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碧云
摘要: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大力提倡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环保意识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森林作为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深入研究林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进行解决。本文主要阐述了生态林业相关概念,分析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管理现状,提出了促进林业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策略,为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参考。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生态文明
林业是实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手段,是社会经济建设重要资源。对林业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管理,能够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应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立足于生态文明的实践,加速生态文明建设,强化保护林业生态系统,促进林业生态建设水平的提升,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1 生态林业的相关概述
1.1 生态林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林业主要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良好生活生存环境,并实现林业生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生态林业的建设过程中,追求林业、人类与经济和谐发展,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强调现代文明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林业资源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多功能的林业生态体系。生态林业要严格遵循生态发展规律,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要考虑生态系统平衡能力,结合不同的林木种植情况,选择合适的措施,进一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1]。
1.2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主要包含有生态环境目标、经济目標以及社会目标。林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社会的经济发展需求,还要维持森林系统,保持物种的多样性,为森林动植物提供良好生态环境。而且还要对土壤、空气、水资源进行保护,要求对森林进行综合的开发利用,发挥森林多种功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理想状态,实现三个目标之间有机结合。
1.3 生态林业的基本功能
生态林业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文化传承功能。林业与我国农耕文化息息相关,是一种记录传统农耕文化的载体,随着时代发展变迁,生态林业文化传承功能越来越明显。
其二,观光休闲功能。当前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进一步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林业满足当前人们对大自然向往,让人们在空闲时刻走进自然、拥抱自然,生态林业的发展实现了对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为人们提供了良好休闲娱乐场所,具有较为明显的观光休闲功能。
其三,生态保护功能。当前国家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不断增强,生态林业处于生态保护建设过程的主体地位,能够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
其四,就业增收功能。我国国土资源辽阔,林业资源较为丰富,而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转型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林业资源在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已经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增收,在一些地区的林业资源给人们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其五,供给功能。林业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库,林业资源的供给功能是生态林业的首要功能,可为人类提供丰富木材,林木能源能进一步满足当前我国能源需求,是丰富生态产品提供者[2]。
2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林业管理现状
2.1 管理意识不强,林业管理观念较为滞后
在过去的林业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需求,存在过度砍伐林业林木资源情况,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这些情况发生都是由于林业管理意识不强造成。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越来越高,而且相关政策不断落实,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逐渐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业的发展。但在林业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较为落后,很多林业资源丰富的地区在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经济发展,容易忽视生态环境保护,造成了林业管理效果不佳。此外,在一些地方没有对林业种植和开发进行有效科学的管理,存在盲目开发、盲目种植等情况,在管理的模式上采取粗放的手段,严重影响林业可持续发展。
2.2 生态系统的补偿机制不够完善
生态系统的补偿机制不够完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我国林业大力开发晚于西方国家,在开发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相关制度,没有对林业资源开发的使用者进行刚性约束,不能够有效预防对林业资源破坏情况发生,执法力度不够,林业保护覆盖面较窄。其二,生态补偿机制管理不合理。林业资源属于重要不可再生自然资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管理中生态补偿机制管理不到位,较多地区存在乱砍滥伐现象,不能够保障自然资源可持续健康发展,未对林业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严重影响人们生活以及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其四,当前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没有建立良好管理制度,难以保证林业资源开发过程的科学性,造成了我国林业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浪费现象,给林业生态系统带来较大的破坏[3]。
2.3 管理技术落后
社会不断进步,科学技术在不断进行突破,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现代林业管理相关技术较为落后,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对相关的设备以及技术进行有效运用,严重缺乏智能化技术手段。而且相关企业未重视创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手段较为粗放落后,主要依靠传统的管理技术手段,不能够与当前林业发展相适应,阻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
2.4 林业管理缺乏社会支持
当前在林业管理过程中主要是以政府资金进行补助,资金来源渠道较少,缺乏相应的社会支持,没有对林业工作进行良好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林业管理实践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2.5 发展林业的意识与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林业的地位作用与发展林业的意识严重不符。在早期我国发展林业过程中,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建设,不重视可持续发展观念,违背了林业发展的自然规律以及经济规律,存在植株过密,树种单一,树木存活率较低等现象,而当前国家注重林业发展,要与我国实现经济上相协调,注重我国的国土生态安全,但在实际方面没有形成全民发展林业的共同意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发展林业的意识不相适应。
2.6 森林覆盖率及人均森林占有率低下
当前我国国土资源辽阔,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大部分地域有着成片的森林系统,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越来越多,在人均森林占有率较低。而且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人们对于经济利益的追求越来越大,林业种植的土地不断减少,导致我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沙漠化的危险,频繁发生自然灾害,而临近这些地区的城市会进一步发生沙尘暴等恶劣天气,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建设。
