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
长期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国广阔的市场和日益开放的营商环境也为跨国公司发展提供了机遇。近日,在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的“后疫情时代的跨国企业在华的机遇与发展”圆桌研讨会上,在华经营多年的跨国企业畅谈了如何加强本土合作以及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
外资投资再创新高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吸引外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万亿元,达到1.1万亿元,增长14.9%,新设外資企业4.8万家,增长23.5%,实现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
根据各大跨国公司在2021年第一季度发布的季报或年报,星巴克、斯凯奇和宝马等公司在全球业务均出现下滑,但在中国的业务不同程度出现较大增长。斯凯奇在2020年中国市场零售总额同比增长了11%,宝马在华累计交付新车同比增长7.4%。苹果公司公布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营收同比增长57%。
截至2019年,中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突破100万家。跨国企业对中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增长、财税收入、扩大社会就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ETS中国区总裁王梦妍表示,目前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托福市场和第二大GRE市场。ETS进入中国市场有40年的时间,经历了很多挑战也遇到了不少机遇。2021年中国教育行业发生了很多变化,一方面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很多学生放弃赴国外留学,而是选择在本地求学,另一方面是政府出台了“双减”政策,对于学科英语教育有一定影响。“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政府仍然鼓励教育的开放和对于国际人才的需求。所以,服务提供者可以帮助这些中国的学生,不仅仅可以出国留学,同时也可以形成一个桥梁,让中国的学生成为国际的人才。另外,除了北上广深外,像海南等地的城市越来越国际化,在这些地方设立国际学校、培养国际化人才,也是一大机遇。”王梦妍表示。
可诺尔中国区副总裁刘畅表示:“我们见证和推动了中国过去40年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的开放进程。我们也极大地获益于这个发展。如何保持中国和在华的跨国公司之间的双赢,我觉得不是单行道,而是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她指出,过去跨国企业把中国当作一个市场、生产基地或价值链的一部分,但如今更多是将中国看做是一个战略伙伴,积极地拥抱中国的变化。
“根据我们收集的数据和事实,我们发现实际上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对自己的业绩以及对全球的价值链都是有益的,同时也有益于当地的发展。因此,跨国公司将不断抓住机会,然后推动转型,我们仍然要做一个桥梁。我们期待着中国的商业环境继续改进,这样能够给跨国公司更大的信心和安全感来继续植根于中国,并且扩大我们在中国的投资。”刘畅指出。
选择继续投资中国
中英商会会长史蒂夫·林奇(Steve Lynch)表示,很多跨国企业之所以选择投资中国,是看好这一市场。他指出:“我们所询问的企业中有82%的企业回复都是觉得中国的机会非常好。”
毕马威的一份调查报告指出,中国对外资具有较强吸引力,预计2022年中国外商投资将维持高位。另据汇丰银行对2000多家外资企业的调查,超过90%的受访企业称将继续扩大在华投资。
IBM中国政府事务部副总裁崔海霞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表示乐观,“我们在中国运营了很长时间,在某些领域是技术的引领者,也希望将中国作为国际市场进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们提供先进的新技术、培养人才、更好地催生创新企业。”同时她表示,很多中国企业想要走入海外市场,可以与跨国企业采取合作的方式以实现双赢。
中国瑞士商会主席马丁·穆勒指出,没有真正经历中国发展的那些人接触的信息有限,不能更好地认识中国。这就需要商界和社会人士发出中国声音,能够在国外讲出中国故事。
“我们需要做更好的外部衔接,让全世界能够通过一些出版物了解中国。我们希望让外部能够听到中国的这些真实的故事。同时,我们在过去4—8年的时间,收集并将真实的信息传达出去,让别人相信这就是中国。”穆勒指出。
中国美国商会、上海美国商会和普华永道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了90%的美国企业的供应链,特别是在供应基地选择、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代表马修·马古利斯(Matthew Margulies)指出,中美之间的挑战依然存在。但像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会长克雷格·艾伦所说的,在华的贸易和投资对于美国家庭、美国工人来讲都非常重要,有很多证据能证明这一点,健康的商业关系能够使得公司可以在中国内外进行创新。当前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两国间的投资和贸易是双赢的。他认为,美中关系非常重要,并希望商业人士找到机会跟中国进行合作,建立合作关系,致力于这两个市场发展。
看好绿色低碳和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潜力
近日商务部举行的发布会上指出,将继续修订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充分发挥土地、税收等优惠政策效应,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现代服务、高新技术、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领域。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努力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让中国始终成为外商投资的热土。
戴姆勒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冷炎表示:“我相信,机会仍然存在,特别是在中国开始将治理的重点从增长转向平衡的增长和可持续性方面。梅赛德斯-奔驰与中国共同发展,我们相信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2021年的时候,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和其他的重大挑战,但中国实现了GDP平均增长率达到8.1%,这个并不是很惊讶的事情,中国仍然保持了世界上最重要的高端车市场的地位,新能源市场的发展也特别快。”他表示,这与中国高质量发展理念以及双碳目标密切相关。据介绍,梅赛德斯-奔驰开始采用整体性的方法从技术发展、生产、维修服务和回收等方面来降低汽车的整个价值链的碳排放。
“跟其他市场相比,中国的客户更加愿意接受新的技术,超过80%的中国的客户会相信无人驾驶汽车,我们希望看到在中国会有更多的无人驾驶汽车和互联互通的联网的汽车。”冷炎补充道。
当前中国进入“十四五”规划阶段,不少跨国企业看到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和发展潜力。毕马威全球中国业务发展中心全球主席冯柏文表示:“中国进入‘十四五’规划阶段,中国每一个五年规划都有腾飞的机会。”他指出,跨国企业必须要参与到在中国创新的过程当中。在这一过程中,新的商业模式和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应该利用成本优势,去更好地抓住这转变的机会。国外投资在中国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不管是在技术研发、消费者需求以及创新开发方面。同时他也希望,中国相关部门能继续出台鼓励政策来推动跨国企业在价值链上发挥他们的作用。
冯柏文认为当前五大领域有挖掘的商机。他认为:“‘一带一路’可以让我们在数字化、绿色化等各方面的项目进行合作。不管是实体的经济,还是传统经济,都可以通过技术进行转型和升级。在中国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的转型过程中,与之相关的金融、咨询以及包括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行业都有发展机会。同时,在保险、银行业、证券行业等各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监管的力度,使得资金善加利用。”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郭涛表示,当前中国已开启“十四五”规划,跨国企业可以乘着数字化的东风推动新业务展开,如电子商务、线上医疗,以及AI等新技术的应用。高通会立足中国市场,在这里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更好地满足中国伙伴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如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他表示,高通愿意和中国的伙伴进行合作,更好地刺激生态的发展。
和睦家医疗集团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李碧菁(Roberta Lipson)表示,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在商业和服务上出现不少商机。同时,各地鼓励三胎政策的落实,出台了相关优惠举措和服务,为医疗、药物以及保险行业提供了很大的机会。比如当前在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跨国医疗企业可以为老龄人口提供长期护理、管理慢性病的治疗、为育龄女性提供更好的服务,并提供远程医疗服务。