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在我国的迅猛发展,高校的办学层次在提升,办学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而职业素养教育是大学生教育内容中应该重点关注的内容,对学生行为的塑造和自身素质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构建符合当下时代要求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评价标准体系,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进行阐述,研究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构建的措施,并且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地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提供建议,希望能够对其建设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2)09-0025-03
最近几年,国家和社会各界都非常关注和重视职业教育,高职院校作为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为社会输出了大量的专业型人才,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对技术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意味着学生不仅要不断提升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的高职教育自从1999年就开始获得高速发展,高职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不能忽视,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界定
一般而言,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要遵守的社会规范,是职业的内在规范和要求。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则是外在表象。而职业信念、职业知识技能、职业行为习惯是职业素养的三大核心,通常所说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其中职业技能是支持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则是职业素养中最基础的部分。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
从上文可知职业素养有着丰富的界定,高职学生在成为职业人的过程中,所迸发出的职业综合素养,对培养真正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的高端技术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毕业后也一般就职于企业、公司,因此,高职院校承担着对学生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任务,以使学生毕业上岗便具备较为良好的职业人素养。那么作为准职业人才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究竟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其中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生的专业素养最重要的就是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指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特别是对高职学生来说,职业技能是至关重要的。当然除了专业技能,还包括文化知识、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这些也是十分重要的。
2.行为素养
行为素养则要求高职学校的学生拥有团队合作精神、敬业精神以及责任心。高职院校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生活中,必须拥有较好的行为素养,这决定着其能够在职场上走得多远。
3.思想素养
思想素养包括政治素养、品德素养和职业理想这三个方面,思想素养的高低往往会决定着事业的成败,因此也不能忽视对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养的培养。
4.心理素养
心理素养包括:进取心、抗挫折能力、意志力。在当下快节奏的社会,学生心理素质往往不是很高,做事情也缺少持之以恒的精神,抗压能力有限,学习和工作也更容易分心。高职院校要针对学生这些心理素养加以教育和转化,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养。
5.社交素养
社交素养包含交际能力、共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此方面的培养教育。
二、高職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从上述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主要内容和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特殊性来看,如何构建合理而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关键所在,开发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对于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指标体系的建立
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是以学生的各个方面表现为对象进行的一种价值判断。众所周知,学生评价是整个教育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职业教育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因此,必须合理科学地设计一套完整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教育学原理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特点,通过一系列调试分析来确定指标体系。其中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五个方面:专业素养、行为素养、思想素养、心理素养和社交素养形成了五个一级指标,当然还有27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共计41个评价指标的三层指标结构,这些评价指标的分类是根据所包含的因素和隶属关系不同来进行分类分层。
(二)评价要素的权重系数
权重就是评价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或者评价指标在总目标中的比重,权重系数的大小和目标的重要程度有关。为了保证指标权重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根据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的独特性、教授专业的经验方法、各个要素的重要程度和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来确定评价系统中一、二级指标权重系数。(权重系数具体如下图)
[一级指标 权重 二级指标 权重 思想素养 15 政治素养 7 品德素养 4 职业理想 4 心理素养 10 进取心 4 抗挫能力 4 意志力 6 专业素养 55 文化知识 12 专业基础 16 专业技能 22 创新能力 5 行为素养 10 团队合作精神 4 敬业精神 2 责任心 4 社交素养 10 交际能力 4 沟通能力 3 组织协调能力 3 ]
(三)各评价要素的客观标准
为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要求评价者熟知和了解被评价者,能够具体掌握被评价者的实际情况,主要分为学生和老师两个方面,两方各占一半的分值权重。而根据上文的论述,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二级指标作出了具体的观察标准,经过反复测试和讨论,最终确定了以下评价指标体系
三、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提供建议
(一)从上往下,加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
1.国家要有加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识
国家要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相关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只有政府重视,高职院校才会更加重视并加以实施执行。一方面政府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加以执行,要让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约束力,以此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另一方面国家要规范相关的条例,端正基层高职院校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态度,普及其重要性,让高校充分发挥职责,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2.加强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意识
学校也要加强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度,以传授学生知识点和培养技能为主,在课堂上慢慢穿插职业素养相关的教育,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
3.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
只有国家和相关的人员拥有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工作能够持续发展,就必须增强学生自己的职业素养意识。国家和高职院校应该加强宣传职业素养重要性的力度,让学生对职业素养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只有学生知道了职业素养的重要性,才会去留意,去支持。
(二)创设良好情境
在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也可以结合现实案例创设有效情境。例如: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将职业素养教育贯彻到思想政治课堂,在课堂上对相关案例进行情境化模拟,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思想政治以及职业素养所表达出的思想内容。这样做不仅能很好地加强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能在情境中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更为后来学生理解后续相关课堂内容和职业素养内容、理论打下了基础。
(三)实训课程融合职业素养教育内容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实训课的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可以丰富实训课的层次,让实训课多样化,进而在实训课程中融合职业素养教育的内容,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促使他们能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传统的电表查询实验、对电路维修技术方面的操作进行培训、带领学生看看维修电工人员的日常工作并感受其氛围等。多元化的实训课程加入职业素养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训中看到了专业人员的工作状态,这会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职业技能是顺利就业的前提,让之前课堂穿插的职业素养理论教育得到了充分的证实,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运用大数据提高自身技能
在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互联网被广泛运用在各行各业,面对海量的信息,利用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可有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为提高学生的技能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因而,我们不能忽视互联网、计算机等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作用,要使其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如今大量先进的优质的专业技能资源丰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运用发达的互联网的信息收集功能对专业技能进行学习,反复观看遇到特殊问题时一些专业技术人员是如何去应对和处理的案例,以此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四、结语
综上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促进学校教学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上往下,从国家、院校到教师,都应该对其十分重视,端正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态度。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实践中积攒经验,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仍需不断创新,使其不断科学化、合理化和规范化,促进学生职业素养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哲.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第三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1):49-51.
[2]杨鹏,余明辉,胡洋.基于工程教育新范式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1(11):18-21.
[3]王洁,曾霞,沈钰琳.基于AHP方法的职业院校物流学生教学实习能力综合评估模型构建[J].物流技术,2021,40(10):55-62.
[4]王文芳.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一生一特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11):145-146.
[5]王晓丽,贾东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与评价模型的构建[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10):169-171,120.
①基金項目:2020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成果(项目批准号:2020SJA1445)。
作者简介:夏立治(1980—),男,江苏苏州人,硕士,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