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嬗变、特点及启示

2022-04-03 14:40任睿文徐涵
职教通讯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加坡

任睿文 徐涵

摘 要: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平稳发展的基础。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经过以生存为导向、以提升自身吸引力为目标和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三个发展阶段后,呈现出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体系内部纵向衔接灵活且顺畅、各阶段过程完善、与国际接轨等特点。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在借鉴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我国可以通过提高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国家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适应性、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相关招生考试制度等方式,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关键词: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职教发展

基金项目:2022年度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立项课题“辽宁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建构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1s1ybkt-041)

作者简介:任睿文,女,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职业教育;徐涵,女,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辽宁省职业教育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本理论、比较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2)03-0088-09

在短短的建国六十年以来,新加坡从自然资源匮乏的落后岛国变为亚洲人均GDP排行首位的经济大国,职业教育被视为其经济飞速发展的“秘密武器”。新加坡在建国后,其职业教育体系始终在国家经济背景的基础上不断进行优化和完善,逐渐形成了能够密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橫纵相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国在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首次从政策层面指出职业教育不是教育的一个层次分支,而是一种完全独立的教育类型。但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其体系外部存在不能够适应国民经济结构的更迭、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内部存在与普通教育横向沟通不畅、纵向衔接不通等实际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与新加坡同为亚洲国家,拥有较为相似的经济发展历程,因此,对新加坡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研究能够对类型教育视角下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

一、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概述

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如图1所示,其职业学校主要由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应用型大学等三部分构成。在小学离校考试后,学生根据考试成绩分别进入特别课程班、快捷课程班、普通学术课程班和普通技术课程班,前两种班级学制为四年,后两种班级学制为五年。在前种班级学习的学生在学制的第四年需要参加剑桥0水准考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兴趣和个人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每年约有45%的学生进入理工学院①学习,剩下的学生进入初级学院学习。在后两种班级学习的学生,在其学习的第四年需要参加剑桥N水准测试,第五年需要参加剑桥0水准测试,没有通过测试的学生进入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②,通过测试的学生则进入理工学院学习。在工艺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两年学成毕业后,可以选择直接工作,也可以选择再次参加剑桥0水准测试,通过测试的学生可以升入理工学院继续学习。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如果在学习阶段的综合考试绩点排名前百分之二十,即可免试进入学术型大学或应用型大学继续深造。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呈现为“H”型立交桥式发展。在横向普职沟通方面,新加坡通过测试采取教育分流的模式,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并轨发展,接受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的学生,均可通过一定阶段的培训和测试进行转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的就业规划,不断重新选择学习方向。在纵向贯通方面,在工艺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可以通过考试升入理工学院学习,在理工学院学习的学生可以根据学习成绩进入大学学习,任何一种学习均不是学历的终点,选择职业教育学习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取得“高学历”。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提高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使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能够培养出更多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嬗变

新加坡从1960年自治至今,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由20世纪建国之初的快速工业化,到20世纪中后期的提高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再到21世纪适切人工智能时代发展的需要,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变化始终与国家经济政策紧密相连,能够根据不同的经济政策作出相应的调整,大体可将其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1960—1980年:以生存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地处东南亚马来半岛南端,自然资源匮乏,殖民地时期在马来西亚的支持下以发展制造业为国家主要经济来源。在1965年脱离马来西亚成为独立的国家后,作为支柱行业的制造业失去了马来西亚的支持,只能够生产低廉的基础产品。再加之1960年自治后英军撤离,当地就业机会的减少导致刚刚建国的新加坡经济发展停滞,大量青年待业,国家处于危险的境地。在这种形势下,为谋求国家的生存发展,新加坡政府及时调整战略,吸引外资,发展国家的制造业和金融业[2]。新加坡政府彼时对国家职业教育的要求为既能够培养服务经济发展的劳动力,又能够解决大量青年人的失业问题,使国家和个人均能够得以生存,所以这一时期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国家和个人生存为导向发展。1961年发布的《曾树吉报告书》是新加坡职业教育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政策文件,其设置了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在文件中明确提出为规范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中学分为学术型、技能型、混合型和职业型四种类型。其中,学术型中学以升入大学为目标;技能型中学开设20%的实践技能课程;混合型中学则在一所学校同时提供这两种课程;职业型中学为两年制,主要开设实践技能课程[3]。每年有65%的毕业生进入职业中学学习,其中,技能型中学和职业中学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设置为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在高等职业教育分支后,理工学院迅猛发展,政府对新加坡理工学院和义安技术学院进行设备更新与校园扩建,增加理工学院的招生人数,明确理工学院的办学定位为培养高级技术人才。这一阶段的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明确了各个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各学校按其目标培养人才,不仅使青年人拥有了谋生的本领,而且为企业培养了拥有技术技能的劳动力,解决了新加坡建国时期个体难以生存和国家经济停滞发展的问题。

