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洁
摘要:文学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钥匙有三把——数学、语文和音乐。”可见音乐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合唱因为其普及性强,参与面广,表现力强等特点成为开展实施音乐教育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着通过多元方式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实效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元教学方式;小学生合唱教学;
前言:为了提升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品质,我们要认识到合唱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重视它,并能灵活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品质,让越来越多的孩子体验到合唱的魅力,促使合唱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一、通过趣味讲解,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1.姿势
2.演唱的姿态,基本分坐式和立式。如果是坐式,教师要引导学生臀部坐椅子的一半,双脚放平、挺直后背,将手放在膝盖上。如果是立式,教师要引导学生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前面,手保持自然下垂的状态,身体重心有意识的落于一个脚上。
3.呼吸
4.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如果老师一味向小学生灌输“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等这些概念,学生肯定无法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老师不妨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语言向学生趣味性的讲解呼吸方法,如:训练横隔膜快速换气时像小狗吐着舌头喘气;吐气时像轮胎扎了钉子一点点发出“丝-丝-丝-”的气声;还有嘴唇“打嘟”放松练习时,像摩托车发动时快速地发出“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的聲音;等等,这样学生易懂,也就乐学。
5..声音
6.获得“干净柔和”的声音是合唱训练中的重要目标。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尽量放松声音轻唱,提醒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保持微笑,好像喵喵叫的一只小猫,保持两边的胡子往上翘的表情状态。经常练习,可以使学生逐步克服声音“炸、白、咧”等问题。
7.咬字吐字
语言是歌唱的基础,歌唱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上的艺术,从古到今的声乐家们在声乐训练与演唱中就十分重视歌唱中的咬字吐字问题。明代魏良辅说得好,“曲有三绝。字清为一绝,腔纯为二绝,板正为三绝。”他将“字清”为三绝之前,而以字带声、字正腔圆、以字行腔、腔随字走。可见咬字吐字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这(不能很好地归韵)也是合唱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老师可以在演唱前先要求学生用普通话大声地朗读歌词,夸张咬字,使口腔像拱起的山洞,先在高位置把每一个字读的字正腔圆再唱。
二、适时改变教唱方式
1.在练声中解决难点
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较短。大多数小学生合唱曲目难点在第二部分,因此教师们应充分利用学生注意的最好时段,在教学的开始就可以将曲目中的难点当成发声练习曲,这样一来了在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地最好时段就解开了难题,也减轻了在后面教学的难度。
2.先入为主,先教二声部
在以往的音乐课程中,老师们一般都是先教一声部,再教二声部。一声部往往是主旋律,旋律性很强,朗朗上口易唱易记。加上孩子们对旋律的印象有先入为主的特点,总觉得二声部旋律曲调难唱。所以在教唱时,老师可以将次序调换一下,打破孩子们二声部难唱的思维障碍。
三、合理利用乐器辅助教学
音乐老师要发挥乐器的辅助教学功能,班里的一些同学能够弹奏音乐,可让这些同学分声部完成旋律的演唱,然后再展开演奏,并引导其他的同学细心倾听,体会声部组合带来的和谐感受,在练习和演唱过程中,老师可将学生们分为四组,各负责高低声部的合唱与演奏,在合奏的同时,为各个声部加入一两件乐器的配合,如口琴、竖笛,也可以加入打击乐器,如铝片琴、音钟、音筒等,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在各声部的音乐指导下顺利进行两个声部的表演,合奏伴着合唱,合唱也伴着演奏。
四、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小学生在最初接触合唱,往往对二声部的掌握有一定障碍,甚至无法感受合唱所产生的美感,另外老师在教学上往往只是采取重复性训练的方式,而学生也必然会感到枯燥无味,因此教学效果也就由望而知,所以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基本掌握后,采用多种演唱方式进行练习,如与教师合作,学生合唱一声部,与老师合唱二声部,甚至反过来;学生也可以生生合作,如:老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对唱,男女对唱,小组重唱等方式,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指导他们听听自己的演唱,找出优点和不足,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练唱方式,让学生在反复的练唱过程中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和能力。
五、轻松有趣的课前训练
为使学生合唱在课堂中富有激情,老师可在上课前后花二三分钟时间搞些放松活动,即请同学们先站好之后,后面的同学就把手放到前边同学的肩膀上,然后跟着教师的脚步,让前边的同学按摩按摩二肩、捶一捶背,八个八拍后再反过来,又或者跟着教师做些有趣的体操锻炼,目的就是让学生的身体获得完全的放松,从而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之间的亲和力,为唱歌做好准备。
六、总结采纳合唱教育成功经验
在实际的合唱教学活动中,老师要善于总结国外同行的合唱教育成功经验,如柯达伊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达尔克罗兹的儿童体态律动学等,以丰富合唱教学模式,在手势、游戏、律动等中会运用合唱,让孩子们感觉既是在学,又是在玩,在“玩”中学。
七、阶段性合唱教学
合唱的学习与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就像一个人从来没有穿过高跟鞋,突然让他穿,他肯定是站不稳的,但如果中间穿一段时间的坡跟鞋,有了一个过渡的中间过程,再换成高跟鞋,慢慢增加高度,就能很好地适应,同样合唱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采取坡度型的教学,可以分成四阶段,第一阶段进行简单二声部的渗透练习,第二步采用轮唱过渡,第三阶段进行简单器乐的合奏练习,第四阶段,学生完美演绎了简单的二声部合奏,如此由浅入深,再逐渐渗透就可以完成了课程任务。
结语:合唱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位音乐教师所必须面对的,而课堂上合唱教育由于针对的是全体学生,因此它不同于合唱团的排练,它是一个长期性的教学活动,每位老师都任重而道远,希望多元化教学方式给一线教师提供思路借鉴。
参考文献:
[1]闫山林.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学生音准培养的研究[J]. 通俗歌曲, 2014(2X):2.
[2]李云云. 小学音乐合唱训练方法的选择[J]. 都市家教月刊,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