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颖
南京绒花已于2006年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代表南京地方特色的优秀传统手工艺品。南京绒花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凝结了无数手工艺者的智慧和汗水,无论从制作工艺还是表现形式上都体现出其独特的艺术理念、文化价值。近年来,绒花传承人赵树宪先生多次参与作品设计制作,如服装、香水礼盒及宫廷剧中人物头饰,每一个作品都蕴含着南京绒花深厚的艺术价值、思想文化。将传统手工艺与时尚相碰撞,重新焕发了南京绒花的生机与活力。
南京绒花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趋势
南京绒花始于秦朝,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因谐音“荣华”而被人们所青睐。据记载,秦始皇妃子“插五色通草苏朵子”即为绒花,在唐代武则天时期绒花被列为皇室贡品,到明清时期其种类和产量颇具规模,设立专门的工坊,康熙和乾隆年间发展达到鼎盛。绒花在民国时期流入民间,成为人民日常生活和逢年过节常用的装饰品,后期因战乱、制作步骤繁杂等因素,南京绒花手工艺濒临失传。近年来随着汉服的兴起、影视剧的热播,南京绒花逐渐复苏,重新进入大众的视野,这也为南京绒花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南京绒花主要用于传统节假日、婚庆喜事等活动,被称为“喜花”,其造型带有吉祥的含义,有胸花、帽花、鬓头花等。经过上千年的积累沉淀,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逐渐出现动植物、挂画、摆台等。目前,南京绒花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多个领域,如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包装设计等。与影视作品的合作、时尚产品的开发、新媒体技术的宣传等都大大提高了南京绒花的知名度,充分发挥了其内在价值。2012年,女星姚星彤身穿劳伦斯·许与赵树宪先生共同设计的“绒花若雪”礼服亮相法国戛纳电影节,巧妙地将绒花元素融入服装设计中,如雪一般的绒花被塑造成孔雀的形象,让人流连忘返。2017年,“帕尔玛之水”香水礼盒,其中的花蕊为南京绒花作品,礼盒一开,牡丹瞬时绽放,这是南京绒花的又一次跨界尝试。2018年,电视剧《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提倡以节俭为本,所以自身也是“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宫中女性所戴头饰皆为南京绒花工艺所做。富察皇后所戴发饰有“福寿三多”“摇钱树”等,彰显其尊贵的地位,而宫女所佩戴的绒花无论是颜色还是造型都十分简单。时尚与传统的碰撞,南京绒花受到很多设计师的喜爱,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将绒花元素应用于作品中,大众对非遗文化的热爱程度也在不断增加。
南京绒花的制作工艺
南京绒花的制作工艺复杂,制作手法独特,其主要原材料为蚕丝和铜丝,辅助工具材料有手工钳、剪刀、镊子、直板夹、猪鬃刷、水口钳、弹力线、搓丝板、珍珠、串珠、铅丝及白乳胶等。绒花制作以铜丝为主体,蚕丝为肉,轻巧一捻,将几缕蚕丝转化成一个个绒花作品。绒花制作有近十道工序,其制作步骤主要有炼丝、染色、晾晒、劈绒、勾条、打尖、传花及包装等。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绒花制作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蚕丝的染色、铜丝的软化等步骤已逐渐被机械代替。其点缀装饰材料,由传统的手工艺品被现代的成品代替,部分工序也被简化,如使用直板夹进行熨烫,白乳胶进行喷洒定型等。目前市面上制作绒花作品,主要的手工步骤有劈绒、勾条、打尖、传花。
劈绒
将熟绒分劈后固定于木质器物上,用猪鬃毛刷将其梳通、排匀,梳理底部边角并挑出杂丝。将铜丝剪成所需要的长短相近的长度,取一根铜丝对折,先将一端搓成螺旋状夹住绒丝,再把另一端铜丝合并搓成螺旋状,根据成品效果预判,定量剪裁绒丝。
勾条
勾条是绒花制作最基本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将剪好绒丝条的铜丝两端用手同时进行反方向捻转,再放在搓丝板上用小木板搓,形成绒花制作最基本的部件——绒条。此步骤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则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搓出的绒条可能十分松散,不够紧密。
打尖
用剪刀对绒条进行精细加工,改变圆柱形绒条的角度。根据成品效果预判,修剪成需要的形状,如钝角、锐角、圆角、球体、椭圆体等形状。
传花
用镊子对打过尖的绒条进行立体造型组合,配合铅丝、皮纸、珍珠等辅助材料制作出所需的产品。
每一个栩栩如生、造型优美的绒花工艺品都需要匠人倾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制作工艺看似简单,但每个步骤对制作者而言,都有不同程度的操作难度。据南京绒花传承人赵树宪先生所说,学习者至少要半年以上潜下心来进行脱产学习,才能掌握基础的绒花制作技巧。色彩的搭配、成品的预判、传花的立体造型组合,都要求制作者脑中具有清晰的设计思路、熟练的技巧。
南京绒花传承与创新面临的困境
传承后继乏人
南京绒花制作工艺复杂,近十道工序无法完全进行工业化生产;绒花的主要制作原料——蚕丝比较珍贵,其学习周期长、产值低,时间与成本消耗比较大;南京绒花的传承人趋于高龄化,很少有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并传承这门技艺,使南京绒花的传承发展逐渐陷入停滞的状态。近年来,虽然也有不少爱好者对此手工艺进行了相应的学习,但这些对于推动南京绒花的传承和发展还远远不够,南京绒花的处境依然较为窘迫。
宣传媒介不够健全
目前,南京绒花的宣传渠道有社交平台、微博、博物馆、工作室等,新媒体传播为主要力量,在内容上不够全面、丰富,缺乏以南京绒花工艺为主要内容的宣传媒介。当人们想要了解南京绒花时,只能打开搜索引擎进行查找,宣传的内容更新速度较慢,大众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相关信息。
作品缺乏新颖性
南京绒花的传承重点在于创新。创新其制作工艺、创新多元的表现形式,在创新中传承,传承南京绒花所表达的文化与精神。目前市面上大多的作品都还停留在传统的工艺、表现形式上,其中发簪、胸针占大多数。淘宝是網络销售的重要渠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南京绒花的款式陈旧,销量远远没达到预期效果。绒花产品缺乏创新性,无法做到“非你不可”的境地,消费者往往会寻找同类产品替代,因而大大影响了南京绒花的发展。
高职院校中南京绒花的传承与创新方法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于2006年由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高职院校已经成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地,其中超过二分之一的非遗项目是传统手工艺。高职院校应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非遗文化发展的重任,不仅要重视非遗文化的传承,也应在其工艺、形式等方面加以创新。
高职院校在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重要性