(二)1981—2000年:以增强自身吸引力为目标的职业教育体系

新加坡在经历建国初期快速工业化和引进外资、经济对外开放的发展历程后,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于1990年作为新兴经济体,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韩国并称为“亚洲四小龙”。与第一阶段国家需要进行快速工业化,以保证国家能够得以生存的要求不同,在此阶段,新加坡希望在未来三十年中将自身建设为高科技制造业中心和国际商业中心,因此,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原有的职业教育体系对人才培养的高度要求不够,毕业生的文化基础、技术水平、职业能力均不能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即使国家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但职业教育在新加坡被国民视作为“不喜欢学习”的学生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未通过PSLE考试(新加坡教育部举办的国家统一考试,以评估新加坡小学六年级学生升读中学课程的能力,以及分配学生到合适的中学。)和中学毕业考试的学生被送进职业学院,职业教育变成“筛选”差生的方式[1]。国民对职业教育的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新加坡政府对现有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所以该阶段的职业教育以增强自身吸引力为目标。在中等职业教育方面,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于1992年成立,招收在中学毕业后通过剑桥N水准测试但未通过剑桥0水准测试的学生,政府将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定义为提供高水平技能课程的中学后教育机构。工艺教育学院经过三十年的建设,颁布了五次战略规划蓝图,通过打造品牌战略,提升自身教育质量,改变了公众思想中中学后职业教育仅为“差生的归宿”的印象。工藝教育学院于2005年获得新加坡质量奖,也是新加坡第一所获得该奖的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吸引力显著提升。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至今还承担着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入学人数连年增长。因为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将学历的终点截止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接受。一方面因为受教育者对更高层次学历的追求,另一方面源于高新技术企业对高级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新加坡的理工学院发展迅速。淡马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相应新建,南洋理工学院提出“教学工厂”“无界化理念”的管理理念,通过高质量教学吸引更多学生进入至新加坡理工学院学习。

(三)2001年至今:以终身教育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

20世纪60年代,保罗朗格朗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育是在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4],该观点第一次将教育的关注点聚焦在未来社会,教育不仅仅应该立足当下社会,更应该面向未来,强调个体在其一生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教育。21世纪初,随着新加坡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对从事某一岗位的劳动者所需要的能力发生变化,劳动者需要不断进行培训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教育背景和经济背景的双重作用下,新加坡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其职业教育结构框架不仅仅局限于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更是扩展至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此阶段的职业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为核心。新加坡在小学和中学开展职业指导活动,旨在满足学生在教育各个阶段的需求,培养学生的社交情感能力、主动性、适应性和韧性,为21世纪做好准备[5]。职业启蒙能够帮助学生增强职业意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希望从事的职业,有助于学生在教育分流时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类型和专业。为使劳动者适应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断提高其劳动知识和技能,新加坡政府在2014年提出“技能创前程计划”,旨在建立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体系。为使该计划能够平稳运行,新加坡还设立了“技能创前程委员会”,委员会提出该计划包括制定行业人力计划、加强教育与职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供学习津贴和奖励、支持中小企业、培养专家和企业领袖、鼓励培训创新[6],培养适应岗位需求变化的劳动者,创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新加坡政府在21世纪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和“技能创前程计划”,进一步完善了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其职业教育体系不仅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还能够满足个体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促进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职业教育的地位。