3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探究
3.1 强化林业资源监督
社会不断进步,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相关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对于木材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为进一步满足我国经济的发展需求,必须要重视对林业资源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经济的发展,要避免乱砍滥伐的情况发生。
强化林木资源监督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林业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在监管过程中,相关企业要加大人员的监督工作力度,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林木资源乱砍滥伐行为的监管,保证林业砍伐的规范性。
其二,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充分发挥第三方的监督作用,可建立相应的公开网站进行监督,进一步提高监督的效果。
其三,在监督管理过程中,林业部门应该对林业资源地区进行良好的管理,明确林业砍伐的负责人,不断完善林业砍伐的相关流程,定期对砍伐情况进行记录,在开发之前应上报相关部门,明确砍伐的目的以及数量,经批准后方可进行砍伐。
其四,为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监督管理的效果,必须要充分发挥政府监督管理职能,政府要不断增强林业管理意识,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意义,不断落实相关的策略与措施,当地政府要根据林业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要采取法律手段严格约束和努力控制企业的污染行为和破坏行为,健全对相关企业和个人的监督体系,在保障林业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的同时对企业进行约束,增强企业的责任意识,从政策上不断支持林业发展,从管理上约束林业开发利用,实现林业资源的有效保护,进一步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五,要进一步强化森林火灾预防工作,避免由于火灾而引发的林木资源损失情况的发生。此外,明确每个片区种植树木的作用、途径和方式,做好实际的砍伐监督情况,相关监督人员应进行砍伐监督,避免出现超出砍伐数量的情况,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来进行资源管理和利用。
3.2 依托科技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可视化、云计算等科学技术不断得到突破,各个科学技术在进行有效的融合,在现代林业管理过程中要加大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林业的现代化建设,要将现代新技术应用于林业发展过程中,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管理过程中更要不断地推进技术创新,通过科技兴林、造林的方式,优化森林结构,提高其产品的附加经济价值,借助新技术的手段实现优良优质种苗的培育,推进林业生产标准化发展,将科技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要开发森林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森林灾害预测、预报、预防和应急反应能力等技术,利用科学技术对造林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为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依据与数据支撑。此外,对传统林业产业不断进行调整优化,将新技术运用到传统的木材加工过程中,实现对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这对于林业建设效果的提升具有重大的意义,更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林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3 创新林业管理观念
创新林业管理观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在林业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宣传,不断提升社会各界的关注力度,在宣传过程中要不断扩展林业方面的内容以及途径,通过微博、微信、抖音、自媒体平台等各种方式进行宣传,建立相应的咨询平台,对林业管理进行各种内容的宣传普及,强化与群众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提高社会大众的林业管理意识,在管理过程中可更好的配合管理人员开展林业活动,促进林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二,林业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对明确的管理目标,进一步保障管理活动有效落实,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当地林业资源部署安排,针对当地不同的气候、地形等各种要素,全方位、多角度的展开林业管理活动,保证林业建设的有序进行。其三,在林业管理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林业管理模式,注重精细化、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应用,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牢牢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其四,要改善林业管理的弊端,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林业生产现状,分析林业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不断对问题提出改进。
3.4 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为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增强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与生态观,促进生态林业的健康全面发展。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利用图片、视频、话剧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展开宣传,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为林业发展添加动力,促使人们做好森林保护工作。
3.5 完善林业管理制度
完善林业管理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要结合现实情况对现有的林业管理制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存在不足的问题进行调整,进一步完善林业管理制度,保证林业管理活动的规范性,保证林业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其二,要加强制度的落实,通过制度实现对各项管理活动的约束,还可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监督机制,奖惩机制等,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性、积极性,将制定的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林业管理质量。其四,建立林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示范点,开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为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典型示范,充分发挥林业资源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
3.6 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能补偿机制
建立完善的森林生态效能补偿机制可将生态补偿标准与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挂钩,根据情况变化因地制宜制定补助标准的办法,逐步提高生态补偿标准。此外,可采取劳务性补偿林农因参与生态林建设和保护而投入劳务价值。
4 结语
综上,林业是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纽带,是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主体,强化林业管理对于我国经济的转型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在实践过程中,必须提高对林业管理的重视力度,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理念,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加强林业資源监督管理,不断改善林业管理弊端,强化林业管理优势,逐步提升林业建设效果,充分发挥科技力量,推动林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窦泉.浅谈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31):201.
[2] 孙路,邱娇.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8):87-88.
[3] 黄万萍.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现代农业研究,2018(2):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