇拜升华到审美境界的代表;塔山别名飞来山,山顶建有七层高砖木结构之应天塔,越王勾践曾在此山修建“游台”,是我国最早见诸文字的天文台。

2.4.2 水

水是绍兴古城最基本的要素,是绍兴古城的“魂”,绍兴古城的地理环境,培育了其独树一帜的地域特征:因山水布局,依河建街市,以舟通衢,逐步形成“一河一街”“一河两街”和“有河无街”的水城格局。城内星罗棋布的河流,自然而然成为一条流动的纽带,将山林、路桥、建筑,以及居于其中的人紧密联结在一起,相互影响彼此辉映。

2.4.3 建筑

绍兴城内最具特色的建筑可分民居建筑(尤其是临河而建的民居建筑)与台门建筑,这些古建筑及里面世代居住的人是绍兴古城的“根”。

1) 民居建筑:古城的山水环境培育了其特有的城市形制和建筑风格,因势形成了依河而成的水街,“一街一铺一河”的格局。沿水而建的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各异的桥梁、生机勃勃的古城展现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诗意画卷,古时这里的建筑并没有统一规划设计,只是由人们日常生活所需而建,但其形成的丰富造型与现代建筑完全不同,有一种安宁质朴的感动。

2) 台门建筑:“绍兴城里五万人,十庙百庵八桥亭,台门足有三千零”,台门建筑是绍兴古城建筑的核心,在这里能充分展现古城人的家庭组织关系、宗族文化、道德信仰、礼仪规范、审美标准等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传统建筑里流淌着浓浓的古风遗韵,如图4、图5 所示。

3 绍兴古城传统场所精神分析

人们通过对绍兴古城传统场所作整体全面的分析之后,可以看出其所孕育的场所精神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 从古城的地理环境、空间结构和特性所做的分析显示出绍兴古城所塑造的场所精神是内向有序、充满神秘感而又平静安宁的。

2) 从古城所孕育的历史人文上看,其塑造的场所精神既充满着温婉秀丽,浪漫风流,但又不乏傲骨硬朗之气。绍兴古城的场所精神正是来自于“自然”和“人文”力量之间有意义的互动,简单灵动中又蕴含着多样性。

4 场所精神视角下绍兴古城的现状分析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清光绪年间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中清晰显示,古城有城门九座,其中七座为水门,城内大小河道共有三十三条,城外环城河绕城而流,又与城内河流互通,极具地域特色。但在绍兴“现代化”进程中,城内高层建筑林立,在竖向上削弱了原本作为古城至高点三山的统治力;城内大部分河道被填,桥梁被拆,使古城内自成一体的水系被割裂,“水城”之韵味日渐褪色;街道变阔变直,古城面貌已非旧颜,城内的文保单位也散落成片,不成体系,古城肌理被严重破坏;城内体量庞大的现代建筑对原本小尺度的台门民居建筑群产生了强烈的压迫感,使人、山、水、建筑相映成趣的古朴清雅场景已很难见到,当今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击碎了古城内各种元素之间的内在和谐,古城现状格局表现为局部有序整体无序的状态,其承载的场所精神已无传统韵味,如图6、图7 所示。

5 场所精神视角下绍兴古城的保护与活化策略

绍兴古城“保护”并不是只简单保护其建筑,而是要保护其城市空间结构、场所特性及蕴含的独特场所精神。绍兴古城“活化”则应以绍兴山水人文为魂,深度挖掘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融入现代生活理念,在古城原有传统场所精神的基础上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做到以保护为主,活化为辅,以保护助力活化,以活化提升保护,使古城在保护的同时让其真正“活”起来。

5.1 重塑古城之“形”

在空间格局上,绍兴古城以“三山三塔”作为城市竖向上的最高控制点;主体建筑以水平方向展开的传统台门民居建筑为主;环城河绕城而流,城内再辅以纵横交错的河道。这是其区别于其他历史古城的显著标志,在这里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相映成趣,和谐共存。但随着城墙城门的消失,高层建筑鳞次栉比,为城市发展需要填河造路,曲径小巷拓宽变直,使传统山、水、建筑和谐共生的格局遭到破坏,古城之“形”已非昔日旧颜。因此,重塑古城之“形”是当务之急,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将老城区内的高层建筑逐步拆除或削层,重新确立“三山三塔”作为城市的至高点。

2) 虽然城墙城门已消失,但护城河仍在,可以通过局部改造护城河,沿河景观本着“彰显历史、优化功能、完善生态、美化古城”的原则,形成一水护城、玉带环郭、山水相依的视觉效果。

这两方面能让古城“显山露水”, 恢复古城幽雅通透的视觉廊道, 重塑古城之“形”,营造古城既神秘而又内向有序、神秘安宁的场所精神,这是绍兴古城的瑰宝。

5.2 激活古城之“魂”

水是绍兴古城的“魂”。绍兴古城,水在城中,城在水中,户户临水,家家枕河。水是这个城市的纽带,将古城中的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互相交织,互相渗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随着绍兴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局部内河被填,水网体系被破坏,水街集市亦不复存在。城内人们与水的互动大为减弱。应重现古城水乡特色,凸显古城的美学价值,让古城“活”起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水“活”起来,让水与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

1) 重组城内水网体系,局部有条件的恢复被填河道,或根据实际新开河道,使城内河道自成一体,并与环城河互联互通,通过绍兴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乌篷船,使人们能随时随地抵达古城内部各地,真正体现“城在水中”。

2) 在内河水网体系中,择其优越地段,开设水上集市及社戏观演点,同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复兴古城传统的水上文化,如嫁娶、祭祀、龙舟表演、划乌篷船、拉网捕鱼、放河灯等,让人们沉浸式体验绍兴水文化。