非遗传承与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依赖于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可利用自身优势,将非遗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调整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实现教学模式改革、非遗文化传承、文化育人的多维统一,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是连接社会“经济”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通过各种方式增强人们对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加深大众的体验感,让大众真正了解非遗文化的价值底蕴、文化与精神,让市场经济与非遗文化有效连接。
高职院校为非遗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高职院校具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浓厚的学术氛围。良好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非遗文化理论研究的开展、非遗作品表现形式的开发,激发高职院校师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促进高职院校师生科研成果的生成。
高职院校中南京绒花传承与创新方式
1.打造学生社团
2006年南京绒花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生社团可以在每周定期组织社团活动,宣传介绍南京绒花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表现形式,体验南京绒花的制作工艺。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的工艺技巧后,可在高职院校举行设计类比赛。在传承非遗文化的同时注重创新,如绒花作品的设计、服装礼服设计、产品包装设计等,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通过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鼓励高职院校师生将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时尚结合,激发其对南京绒花表现形式的创新思维。
2.建设非遗文化工作室
非遗文化工作室应有效整合资源,丰富非遗传承及创新模式。可以利用海报机等工具进行南京绒花视频的解说,并展示南京绒花的相关作品。展示的作品可由非遗工作者、校外绒花手工爱好者、高职院校教师、高职院校学生以及来访者等共同完成。非遗文化工作室的设立可以让来访者了解南京绒花的历史渊源及艺术魅力,吸引热爱非遗文化的学生参与到南京绒花作品的学习与制作中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和弘扬非遗文化的情怀。
3.设立中小学生研学基地
高职院校可设立中小学研学基地,带领中小学师生实地参观非遗文化工作室,并利用仿绒花材料包体验南京绒花的制作过程。鼓励高职院校及中小学师生共同探秘南京绒花的非遗世界,体会南京绒花中所凝结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品味非遗文化的魅力,提升南京绒花在中小学师生中的认知度,有利于激发中小学师生对非遗文化的兴趣。
4.加深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资源是高职院校具有的一项发展优势,学校可邀请教育专家、民间手工艺人进行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等,将南京绒花元素应用于企业的产品中去。不同的企业产品面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在提升企业效益的同时,加大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通过校企合作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模式,培养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让非遗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职业教育,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
5.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
在南京绒花的工艺中,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宣传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对南京绒花的制作工艺进行基本记录,如图片、视频等;通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与网络社交媒体结合,对南京绒花的文化底蕴、制作工艺进行宣传;利用定位技术,插入所发视频或图片中,定位校内师生工作室,吸引更多的手工艺爱好者进行现场体验,在宣传非遗文化的同时提高学校知名度。
高职学院应以优秀的非遗文化为依托,传统工艺技术为载体,通过建立学生社团、建设非遗文化工作室、设立中小学研学基地、加深校企合作、利用新媒体技术宣传等方式,创新学、传、创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素质的同时服务于当地社会。
南京绒花制作工艺复杂、耗时较长,其传承与创新具有一定的难度,但高速发展的时代,也给其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契机。各种形式的宣传手段,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绒花、喜爱绒花,这项看似无趣的手工艺正在吸引着许多手工爱好者,也给南京绒花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氛围。高职院校在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同时,不要仅局限于简单的继承,要勇于创新,将现代设计理念和审美态度与传统绒花结合,展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之美。传统手工艺与时尚的碰撞,才能更好地表达其艺术情感,以更全面地体现南京绒花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慧燕.浅谈南京非遗绒花中的美学价值[J].汉字文化,2020(S1):162-163.
[2]曾雯.南京绒花艺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9.
[3]董荔.浅析南京绒花工艺的现代传承与创新思路[J].西部皮革,2020,42(21):112-113.
[4]梁婧,董彥宗,高霞.高职院校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的角色定位及功能重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1(24):9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