三、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是国家职业教育快速平稳发展的基础,新加坡在自治的近六十年来,能够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外部特性和内部结构,在不断探索、借鉴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极具新加坡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变化与国家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新加坡从1960年脱离英国至今,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为使职业教育能够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培养经济社会所需的技能人才,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结构也随之进行调整。在1960年至1980年的经济发展第一阶段,新加坡自治独立后,作为其支柱行业的制造业严重衰退,再加之英军的撤离导致大量青年失业,国家的经济政策是进行快速工业化的发展,为青年人创造工作机会。但此时的青年人普遍在小学毕业后辍学,没有能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职业能力,所以国家着重发展初等职业教育,大量开设技能中学和职业中学,让青年人学会简单的劳动技能,在以工业制造为主的企业中工作谋生,使其得以生存,减少社会动乱。在1981年至2000年的经济发展第二阶段,国家的经济经过第一阶段的振兴拥有了长足的发展,此时新加坡对自己国家的定位是建成高科技制造业中心,吸引大量外资,在国家投资设厂。外资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较高,原有初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无法从事高端技术技能的工作,所以新加坡在此时期着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开设工艺教育学院和新建大量理工学院等,以使毕业生能够进入外资企业工作,服务国家经济的发展。在2001年至今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整个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人工智能和信息化的发展浪潮,再加之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原有的以高职为终点的职业教育体系既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受教育者对学历的追求,所以新加坡政府提出部分在理工学院学习取得高绩点的学生可以直接升入大学进行学习。随着产业结构的更迭,岗位的能力要求不断变化,新加坡政府提出“技能创前程计划”为新加坡的劳动者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在学生毕业后提升其技能,帮助毕业生的终身职业发展[6]。在国家经济快速工业化、高科技发展和信息化、人工智能化的背景下,新加坡政府能够不断调整其职业教育内部结构体系,使其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纵向衔接灵活且顺畅

顺畅衔接的内部层次结构是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点。新加坡的学生可以由中学升入工艺教育学院,由工艺教育学院升入理工学院,由理工学院升至大学,他们可以通过特定的标准和考试顺畅地进入到下一阶段学习。在由中学升入至工艺教育学院阶段,在原有申请标准中,学生需要通过剑桥N水准测试才能得到工艺教育学院的入学机会。但由于新加坡是移民国家,各个国家的学生学习基础不同,有很多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不能通过测试。因此,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提出,除初中生在毕业后通过剑桥N水准测试外,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基于能力和兴趣的早期录取练习提前获得工艺教育学院的录取资格。参加早期录取练习学生需提交一篇100字的文字说明,文字内容关于“你为什么想申请这门课程?你的天赋或技能与该课程有什么关联”等。提交申请的学生如果通过了该面试,只要通过该课程的最低要求就可被录取。在工艺教育学院升学至理工学院阶段,部分学生如果在工艺教育学院毕业后能够通过剑桥0水准测试,则可以升入至理工学院学习,其余希望升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专业,考取相应的高绩点也可以进行升学。以应用食品工程专业毕业学生为例,在工艺学院就读期间绩点高于3.5的学生,进入理工学院后可直接进入相关专业的二年级就读。在理工学院升至大学阶段,如果学生在毕业后希望升入国内大学,其需要在理工学院学习期间整体成绩排名为专业前20%;如果学生希望留学海外,可以面试直接申请海外知名大学,用一年到两年的时间攻读各国的大学本科文凭进而攻读硕士以及更高级的文凭。新加坡理工学院所颁发的专科毕业证受到包括美国、英国、新西兰等国的100多所大学承认。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中,接受每个层次职业教育的学生都可以拥有向上求学的通道,任何一种学历均不是整个学习过程的终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也可以取得硕士、博士等高学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更多学生选择职业教育,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

(三)职业教育体系各阶段过程完善

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应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7]。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历程后,其内部各阶段过程完善,能够满足受教育者希望接受终身教育的需求。在职业启蒙阶段,职业指导可以培养每个学生的自我认同感以及作出教育和职业选择的能力。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学校对每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活动方式。针对小学生,学校将学生日常课程覆盖“职业”主题,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兴趣、能力和职业理想,并对不同职业拥有不同的理解,帮助其在毕业后进行职业选择;针对初中生,学校通过开展职业讲座、展览会、参观教育机构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帮助学生探索未来可能的职业道发展道路[5]。在职业准备阶段,新加坡的职业教育院校包括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和本科职业教育大学等。近些年在国家的政策经济支持下,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中流砥柱。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普及,受教育者对更高层次学历的追求,越来越多的理工学院毕业生选择出国就读本科。为了减少生源外流,新加坡政府在2005年宣布成立新跃大学,主要面向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学校开设实践为导向的课程[6],通过应用型的培养方式,为企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受教育者提供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在职业继续教育阶段,为使新加坡人民具有较强的职业适应性,能够适应创新和生产率驱动的发达经济体的需要,新加坡劳动力发展局制定《继续教育与培训2020总蓝图》,旨在改进教育、培训和职业指导,为学生提供广泛优质的学习机会,建立充满活力的继续教育与培训生态体系[6]。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包含职业启蒙、职业准备和职业继续教育等三阶段,完善的职业教育阶段贯穿在受教育者的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中,终身教育的理念也已充分融入至职业教育体系中。