以期通过以上两方面,激发水作为古城之“魂”的地位,让人体验到古城简单灵动而又丰富多样的场所精神。

5.3 留住古城之“根”

古城之“根”包括两部分:台门民居建筑及城里世代居住的人。绍兴古城内的台门民居建筑以对大地眷恋的方式水平展开,是古城最基本的元素,而近代由于填河造路,街道变阔变直及沿街体量庞大的现代商业建筑的强行介入,致使古城内传统台门民居建筑被割裂,许多文保单位成为文物孤岛,城内大量的台门民居建筑由于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同时,由于传统民居及街区对现代人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越来越多年轻人搬离古城,城市深处居住的以本地老年人和租住的外来流动人口为主,使得古城越来越老化与破败,活力不在。因此,绍兴古城亟需一个合理的系统规划,可将保护与活化有机结合,实现古城的可持续性发展。

5.3.1 功能区规划

根据古城现状,新规划旨在形成“一城二桥三街四故里”的整体布局。“一城”指的是越王城,依托府山及越王台,集中展示古越文化的精髓,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歷史典故,充分显现古城奋发图强、傲骨硬朗之气的场所精神。“二桥”指的是八字桥和广宁桥,此二桥相聚不远均建于南宋,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以水乡闻名于世,千姿百态的桥也就成了绍兴的另一张名片。八字桥广宁桥周边,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生活气息浓郁,为绍兴典型的“一河一路”“一河两路”的临水居住形态。该区域尽得水城精髓,可生动展现繁华的南宋生活风韵。“三街”指的是仓桥直街、萧山街及西小路街区。该街区均为“一河一街”“街河并行”的格局。街道尺度宜人,房屋错落有致,小街两旁酒馆茶楼生意兴隆。这里的民居大多建于清末民初,能集中反映绍兴的台门民居传统建筑特色与商业民俗风情。“四故里”指的是书圣故里、阳明故里、徐渭故里、鲁迅故里。书圣故里是以王羲之及其生活环境为核心,旨在打造魏晋风流的文化场景;阳明故里是以王阳明及其心学为核心,旨在打造“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就在王阳明”的文化场景;徐渭故里是以徐渭及青藤书屋为核心,旨在打造具有明代韵味的艺术场景;鲁迅故里是以鲁迅及其生活环境为核心,旨在打造具有民国风度的文化场景。通过这些功能区规划,使被割裂的甚至凌乱的传统建筑、街巷能有机联系在一起,呈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如图8、图9 所示。

5.3.2 合理改造且多样并存

古城的保护与改造需要寻求正确的处理途径,既能满足城市发展的要求,又能为保护文物与历史街区创造条件。将城市作为一个生命体, 积极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 激发街区活力,延续街区风貌,坚决杜绝违反保护规划的建设行为 [4]。

对于古城内不同年代、不同形式的建筑,在保证整体统一协调的原则下,应采取不同的保护改造方式。

1) 保护与修缮:针对保存完好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应采取整体保护。对质量较差的文保建筑、历史建筑可采取修旧如旧,体现其原真性,以达到保护真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维护街区传统格局和风貌的目的。

2) 更新:对于不具有历史背景的台门民居建筑及质量较差的建筑采取更新手法,使其更新后与传统街区协调。

3) 改建或拆除:通过对古城范围内现存不符合古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要求的建(构)筑物,逐步依法改建或者拆除等措施。

4) 新建:新建建筑应以和谐方式介入,采用现代的形式、技术、材料,体现现代与传统的对话,让古朴典雅与现代时尚和谐共存,以一种充满现代感的方式向传统致敬,这样也能保留古城历史进程的痕迹,展现古城活的历史、进化的历史,也会更容易促进古城多样化的发展。

5.3.3 功能置入且智能化生活

在对古城功能区重新规划并对古城内老字号、传统手工艺、传统产业、传统艺术流派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置入符合当代人生活的商业餐饮、影剧院、 茶楼戏院、休闲娱乐、文化创意产业、科普教育、酒店民宿等业态功能,并结合规划布局及空间形态完善业态分区,形成集休憩性、观赏性、服务性、娱乐性、文化性和科技性为特征的古城生活区。同时,通过智能城市的概念将智能出行、智能建筑、 智能安全、智能街巷等融入基础设施设计中,提升人们在古城居住游览的舒适感和便捷性。

5.3.4 增进交流且和谐互动

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使人与场所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冷漠疏远。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与场所、人与人之间缺少互动,缺少共同的情感联系纽带。简·雅各布斯则提出,通过增加居民见面的机会来熟悉彼此,这样就会增加街道的安全感,从而促进街区人们之间的交流,减少城市被割裂的现象,这样会更容易激发城市活力促进城市多样化的发展[5]。而古城传统街区模式则凝聚着人们对古时村落亲情、群体文化的留恋,在绍兴古城内可以通过设置丰富多彩极具古城特色的公用设施,定期举办极具当地特色的公共活动,在居民间增进互动,使其与场所建立起联结性和责任感,让他们不仅为此感动自豪,更愿意貢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人与场所的和谐统一,使古城真正“活”起来。

6 结语

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和历史的古国,时至今日仍存在着不少极具传统韵味的古城。对于古城的保护和活化是一个持久的命题,不仅是对建筑、环境、城市格局等的保护,更应该保护好古城多年形成的生态系统,同时解决新的城市功能需求和时代特点注入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古城原有场所精神的基础之上,将古城发展成为现代科技与历史人文相得益彰、熠熠生辉的生活空间,实现古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古城的复兴。

猜你喜欢
场所精神可持续保护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五大发展理念之坚持“绿色发展”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园林植物景观的场所精神探究
“场所精神”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