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面对面共话新发展

2022-04-03 08:55王春雷
中国会展 2022年5期
关键词:会展业会展数字化

“后疫情时代的中国会展业:前景展望与对策建议”研讨会在线上举行。会议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上海市会展行业协会、长三角会展研究院、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旨在探讨中国会展业如何在疫情冲击下谋生存、求发展,并在未来更好地迎接国际市场竞争。

致力于成为全球会展业第一梯队

上海会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大学教授张敏认为,会展业是企业间的市场平台,担当着全球要素本土化和本土企业全球化的重任,应该有重点有步骤地率先重启,以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尽管遭受贸易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冲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政府主导型展览会与约1.1万个市场驱动型会展活动一起,成功稳住了外贸外资基本盘。特别是第三届、第四届进博会如期举办,为会展业抗击疫情提振了士气。他表示,我们更好重启会展业的总体策略应是“防疫优先、精简观众、双线融合、确保发展”。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德国际会展研究所所长黄辉提出,可以围绕进博会,进一步谋划中国会展业的世界布局。虽然疫情的反复影响了全球会展业的复苏,但进博会的连续成功举办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提振了全球会展业的信心,以上海为中心的进博会朋友圈正在形成。中国会展行业应借进博会的平台与时机,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互动,努力布局全球会展市场。相信在疫情之后,中国会展业能成为全球会展业第一梯队的“领头羊”。

浙商总会会展业委员会主席、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唐雪提出,后疫情时期,会展业的更好重启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追求规模到追求品质,“高质量”是大方向。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会展业走过高速发展的几十年,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会展大国。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会展活动正在经历从“量”到“质”的变化。二是从固定模式到突破探索,“创新”是主旋律。在疫情发生初期,“会展上线”成为焦点话题,但随着不确定性情况的反复出现,除推动数字化升级外,还必须综合思考盈利模式的丰富、潜在价值的激发、合作模式的多元以及更多变革的可能性。行业的脆弱性使我们意识到创新的紧迫感与必要性,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创新思路的尽快落地落实。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经济学院院长刘大可教授对中国会展业发展的战略机遇进行了三方面的概括:一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会展活动在推动国际交流、落实国家战略、提升国家形象等方面的功能,这决定了由政府主导的赛事、展览、会议等活动将拥有持续增长的空间;二是随着中国向更加注重经濟增长质量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时代迈进,会展业将从以促进经贸为主转型升级为经济、文化、艺术、体育等多轮联动,会展活动的功能将更加多元,类型将更加丰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会更加深远;三是中国在数字会展领域不仅具有巨大潜力,而且有望成为全球引领者。

稳步推进会展企业向2.0转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院长、长三角会展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王春雷教授提出,随着移动互联和营销技术的发展,当前的会展业务模式普遍需要改进,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市场动态和数字技术要求企业重新思考会展项目的目的和过程。为此,会展公司需要向2.0模式升级,即需要同时在产品、场景和消费者需求满足上进行创新。具体要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内部业务流程上,全面实现数据驱动;在产品和服务上,提供立体式的整合营销方案;在收入来源上,扩大数字化营销产品和服务收入;在客户关系管理上,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更个性化的全天候沟通,实现线下活动、资讯服务和整合营销相结合。

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秦培勇表示,疫情加速了会展业的数字化发展,一批适应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方案和产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经过大浪淘沙,会留下一小部分继续引领市场潮流。数字化可以减缓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补充会展企业收入的新方式,并且可以与人工智能、5G、云要素融合聚变。

针对“2022年,如果线下会展活动仍然不能正常开展,国内会展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执行院长张健康教授建议,要积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能力的内涵式提升。包括强化市场调研,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把握市场机会。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产品设计水平和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另外,应采用合理的传播技巧,让客户树立合理的期望值;二是要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扩大综合收入。会展企业应该向整合营销传播型企业转型,即在原有会展业务基础上,做好线上线下营销资源的整合,提高多样化的产品。

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松萍在会上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自2017年起,广东一家会展集团就与国际杰出技术团队合作,结合多维视觉数字科技,稳步进军线上展览市场。在疫情初期又推出精准获客平台,经过两年多培育,已有百万家企业入驻。目前,该企业拥有人工智能3D实物与场景扫描、全息无屏无膜可交互空气中成像等30余项前沿技术,正在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型会展集团。另一家灯光、音响展览会主办方在2021年耗资数百万元,专门开辟了一个1000平方米、演唱会式的沉浸式体验区,并通过策划“PLS独角(兽)秀”,融合最新产品和技术,大大提升了企业展示效果。

稳步推进会展企业向2.0转型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会展与旅游学院院长、长三角会展研究院联席执行院长王春雷教授提出,随着移动互联和营销技术的发展,当前的会展业务模式普遍需要改进,不断变化的客户期望、市场动态和数字技术要求企业重新思考会展项目的目的和过程。为此,会展公司需要向2.0模式升级,即需要同时在产品、场景和消费者需求满足上进行创新。具体要在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和内部业务流程上,全面实现数据驱动;在产品和服务上,提供立体式的整合营销方案;在收入来源上,扩大数字化营销产品和服务收入;在客户关系管理上,与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进行更个性化的全天候沟通,实现线下活动、资讯服务和整合营销相结合。