(四)职业教育体系与国际接轨

新加坡的职业教育自发展之初就将其置身于国际化的浪潮中,这是由新加坡在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战略、政治领域的国家政策支持、文化领域的移民国家“包容性”和教育领域的与国际接轨的教育体制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新加坡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体系一方面能为跨国企业培养其所需要的国际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国际地位,促进新加坡职业教育的发展。新加坡与国际接轨的职业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主体的双向国际流动。在输入方面,新加坡理工学院采用不同国家、不同入学标准的策略,吸引外籍留学生进入新加坡接受职业教育的学习;在输出方面,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理工学院组织学生至海外工厂进行实习,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到世界先进的技术方法。由于理工学院的文凭学历被世界多个国家的几百所知名高校认可,所以新加坡理工学院的大量学生在毕业后选择进入海外名校深造。第二,职业院校的课程内容和设置国际化。职业教育的课程与国际接轨程度直接决定着职业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质量,所以新加坡在工艺教育学院和理工学院积极开设国际化课程。例如,淡马锡理工学院应用人工智能专业对一年级新生开设全球研究课程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及国际化素养,帮助毕业生进入跨国企业工作。第三,新加坡与知名的海外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在理工学院内合作建立有针對性的专业学位。例如,淡马锡理工学院与美国烹饪学院在烹饪技术专业上进行合作;新加坡理工学院与曼彻斯特大学在眼视光专业上合作办学。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在毕业后不用留学海外,可以直接进入合作的专业修读本科学位,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新加坡的人才外流,对于一贯重视人力资本积累的新加坡而言具有积极的作用。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通过以上三种方式与国际接轨,培养国际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既提高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又提升了新加坡职业教育在国际舞台的地位。

四、新加坡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启示

我国在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拥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受教育者需求的变化,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进行不断调整以提高其适应性,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能够为类型教育视角下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提供启示。

(一)提高職业教育层次结构与国家对劳动力层次结构的适应性

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因为新加坡在每一个经济发展阶段对劳动力自身的文化基础和技术技能的要求不尽相同,所以新加坡政府要及时调整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以适应产业升级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

随着我国在21世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中国制造2035战略规划的提出,生产精细化、复杂化程度加深,生产服务一线紧缺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借鉴新加坡经验,将职业教育层次结构比例与我国对劳动力层次的需求比例紧密贴合,我国应该着重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本科院校在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中的比例。首先,学习其他国家发展本科职业教育的经验。从德国的应用科学大学到英国提出的学位学徒制,再到新加坡的新跃社科大学,“职业教育大国”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我国应该在学习他国经验的基础上,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其次,我国应出台有利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正是因为国家对“精英型”大学的政策倾斜,所以部分条件好的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后丢弃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按照普通本科的要求规范自身的教学及管理,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与最初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计划背道而驰[8]。为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我国应该出台带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相关教育政策,针对本科应用大学提出一套区别于普通学术大学的评价体系。例如,对教师的评价不应局限于其学术科研论文考核,而是应该侧重于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最后,提升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教师素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存在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主要是优质高职升格的本科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转变成的应用型大学两类院校,但前者的教师缺乏理论能力,后者的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因此,本科职业院校应该定期以讲座、论坛、外出交流、企业实践等方式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和素质。

(二)将终身教育的理念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中

经合组织在《2021年经合组织技能展望》报告中指出:各国必须加快培养年轻人终身学习的态度,以驾驭在全球化和新冠疫情影响下迅速变化的世界[9]。从保罗朗格朗最初提出“终身教育”理念至今,社会生产力方式不断更迭,岗位能力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也应该将终身教育理念融入其体系中。新加坡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职业启蒙阶段、职业准备阶段和职业继续教育阶段,将教育过程贯穿在个体的整个学习和工作生涯中。

