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 蕾,朱坤福
(1.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终兴镇中心卫生院,山东 菏泽 274000; 2.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本次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45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26例为男性患者,1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26~63岁。疾病类型: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26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9例。纳入标准:患者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经临床诊断,患者符合疾病诊断标准并被确诊;患者知情治疗过程与可能结果,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患有精神疾病者;患有严重感染疾病者;合并其他肿瘤疾病者;患者处于妊娠与哺乳期。
1级:NET核分裂在10高倍镜视野下观察,分裂个数少于2个;Ki-67指数≤2%。2级:NET核分裂在10高倍镜视野下观察,分裂个数为2~20个;Ki-67指数为2%~20%。3级:NET核分裂在10高倍镜视野下观察,分裂个数多于20个;Ki-67指数>20%。
所有患者进行CT平扫与动态增强扫描。患者保持仰卧体位,由胰腺头部开始向尾部扫描检查,包括膈顶到肾脏下缘。使用120 kV电压与200 mA电流,保持5 mm的层厚度与5 mm的层间距。利用双筒高压注射器进行对比剂注射,强化动态扫描,引入三期扫描方式,保持3 m/s的注射速率,100 ml的注射剂量。动态扫描时间保持在20~30 s,静态扫描时间保持在30~60 s,整个平衡期保持120 s扫描时间。扫描过程中,患者保持平静状态,屏住呼吸,重点检查病灶大小、出现部位、平扫与增强扫描表现、胆胰萎缩、血管情况以及病灶累计情况等。同时对所有患者的病理进行分型检测。
利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CT检测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39例,准确率为86.7%,其中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26例,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19例。见表1。
表1 CT诊断符合率Tab.1 CT diagnosis accordance rate
45例患者为单发病灶,直径在1~10 cm,其中胰头为26例, 胰尾为19例。
在检查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时,引入CT与动态强化扫描方式,发现并未明显显示检查结果;部分患者利用CT进行扫描,平扫发现密度结节呈等密度变化,胰腺周边轮廓出现变化;部分患者通过CT扫描,发现清楚边缘,肿块呈现低密度,强化门静脉期邻近区域。
在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中,部分患者CT平扫边缘光滑,存在完整的包膜,肿块呈现出囊实性特点,胰腺门静脉逐渐减弱;部分患者边缘模糊,囊实性与实性均出现钙化,囊性没有强化;部分患者门静脉期存在明显的强化表现。
经病理检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呈实性,较小肿瘤内部存在坏死性病变,部分肿瘤还会出现钙化,且大多非功能性肿瘤会存在多种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种类较多。电子显微镜观察,大多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组织显示CgA、NSE等呈阳性。当前医学界并未制定统一标准来检测恶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虽然肿瘤体积较大,但存在较多核裂坏死性细胞,局部浸润面积较大,周围存在较多淋巴间隙。根据病理改变原理,只有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者其他脏器转移才属于诊断依据。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较低,属于胰腺导管上皮多能干细胞肿瘤,根据肿瘤分泌物质是否可以引发症状来调整。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分为功能性胰腺肿瘤与非功能性胰腺肿瘤,其中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瘤、胰多肽瘤、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瘤等均属于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范畴,且肿瘤会分泌出不同的活性物质。在划分类型时可以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区分,并划定不同的临床症状。而非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早期临床症状较轻,甚至不会出现症状,激素产生量也较少。随着肿瘤的逐渐生长,达到一定大小时,脏器结构会被浸润与压迫,临床症状也比较明显,患者会出现梗阻性黄疸、黑便、上腹疼痛等症状,非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疾病症状较轻,但也会分泌少量激素,肿瘤细胞功能不全,分泌物质不具备拮抗性,但并不会引发内分泌症状。有部分学者认为,非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为恶性,即便周围缺乏浸润,但也存在恶性症状。如果在诊断肿瘤恶性与否时以是否转移为依据,将延误部分患者的治疗时间,因此,诊断标准应纳入病理学改变、血管组织浸润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多种标准。
为了正确识别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术前影像,应正确认知良恶性症状,除了胰岛素瘤外,60%~80%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会呈现出恶性症状,大部分具备完整或部分包膜,这也是肿瘤非浸润生长的包膜。但恶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包膜向外侵犯,以致肿瘤与周围组织黏连,浸润局部组织与血管,脏器官与淋巴结出现转移,这些都是恶性症状的表现。当出现恶性症状时,应区分胰腺癌。总之,功能性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呈现良性,包膜完整,结合临床症状与实验室诊断,难度较小。但非功能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大多为恶性,体积较大,且包膜并不完整,瘤内包囊坏死,也会受累周边血管,浸润局部组织淋巴结与脏器官会出现恶性转移,此时应强化诊断,做好与胰腺癌的鉴别。
本研究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45例胰腺神经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CT检测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39例,诊断准确率为86.7%,且CT检查可见囊性、实性、囊实性以及密度情况等特征。在病理分型检测很难界定的情况下,应结合CT检查来进行诊断。
综上所述,利用CT诊断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准确率较高,影像学会表现出明显特征,值得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