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洋
有人说,小时候怕看成绩单,长大了怕看体检报告。到了年底,鼓起勇气去体检,战战兢兢打开体检报告那一刻,报告上密密麻麻的符号让人十分头痛,↑ 、↓ 、+、-、±……定期体检,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基础,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观察身体“指标”也可以成为排查疾病的重要手段。
体检中,血常规和尿常规是两项基础的化验项目,尿液虽然是身体排泄物,但它却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最简单明了的“窗口”之一。如果排出的尿液清澈透明、呈淡黃色,没有太多尿臊味,多说明身体健康,代谢功能良好。但是在接诊过程中,经常有人自述发现自己的尿液中有较多泡沫,这时就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嘘嘘是小事,但能看出大问题。
一般情况下,尿液表面张力较强,泡沫较少,但如果尿液成分发生改变,尿液表面张力降低,气泡就会增多。什么原因会导致尿液成分改变呢?这就得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原因分析了,首先从非病理性因素讲起。
有可能是排尿太急,如果小便太用力,尿液流速快,泡沫会明显,但静置几秒钟后泡沫就会消失,就像倒啤酒,倒得太猛,泡沫也会多;当尿液中混入血液、经血、白带、精液或者前列腺液等其他生理性液体时,也会出现泡沫;有可能是前一天摄入诸如涮肉、烧烤、炸鸡等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过多,小便杂质过多,尿液中就会存在大量泡沫;也有可能是马桶中残留有洁厕液、洗涤剂等清洁剂。
偶尔一次泡沫尿不用紧张,基本可以从上述因素中找到答案,如果身体没有其他异常症状,那么也不需要担心。但如果是病理性因素,就必须提高警惕,可能是以下方面出了问题:
肾脏
尿液当中如果蛋白质含量异常,会出现泡沫,很多原发性肾脏疾病或者继发性肾脏损害都会导致尿液中的蛋白成分升高。
泌尿系统
膀胱炎、膀胱癌或其他泌尿系感染,都会使尿液成分发生改变而产生气泡,同时身体会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的症状,尿液有刺鼻的尿臊(氨气)味,泡沫易消失,大多由急性膀胱炎、前列腺炎、肾盂肾炎等泌尿系感染引发。
糖尿病
当尿液中尿糖或者是尿酮体的含量升高,尿液的酸碱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而尿液表面的张力会变小,出现泡沫。如果糖尿病合并肾病,尿液中存在蛋白,则气泡较多,而且长时间不消散。
虽然大部分人在多数情况下,小便有泡沫是正常现象,并不一定是有病,但也不能排除健康出问题的可能。除去泡沫这一症状,如果尿液呈现浓茶色、酱油色还有肉眼可见的血尿,就要立刻去医院做检查了,尽可能将疾病隐患解决于萌芽阶段。
不管我们是醒是睡,肾脏始终在辛勤劳动。排出代谢废物,实现身体水和盐分的平衡,都得靠肾脏。尿液,可以说是肾脏劳作的“汗水”,其中包含很多小秘密,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这份健康晴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