借鉴新加坡经验,我国也应该完善整个职业教育阶段。目前,我国着重发展职业准备阶段,职业教育集中在以全日制学校为代表的正规教育中,对非正规教育的重视程度欠缺。为使终身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融合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我国应该重视职业启蒙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的发展。职业启蒙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特征,通过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让学生为未来进行职业选择做准备。但目前我国的职业启蒙指导主要与基础教育课程融合,课程没有完全成体系,缺少拥有职业指导资质的专职教师。在未来的职业启蒙中,职业教育应该将职业指导形式丰富化,通过开展相应讲座、职业体验、组织业余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职业继续教育方面,首先,拓宽在职培训的学习平台。除国家提出在高等职业院校进行扩招,招收农民、下岗工人和退伍军人外,面对适龄学生减少的情况,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中心可能会转而面向社会需求的各级各类培训,职业培训将会从边缘走向核心[10]。在职劳动者可以通过线上学习和在中职、高职进行线下学习等多种方式进行职业培训。其次,完善国家资历框架制度,将劳动者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普通教育的学历证书一一对应,此举能够改善社会中重学轻术的现象,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吸引劳动者参加培训。最后,我国目前已经借鉴了美国的学分转移协议、加拿大的学分转移制度,在部分发达省份开设学分银行,但尚不普遍。我国应该将学分银行在国家内部普及,在全国采取统一的学分认定标准,以实现学分在全国范围内的互认。

(三)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相关招生考试制度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取得更高的学历,如果职业教育继续只停留在专科层次,则会影响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的动力,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因为职业教育具有技术型和职业性的特征,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核不能成为升学的唯一标准。新加坡采用特定的标准和考试制度,使工艺教育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进入理工学院学习,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可以进入新加坡的大学或者海外高校继续深造。

借鉴新加坡的经验,我国也应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的相关招生考试制度。201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制度[11],在我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职升入高职阶段,尽管各省已经设立了职教高考制度,但目前各省的职教高考拥有不同的招生标准,影响了职教高考的公平性。职教高考应该和普通高考相同,我国教育部门应该在全国范围内按照不同的专业建立统一的考试入学标准,使中职学生能够跨省份入学。在高职升入本科阶段,现在的专升本考试科目为语文、英语、数学、专业课等理论知识考察,缺乏技能测试,忽视了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此种考试方式没有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色,也会造成部分学生在高职院校学习时忽略技能课程,专注于升学类文化课程的学习,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专升本考试应该增加专业技能的考察部分,这样才能够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点。

注释:

① 新加坡目前有五所理工学院,培养训练有素的辅助性专业人才,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定位相同。

② 新加坡工艺教育学院成立于1992年,隶属新加坡教育部,前身为新加坡职业与工艺训练局,旨在为中学后的学生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技能课程,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拥有相似的办学层次定位。

参考文献:

[1] GOHC B .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ingapore Since 1965[J]. World Bank,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08(6):18-30.

[2]明晓东.新加坡工业化过程及其启示[J].宏观经济管理,2003(12):49-52.

[3]卿中全.新加坡职业教育发展述评:探索、改革与经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2):195-200.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36.

[5] Ministry of Education.Our Programmes[EB/OL].(2021-11-18)[2022-01-30]https://www.moe.gov.sg/programmes.

[6] VARAPRASAD N. 50 Years Of Technical Education in Singapore: How To Build a World Class TVET System[M]. Singapore:World Scientific,2016:142,135,126,141.

[7]关晶,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33(7):5-9.

[8]馬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动因、问题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14-18.

[9]OECD.OECD Skills Outlook 2021[EB/OL].(2021-06-15)[2022-01-30]https://www.oecd.org/skills/oecd-skills-outlook-e11c1c2d-en.htm.

[10]徐涵.中等职业教育定位的重新考量[J].当代职业教育,2013(4):1.

[11]徐国庆.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关键制度的职业教育高考[J].教育研究,2020,41(4):95-106.

[责任编辑   王文静]

猜你喜欢
新加坡
“重新探索新加坡”消费券期限延长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财长或成接班人
缅甸希望20年内赶上新加坡
球赛来了——原载新加坡《联合早报》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下)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中)
在新加坡的兰兰姐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