四川省会议展览业协会执行秘书长秦培勇表示,疫情加速了会展业的数字化发展,一批适应发展需求的数字化方案和产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未来经过大浪淘沙,会留下一小部分继续引领市场潮流。数字化可以减缓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是补充会展企业收入的新方式,并且可以与人工智能、5G、云要素融合聚变。

針对“2022年,如果线下会展活动仍然不能正常开展,国内会展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的问题,浙江外国语学院文化和旅游学院执行院长张健康教授建议,要积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能力的内涵式提升。包括强化市场调研,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把握市场机会。同时,进一步提升服务产品设计水平和人员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另外,应采用合理的传播技巧,让客户树立合理的期望值;二是要实现业务的多元化发展,扩大综合收入。会展企业应该向整合营销传播型企业转型,即在原有会展业务基础上,做好线上线下营销资源的整合,提高多样化的产品。

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会长、广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刘松萍在会上分享了两个典型案例。自2017年起,广东一家会展集团就与国际杰出技术团队合作,结合多维视觉数字科技,稳步进军线上展览市场。在疫情初期又推出精准获客平台,经过两年多培育,已有百万家企业入驻。目前,该企业拥有人工智能3D实物与场景扫描、全息无屏无膜可交互空气中成像等30余项前沿技术,正在转型成为一家科技型会展集团。另一家灯光、音响展览会主办方在2021年耗资数百万元,专门开辟了一个1000平方米、演唱会式的沉浸式体验区,并通过策划“PLS独角(兽)秀”,融合最新产品和技术,大大提升了企业展示效果。

百年变局对从业人员和会展教育提出新要求

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会展专业委员会主任、宁波市会展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国岩认为,随着中国的社会治理能力、产业创新能力、市场容纳能力得到国际会展界的高度认可,在后疫情时期,中国会展业总体上将呈现由经验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由实践创新向理论创新转变、由关注过程向关注结果转变、由项目思维向格局思维转变的特点。同时,后疫情时期对会展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会更高。从谋略密集型视角看,要善于通过举办会展活动,做好顶层设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从服务密集型视角看,要懂得会展策划、管理与服务的相关技能以及掌握数字化、生态化、标准化等方面的知识。从技术密集型视角看,要更善于运用理论、方法、数字等科学分析手段提高会展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从知识密集型视角看,要了解展会题材所在领域的前沿需求和技术、产品创新的需要,用信息流驱动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哈尔滨市会展行业协会会长、哈尔滨商业大学教授孟凡胜表示,疫情对整个世界经济都造成了影响.会展业也受到了冲击,很多西方传统的品牌大展在疫情下停办,而我国疫情控制的较好.很多展会依然得以继续举办.这使我国展会品牌延续并加强,同时让中国展会获得了市场机会,为缩短差距创造了机遇。另外,在疫情背景下,中国会展企业不断探索应对疫情的办展模式和办展技术,使得中国展会纷纷走向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的发展道路,在前沿办展技术,办展模式方面取得突破。疫情改变了办展模式,也对办展技术提出了新要求。在后疫情时代,通过对办展模式的改变与创新,展会将逐步走上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道路,对会展从业人员的技能必然提出新的要求,即会展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展会运作必备的项目策划、项目管理、招商组展等传统技能,更要学习线上展会流量管理、线上展会与线下展会协同运作、直播展示、智能化管理设施设备使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技术等。总而言之,疫情后将对会展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技能,以适应会展业发展的大趋势。

杨正认为,疫情结束后,在线会议将成为企业和各类机构组织会议或活动的标配,线上会议连线、直播与线上活动运营能力将成为企业市场部员工的基本能力。另外,疫情会加速数字化取代人工服务的进程,比如智能翻译和同传会逐渐取代人工翻译和同传,线上虚拟展示技术会抢走传统展示搭建的部分市场份额,因此,会展从业人员特别是会展服务商必须升级设备、技术和能力,成为视频、直播等软硬件技术应用的达人。同时,线上社群运营、线上内容运营、数据分析能力等也是会展人持续升级技能的重要内容。

王春雷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给会展业带来的诸多变革和挑战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学习和适应新的技能以及推出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的业务,特别是在技术和数字领域。为了保证毕业生获得多样化的技能,大学的教学方法和形式需要作适当调整,与技术和数字化、危机管理有关的技能以及领导力、适应性和战略决策等软技能都需要嵌入到未来的课程中,重要的是,要以行业的观点和需求为动力。同时,行业协会、高校和其他机构应提供有意义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方案,包括数字/信息技术相关技能、活动管理、混合式和数字活动、风险和危机管理、法律和规章等。

猜你喜欢
会展业会展数字化
拨开迷雾破而后立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互联网时代会展业的出路何在?——广州市会展业行业协会访谈
西安会展业发现状及策略
会展业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