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玉滢
项目式学习是通过一系列任务的完成,最终达成目标的学习方式,本质是“以学习者为本”“以终为始”“做中学”,通过让学生经历真实情境、任务驱动的探索过程,主动建构学习中心,最终形成对核心知识和学习历程的深刻理解,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以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走进鲁迅”主题的第八单元为例,进行项目式学习的具体实践。鲁迅是中国文化的高地,是民族精神的标杆。随着教学改革的进程,教材在不断应需求而改变,但围绕“鲁迅”主题编排的单元在教材中始终没有动摇,说明认识鲁迅、了解鲁迅在教材中具有重要地位,传承鲁迅文化和发扬鲁迅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统编教材的编写意图、目标要求和单元主体,通过项目式学习构建一个“走进鲁迅”的驱动任务,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运用和深度理解,是一次有意义的探索实践。
一、 项目驱动问题:关注目标,关联单元整体
在统编教材中,本单元以“走进鲁迅”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的人》,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虽然作者不同,体裁不同,但是四篇课文的关联性很强,都是围绕“鲁迅”所写的课文。这一组课文的编排,旨在通过不同的视角、運用不同的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现鲁迅的形象。根据脑科学的经验,我们知道学习需要帮助学生建立关联,相互之间的关联度越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越强。在项目式学习中,单元整组教学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思路,弱化“篇”的严格分界,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才能增强篇与篇之间的关联。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打破单篇课文的教学形式,以整合单元的整体教学为方法,设计一个关联性强的驱动项目,可以让学生从单元的整体视角来学习课文,并在潜意识中建立整组课文的有效关联,对比整组课文的异同点,这样学习的思维过程与学习单篇课文存在显著的不同。
在项目式学习中,真正的学习是从问题开始的,项目的实施是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始的,通过问题驱动,用高阶学习带动低阶学习,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如何设计本单元的项目,把握核心驱动任务,依据教材设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这一要素的编排理念体现了本单元选文特质的关照。由于鲁迅生活的年代离学生较远,当时的时代特征、语言文字的表达同当今也存在着诸多差异,所以依据教材特点,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必须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才能真正读懂课文。结合语文要素,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中包含以下两个重要方面:一是能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二是能借助课文和资料,初步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鉴于上述分析,项目式学习的核心任务已经逐步清晰,围绕“走进鲁迅”的主题,可以设计“我心中的鲁迅先生”这一颇具挑战性的项目,让学生以教材为引领,以项目为驱动,在实践过程中感受鲁迅的人物形象。
二、项目实践途径:整合资源,落实语文要素
根据教材选文的特点和语文要素中“借助相关资料”的要点,整合恰当的拓展阅读资料,能够助力学生更为顺利地完成“我心中的鲁迅先生”这个项目,落实“一篇带多篇、一篇带一本”的统编教材编写思想。因此,围绕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可以设计一个“我的鲁迅博物馆”的子任务,来梳理和鲁迅相关的资料。在教材中,单元的导读页呈现了鲁迅的生平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他是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如何理解鲁迅的这些不同的身份,可以让学生关注查阅资料的不同角度,从不同方面进行查阅和和整合,如鲁迅作品的概览,鲁迅的生平轨迹、及鲁迅创作时期中国特殊的时代背景等,来补充对鲁迅的了解和认识。在本单元的课文中,学生的项目阅读首先建立在教材提供的四篇课文上,其中还包含《好的故事》“阅读链接”。除此之外,可以借助“我的鲁迅博物馆”这一子任务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鲁迅形象。当然,有些资料如若学生在查阅过程中没有涉及到,教师还可以统整资源进行适当补充。
三、项目实践媒介:搭建支架,培养高阶思维
学习支架是项目式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媒介,不仅可以辅以学生在本项目的学习过程中必要的方法和路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课文,并在不同的课文之间建立整体的关联。应用单元整组教学法进行项目式学习时,利用思维导图、表格、统计图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支架,运用“提取信息”“分析比较”“图像化”“预测”等重要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项目式学习中,除了关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语文要素的落实,课后习题的编排和设计梯度体现了教材的编写理念,同样需要在实践中予以重视。比如,课文《少年闰土》的课后小练笔:照片凝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个个瞬间。从你自己的照片中选择一张,仿照第1自然段写一写。在这个习题的完成过程中,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学习支架,让学生先贴好自己选择的照片,并且仿照课文第1段的场景描写迁移学法,在学习支架中完成一小段话,同时还可以在学习支架中设计留言板,让其他的学生一同来品评留言。在《好的故事》课后习题一中指出:本文写于现代文学的初创时期,语言表达与现在完全不一样,有些词语比较难懂。初读课文时,遇到难懂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再读课文时,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它们的意思。这道习题的编排指向了阅读鲁迅作品的重要方法,针对初读作品和再读作品的不同感受和认知,来理解难懂的意思。除了《好的故事》,在《少年闰土》和其它的课文中,也存在一些距离学生较为遥远难以理解的词语,可以综合设计一个学习支架,帮助学生理清整个阅读过程中这些理解有难度的问题,并在小组合作和全班交流的过程中解决自己心中的疑问。
如前所述,完成“我的鲁迅博物馆”查阅资料的任务也可以辅以必要的学习支架,设计“鲁迅身份导图”“鲁迅作品展”“鲁迅生平轨迹”等学习支架,辅助学生了解真实的鲁迅。在项目实践的过程中,所有学习支架设计都以“我心中的鲁迅先生”为主线,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问题意识、思维意识,同时,还能够引发学生对于鲁迅的真正思考,进一步领会鲁迅精神的内涵。
四、项目实践方式:多元表达,实现课堂生长
项目式学习还有一个重要的显著特点,就是学生需要在多种多样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实现“做中学”。在项目式学习中,课堂“教-学-评”方式也随之变化,学生是主角,教师起支持、配合的作用,通过师生相互合作、启发、反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课堂生长的主动性。
在让学生进行鲁迅资料的查阅过程中,通过“微记者栏目”,学生可以在课下和课上进行“采访”实践活动。在课下,可以自主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向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等亲人进行采访,来加深对鲁迅的了解;在课上,可以现场就同学们取得的调查资料进行采访,通过提问和补充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在归纳总结的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回顾整个项目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查阅资料、整合资源、课文对比、拓展阅读、分解习题等的一步步探索,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完善自己对整个项目的认知,在交流汇报的思维碰撞中推动项目的进程。
完整实施整个项目以后,学生对于鲁迅的认识更为丰富清晰、也更加真实立体,不再仅仅停留在标签化的身份印象之中。项目推动的尾声,以“我心中的鲁迅”为主题完成项目式学习报告,可以为此次项目学习画一个句号。在课堂实践中,可以在四人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拿着椅子走到台前,已论坛交流的方式呈半圆形访谈位置摆开,并让学生以“关键词”的方式来提炼分享自己学习报告中的要点。学生自己主持、自己研讨,台下的“观众”也可以发言提问,形成互动。而后,还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鲁迅阅读交流会、鲁迅作品推荐会,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
在整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可以显著感受到学生呈现的一系列变化:更有自信;更乐于表达;课堂氛围更加积极;思考的问题更具有深度。除了这些明显的外在表现,学生在学习能力上也呈现了显著的提升:如何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研究;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建构自己的认知体系;如何在小组合作中应对冲突、讨论与观点的碰撞;如何用项目成果呈现出对知识的创造性、运用和深度理解。这些能力的提升体现了项目式学习课堂的生长和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成长。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智慧阅读专项研究小课题“基于智慧阅读平台的小学语文高年段项目式阅读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编号:12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